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一、苍南将打造塑料制品示范基地

塞拉尼斯产品价格上调6777元/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7月24日,2018年上半年全省石化行业转型升级工作座谈会在苍南召开。苍南塑料制品制造业是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试点之一。据悉,苍南将通过搭建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培育龙头和上市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力争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打造全国塑料制品制造示范基地。

塑料制品制造业是苍南支柱产业之一。今年以来,苍南打出“组合拳”,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该产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已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家,整治“低小散”企业287家,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50%和130%。规划建设塑料制品小微园6个,总面积1650亩,为企业创新发展打造新平台。

成立智能包装创新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服务。

同时,他们以“亩产论英雄”实施企业综合评价,在用地、用能、融资等要素供给上进行差别化对待,倒逼企业改造提升。

苍南县经信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苍南将继续推进一批重点技术项目的改造,计划实施企业标准化车间建设5家以上;加快4家拟上市企业的上市步伐,争取100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培育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及上市公司。

二、山东省第二批拟认定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公示

塞拉尼斯产品价格上调6777元/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附件:山东省第二批拟公布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名单

7月25日山东省经信委网站发布:“山东省第二批拟公布化工园区和专业化工园区公示”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

根据《山东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7]168号)和《山东省专业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8号)有关规定,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现将第二批拟认定的17家化工园区和1家专业化工园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自2018年7月25日至2018年7月31日。期间如对公示化工园区有异议,请以电话、信函或来访等方式向省化工专项行动办反映。反映问题要实事求是,电话和信函应告知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三、科思创公布第二季度业绩及年中成绩单

塞拉尼斯产品价格上调6777元/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科思创延续了2018年第二季度的成功表现。由于销售价格上涨和需求增加,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10.4%至39亿欧元。核心销量增长4.4%,所有三个细分市场都有正增长率。EBITDA增长16.2%至9.85亿欧元。净收入为6.04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8%。自由经营现金流(FOCF)增加14.1%至3.64亿欧元。

首席执行官Markus Steilemann博士表示“为了保持长期增长,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加投资”。该投资计划包括在所有地区的不同地点扩大所有三个部门的生产。例如,已宣布投资约1亿欧元的全球电影产量大幅增长,以满足急剧增长的需求。在塔拉戈纳(西班牙)的工厂,投资约2亿欧元用于建造自己的氯生产并扩展现有的硬质泡沫前体MDI设施。此外,Brunsbüttel(德国)的MDI产能和漕泾(中国)的聚碳酸酯产能正在扩大。

今年第二季度,聚氨酯部门的销售额增长了8.1%,达到19.66亿欧元。所有地区的销售均发展良好。该部门的核心销量增长3.9%,主要是由于MDI产品组的增加,该部门的EBITDA增长6.2%至5.83亿欧元。

第二季度聚碳酸酯部门的销售增长率特别强劲,达15.5%,达到10.56亿欧元,主要趋势是销售价格上涨。核心数量增加了5.3%。特别是,亚太地区促成了这一增长。聚碳酸酯的EBITDA增长44.7%至2.85亿欧元。

与去年同期相比,涂料,粘合剂,特种部门的销售额也有显着改善,销售额增长4.1%至6.29亿欧元。涂料,粘合剂,特种产品的核心产量增长5.8%,是三个部门的最高增长率。EBITDA增长14.9%至1.39亿欧元。

总体而言,科思创在2018年前六个月的表现非常强劲。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7.9%至76亿欧元,这主要得益于所有三个细分市场的销售价格上涨。集团的核心销量在前六个月同比增长2.2%。EBITDA增长20.9%至约20亿欧元,主要受聚氨酯和聚碳酸酯市场的盈利增长推动。净收入为12亿欧元,增长31.1%。FOCF增加了37.4%,达到7.28亿欧元。

四、塞拉尼斯上调醋酸纤维材料产品价格

塞拉尼斯产品价格上调6777元/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据塞拉尼斯官网7月25公告,全球特种材料公司塞拉尼斯公司将对所有在中东销售的醋酸纤维丝束级别的产品价格提高1.00美元/公斤(约6777元/吨)在2018年8月1日或之后,或在合同允许的情况下。

五、工信部出台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塞拉尼斯产品价格上调6777元/吨,科思创公布Q2季度及年中成绩单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切实履行工业和通信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工业和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7月25日公布了《关于印发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有删减):

(一)优化产业布局。落实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指导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产业合理转移。实施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和限制发展的行业、生产工艺、产品目录。(部内产业政策司负责,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落实,不再列出)加快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不符合安全和卫生防护距离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到2020年,中小型企业和存在重大风险隐患的大型企业搬迁改造工作基本完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力争率先完成。(部内原材料工业司负责)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大过剩产能压减力度,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电解铝、铸造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指导和督促地方政府积极推动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过剩产能有序退出。

(三)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根据产业政策、产业布局规划,以及土地、环保、质量、安全、能耗等要求,参与制定“散乱污”企业及集群整治标准。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散乱污”工业企业排查和分类。(部内产业政策司牵头,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安全生产司、原材料工业司、装备工业司、消费品工业司、电子信息司参与)支持列入整改提升的工业企业实施升级改造。(部内规划司负责)

(四)实施错峰生产。重点区域实施秋冬季重点行业错峰生产。各地针对钢铁、建材、焦化、铸造、电解铝、化工等高排放行业,科学制定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差别化管理,并将错峰生产方案细化到企业生产线、工序和设备。企业未按期完成治理改造任务的,一并纳入当地错峰生产方案,实施停产。加大秋冬季工业企业生产调控力度,加强错峰生产督导检查,严防错峰生产“一刀切”和扩大范围情况的发生。(部内原材料工业司牵头,规划司、节能与综合利用司、装备工业司、消费品工业司、运行监测协调局参与)

重点区域具体范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保定、沧州、廊坊、衡水市及雄安新区,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市,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市,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市等;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省晋中、运城、临汾、吕梁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等。

重点流域具体范围:长江经济带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11省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