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近年来,

教育界很流行“成长型思维”这个概念。“成长型思维”,是由斯坦福大学行为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

经过40年研究后提出的。相对而言的是另一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美国学校把成长型思维作为教学工具

拥有“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孩子,

做事不易放弃,

更能从做事过程中享受到乐趣,

更容易寻求帮助,

复原力(碰到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能很快调整恢复)更强,

很快就能从失败中爬起来,

不断地提高自己,

潜力巨大。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但固定型思维的孩子,

不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

只盯住眼前的成功或失败。

为了寻求自我安慰,

他们甚至会选择作弊,

或逃避困难。

17个场景

轻松引导孩子“成长型思维”

如何让孩子在日常行为习惯中,

轻松养成“成长型思维”,

培养坚毅的好品格,

美国学校最常见的做法是教室里张贴海报。

今天我们就分享17张常见于美国中小学的海报。

对于家长们而言,

可以把这些海报制成卡片放在家中,

这样就可以在随时随地更好地引导孩子

发展“成长型思维”了。

“在这里,

我们不会挑简单的任务去完成,

我们会下苦功夫去学习,

让看似困难的事情变得简单。”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1、这件事有难度,很犹豫,怎么办?

固定型思维:我不擅长做这件事。

成长型思维:如果我不尝试,我会错过什么呢?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固定型思维:这太难了!

成长型思维:我可以做到的,只是要多花一些时间。

固定型思维:我的朋友可以做这件事,我就不做啦。

成长型思维:我的朋友可以做这件事,我要看看他是怎么做的,跟他学习学习。

乘电梯快速到达目的地不能称之为“成功”,

必须踏着阶梯一步一步往上走,

才有意义。

现在不知道怎么做没关系,

但是如果不敢尝试,

就已经失败了。

2、我犯错误了,很沮丧,怎么办?

固定型思维:唉,我犯错了!

成长型思维:没关系,每一次失误都让我得到成长。

固定型思维:我总是这个样子,不可能变得聪明了。

成长型思维:我相信我可以学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在过程中我们犯过多少错误,

无论我们的进度有多慢,

我们依旧比不敢尝试的伙伴们棒。

犯错并不可怕,

它意味着你正在努力哦。

3、我尝试了,但失败了,怎么办?

固定型思维:我就是做不到!

成长型思维:太好了,我要开动我的大脑啦。

固定型思维:我的方法行不通!

成长型思维:方案A行不通,那试试方案B吧。

固定型思维:我放弃了!

成长型思维:这个方法行不通,那我再尝试另一种方法吧。

如果遇到困难就放弃,

那永远都不会成功。

失败并不意味着一切都结束,

它是一个新的起点。

4、我尝试了,也完成了,这样就够了吗?

固定型思维:我觉得这样足够好了。

成长型思维:我还能做得更好吗?

固定型思维:我尽力了,只能做成这样了。

成长型思维:下一次,我肯定能做得更好!

用17张图轻松引导娃的“成长型思维”!

有策略的引导

技巧很重要

家长们也可以利用上面这些海报或卡片,

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

引导孩子用上面这种

更具体更积极的“成长型思维”方式,

来描述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激励孩子去克服不如意的情绪。

当然,

“成长型思维”并非盲目自信,

有策略的努力才值得称道。

当孩子说“我做不来”时,

用“试着去做”,

鼓励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当孩子犯错误时,

试着跟他们沟通,

让他们正确认识犯错,

“哇,

我一直在等待有人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你好棒!

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方法的呢?”;

当孩子表达“下次会更努力”时,

引导孩子换成更具体的表达——

周末我会多用3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拼写等。

三个建议

助家长和孩子落实“成长型思维”

1、

为孩子创建一个“成就文件夹”,

这是不少美国中学使用的学生激励方法,

让学生分阶段,

把自己的相关“成就”收集起来——

文件夹的封面上往往还有一幅画,

是学生自己画的,

表现自己最想要实现的目标。

这些成就,

一定要是一个具体的进步,

比如真正掌握了一个难搞的知识点,

完成了一个原本以为无法实现的目标等。

2、

让孩子建立一个“成长型评估系统”,

把孩子实现目标前需要实现的所有条件,

都列出来,

可以是日记本或者学习清单,

用以确保多维度管理学习的进度。

这份表,

能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实力和弱点,

也能让大人在必要的地方提供额外的指导和反馈。

3、

在评价孩子的表现时,

用“暂时不行”代替“就是不行”。

芝加哥的一所高中,

学生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课程考核,

如果某一门课没有通过,

成绩就是“not yet”(暂未通过)。

试想,

如果成绩是“failed”(不及格),

学生就会想:

“我失败了,完了。”

而换成了“not yet”,

孩子就会明白,

“学习没有到此为止,应该继续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