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LoVeMy勺

2018-05-10 17:13

姓名:鼓楼区

英文名:Gulou

别名:

民族:汉

电话区号:0591

邮编:350001

车牌代码:闽A

语言:闽东语-侯官片-福州话,普通话

人生座右铭:福山福水福州游

最喜欢的花:茉莉花

最喜欢的树:榕树

最喜欢的水果:福桔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家庭情况

监护人:福州

家庭成员:

9个街道:华大街道、鼓东街道、鼓西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东街街道、水部街道、温泉街道、五凤街道

1个镇:洪山镇

子女数量:82.6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家庭住址:鼓楼区北以外福铁路、东以晋安河与晋安区为界;南面以琼河、东西河、斗池路、上浦路为界,与台江区镶邻;西面以闽江为界,与仓山区隔江镶望;西北与闽侯县相邻。

住房面积:35.7平方公里

家庭收入:1230亿元(2016年)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身份证

“ No.2 我的情况”

荣誉称号

“ No.3 我的成长经历”

成长经历

汉初闽越王首建冶城,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郡守在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郡守程师孟于城楼置铜壶滴漏报时,谓之鼓楼,“鼓楼”因此得名。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老照片

“ No.4 我家的美景”

坐落于本区的山体均为小山体。共有罗山、闽山、冶山、于山、乌山、屏山、灵山、芝山、钟山等9座。俗称:“三山藏(前列3座山)、三山现(中列3座山)、三山看不见(后3座山)”。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乌山

位于鼓楼区南部,又称乌石山,海拔86米,游览面积25公顷。唐天宝八年(749年),敕名闽山。宋熙宁初郡守程师孟认为此山可与蓬莱、方丈、瀛洲相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其东麓在天皇岭处称第一山;西南麓在城外的部分称豹头山,亦作豹屏山。乌山山顶有吕洞宾的道场。乌石山的摩崖石刻计有200多段。其中李阳冰“般若台铭”篆刻,为闽中最早的摩崖石刻。乌石山上历代建造的纪念性祠堂不少。如纪念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朱子祠,纪念福建省九位著名学者杨时、游酢、胡安国、罗从周、李侗、蔡文才、蔡沈、黄干、真德秀的九贤祠,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的戚俞二公祠,纪念陈振龙的先薯祠等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于山

位于鼓楼区东南部。相传战国时期因有于越族居此而得名。闽越王每年九月初九日在此登高,大宴宾客,又称九日山。汉代有临川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修仙,故又名九仙山。“文化大革命”时期曾改名红岩山,1997年复名于山。面积11.9公顷,海拔58.6米。因山峰形似巨鳌,于是有六鳌胜迹:揽鳌亭、倚鳌轩、应鳌石、接鳌门、步鳌坡、丛鳌峰,另有24景,如九日台、狮子岩、集仙岩、小华峰等。现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占大半。于山山顶的九日台是小型音乐厅。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屏山

又名平山,俗称样楼山。位于鼓楼区北端,其山如屏,拱卫州城,因而得名。海拔62米,面积50公顷。据史书载:汉代闽越王无诸曾于前麓建“冶城”,故又称“越山”、“越王山”。山之北面亦名“龙腰山”。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筑南北“夹城”,将屏山南段围入城内。明洪武四年(1371年),附马王恭重筑福州府城,造样楼于山巅,作为四城建楼样板。后更名镇海楼。民国34年(1945年)改建为林森纪念堂,“文化大革命”中毁。2006年,屏山山顶重建镇海楼,2009年建成,为福州市重要旅游景区。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三坊七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东街口附近而已,南后街是其主干道。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邓拓故居

邓拓故居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第一山4号第一山4号位于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第一山4号,又称"第一山房"。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状元黄朴即生长在此。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少詹事叶观国购为别墅。清嘉庆元年(1796年)归邑人林材(号楚麓)所有。现有房屋为坐北朝南,宽11米、深9米的三间排双层木构建筑,楼下中为厅堂,左右厢房,邓拓便出生左厢房。房屋以山为屏,三面围墙,庭院内条石铺地,摆设石桌,门头房旁为花圃,依山砌有花台,栽种花木。楼斜侧岩石上有林材镌刻的隶书"第一山房"四个古字。1991年市人民政府挂牌保护,后又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福州西禅寺

西禅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名列福州五大禅寺,位于福州市西郊怡山之麓,始建于唐咸通八年(887年)。相传南北朝时炼丹士王霸居此“炼丹成药,点石为丹”。每逢饥岁,便靠卖药卖金换米救济穷苦百姓。后来王霸“服药仙蜕”人们便在他的故居建寺。隋末废圯。唐咸通八年重建,定名为“清禅寺”,后改为*延寿寺”、“怡山西禅长庆寺”俗称“西禅寺”。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华林寺

华林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鼓楼区北隅、屏山南麓。该寺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原名越山吉祥禅寺,明正德时始改名华林寺,寺大殿今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喝水岩

涌泉寺山门东边,有一石砌拱门,上书“灵源深处”。傍崖而下石阶60余级, 中裂一涧,宽约3米,深约10米,有似石洞,故名“灵源洞”。因为“喝水岩”石刻,这一带又统称“喝水岩”。灵源洞两侧,荟萃了自宋以来摩崖石刻200多段, 约占鼓山现存摩崖题刻480多段的一半;真、行、草、隶、篆诸体俱备,犹如一座天然石刻书法宝库,誉为“东南碑林”。题刻中有宋刻近百段,元刻12段,明刻30余段,清朝至今百余段; 其中尤以宋代名书法家蔡襄的“忘归石”,施元长的“喝水岩”以及理学家朱熹,民族英雄李纲和当代郭沫若等题咏石刻,最为著名。

美丽中国—福建—福州鼓楼区

左海海底世界

左海海底世界坐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铜盘路29号左海公园内,是一座融观赏、游乐、教育为一体的大型海洋动物展馆,先后被评为省市科普教育基地。


游鼓山喝水岩

昔闻鼓山名,未到鼓山寺。

胜游不易得,一失恐难值。

今朝忽勇猛,便作入山计。

虽无济胜具,尚可策疲致。

松下止呵导,山前屏车骑。

仰窥白云峰,俯蹑青螺髻。

半天开佛刹,杰阁照金翠。

路穷两崖间,巨石擘元气。

何年泻白虹,一喝回狂势。

冲波落山后,余务泄厚地。

山灵畏定力,仙鬼吝幽閟。

至今千仞底,不见波流驶。

寻师水倒回,卓锡泉涌沸。

异事惊倒人,此理本无二。

亭边数苍石,刻画几大字。

顾怜身后名,惨戚当时意。

茫茫千万古,存灭可胜记。

灰劫同一尽,要自济儿戏。

不知生前酒,对石聊一醉。

醉到无何乡,却就僧床睡。

有错欢迎大家指出来!!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