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癞头和尚:请叫我药神

红楼梦癞头和尚:请叫我药神

这是何心秋的第121篇红楼文。

众所周知,我的副业是读写红楼梦。

和普通人家不一样,能来贾府治病的医生不是太医就是“神医”,虽然不知道这些医生用药和看病的功夫到底怎么样,但至少结果都不怎么理想。

号称能断人生死,被重金请来给秦可卿看病的张友士,率先出场,就玩了一手花活。

至少药用得花里胡哨:

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苓三钱熟地四钱

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芎钱半黄芪三钱

附米二钱制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炒真阿胶二钱蛤粉炒

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

没错,就是这很少有人注意到的“人归香延”。

从开出的药方来看,张友士是明知秦可卿必死,可他仍信誓旦旦的说:

“人病到这个地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

结果没几天秦可卿就死了,更别说熬过冬天就是春天了。

好吧,人家张大师说得很明白,药有没有效果,看缘分。撑不过去,是你秦可卿缘分没到。

当然,这也怪不得张大师,出门混口饭吃而已,上来就说将军府的人没几天可活,那是嫌自己的命长。

吉利话,是每位“大师”行走江湖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红楼梦癞头和尚:请叫我药神

在贾府,“神医”不行,太医也不行。

没错,说得就是那个先对晴雯用“虎狼药”,后对尤二用“堕胎药”的胡君荣胡太医。

但胡太医真的是庸医吗?我看未必,说不好反而还是整本红楼梦最高明的医者,详论请看何心秋第69篇红楼文《尤二:我可能是怀了一个假孕,胡太医:我可能是堕了一个假胎》。

在贾府出场的大师们,几乎没一个人把病治好,手中的病人死的死,自杀的自杀。

可这就能说明“大师”和“太医”没有能力吗?

张大师能断出秦可卿是“人归香延”,胡太医能判出尤二不是怀孕只是内心郁结,这都是事实的真相,可最终还是治不了病,救不了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毕竟,他们身在庙堂之中,处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贾府“体制”内。

只有那跳脱了这茫茫俗世由红楼大牛茫茫大士化身而成的癞头和尚,才能真正称得上是红楼梦全书中唯一的药神。

红楼梦癞头和尚:请叫我药神

看他给薛宝钗开出的冷香丸,同样玩得也是花活:

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发病时,用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

但人家效果好啊,

而且巧的是这药方也来自海外。

原文:“再不要提吃药。为这病请大夫吃药,也不知白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从不见一点儿效。后来还亏了一个秃头和尚,说专治无名之症,因请他看了。他说我这是从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幸而先天壮,还不相干,若吃寻常药,是不中用的。他就说了一个海上方,又给了一包药末子作引子,异香异气的。不知是那里弄了来的,他说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吃他的药倒效验些。

还真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虽然这只是国内的和尚用了国外的药,但还真的就药到病除了。

所以,最终,薛宝钗长命百岁了。

红楼梦癞头和尚:请叫我药神

PS:贾宝玉表示不服,你薛宝钗有和尚送的冷香丸,我就必须在出家前给我们家黛玉搞一个“暖香丸”,哪怕他用他头上的珍珠捣鼓了好几集都没有最终成功(详见何心秋第21篇红楼文《贾宝玉头上的珍珠到底去哪里了?》)。

可贾宝玉是真正走了心的,虽然费劲千辛万苦也没有把这暖香丸制作成功并送出去,但后来经过深思熟虑后送出的旧手帕,却是让宝黛二人两心归一心,生死永不弃,有病也不怕了。

治病,可仙寿恒昌,芳龄永继。

医心,当莫失莫忘,不离不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