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我们去拜访的潜在客户,99%都处于

“不疼不痒”的状态。当你问他情况怎么样时,一般回答都是“还不错”、“很好”。这时候就很容易让销售进入一个死胡同,这些回答宛如铜墙铁壁一般档住了营销员。很多的销售都止于这个“很好”。

这时,客户的现状与内心感受,需要深入了解,然后才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也才能够和他“同流”。这样才有可能在他的“不疼不痒”外衣之下找到他的“痛”和“痒”。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今天为你解决痛点,爽点,痒点,以及心理学知识如何在营销和文案中输出应用。找到产品性感的时机,然后卖出去。

1、痛点=恐惧

▼ 这年头产品不说「痛点」已经没法聊了,那么究竟什么是「痛点」呢?

“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这个答案就不对: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手机上一天到晚各种骚扰短信、电话都特别烦人,直到我用了XX号码通。海飞丝有个广告很打动我:第一次去岳父岳母家,肩上好多头皮屑被岳父岳母嫌弃;面试的时候也是头皮屑被面试官嫌弃。

都是典型的存在「痛点」的场景,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怕被电话骚扰;怕没面子。这两个场景的核心都是「怕」。所以,痛点是恐惧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2、爽点=即时满足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寻找办法让自己愉悦。寻找的过程中如果得到满足了,就是「爽」。

你点的外卖,一小时就送上门;很多商品,上午下单下午就到货。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叫「爽」。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3、痒点=虚拟自我

痒点也就是满足人们的虚拟自我。虚拟自我,就是你想象中的那个自己。

比如说,我们看偶像剧、看网文、名人八卦、大佬成功故事...你也许并不是在里面学习什么知识,或者看完「很爽」,而是你的虚拟自我,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 那我的产品是该选择痛点、痒点还是爽点呢?这就需要从用户身上找答案了,根据他们购买你产品时的决策来定。

1/当用户的决策偏理性


如果你的产品,让用户考虑的是未来、考虑别人,是重要难点问题,金钱成本、时间成本也高,这时候用户的决策成本高,他会偏理性,利用各种逻辑推理等综合评估你的产品是否符合他的需求。建议考虑痛点或痒点。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2/当用户的决策偏感性


如果你的产品,让用户考虑的是现在、考虑的是自己、决策轻、比较容易做到的。这时候因为决策成本不高,用户会偏感性,可能会因为感觉上的爽而购买你的产品。那你可以考虑痛点、痒点和爽点中的任何一种

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可口可乐,作为一种高热量的碳酸饮料,显然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不让用户考虑未来,只考虑现在、支付成本低。

● 这个时候可以诉说爽点——如前面所说,炎热的夏天打完篮球,大量出汗后,狂热不安的你立马就能喝到一瓶冰镇可乐,爽呀!

●可以利用痛点——炎热的夏天,剧烈的户外运动让我干渴难耐,喝水补充不了能量,喝果汁饮料显得不够酷。一口可口可乐下去,能量瞬间补充回来,还让我看上去很酷。

●也可以利用痒点打动用户——终于可以像鹿晗一样,品味这够爽的感觉了。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4、启动理性决策模式

在用户启动理性决策前,先让他进入感性决策模式。在分析具体做法前,让我们先认识下大脑的功能结构。

● 前额叶:通过高级进化,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结构,负责理性判断和控制等。

● 边缘系统:是最原始的结构,具有及时行乐、消遣等的本能属性。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1/先发调动用户情绪(恐惧、愉悦、害怕、担心)


比如,你是做儿童在线教育的,可以在你网站的登录页最前面,放一张标有:每年全球有XX万名儿童沉溺网游,犯罪字样的图片。在用户查看你产品页面前,就已经将他们的注意力聚焦到恐惧和损失上从而有效刺激他们购买的意愿

2/用想象力唤醒用户对时间的感知


社会学家曾做过一次实验,让一群大学生戴上VR眼镜,看到自己PS成老年人后的样子,结果这群大学生比另外一群没有看到自己老年样子的大学生,多规划了一倍的退休金。

3/降低初始行动门槛


对一些门槛比较高的产品,可以通过先推出免费试用版或测试版产品。比如,得到APP每个订阅专栏上的免费试听课。

通过免费试听,可以有效的促成用户购买。

用户的痛点、痒点和爽点,你的产品解决了哪个点?

大威德营销新势力——品牌产品思维

● 你的产品也可以通过满足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需求,找到产品机会。具体要考虑用户的决策方式,来设定相应的产品机会

● 想要促成用户购买,仅满足用户的痛点/痒点/爽点需求显然不够,还需要选取有效的改变用户购买态度的路径

● 有些产品在用户启动理性决策前,可以让他先进入感性决策模式,进行说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