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难取成效?那看看自己是否知道“形成性评价”的这6大知识点

教学难取成效?那看看自己是否知道“形成性评价”的这6大知识点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其特点是用终结性评价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评价,导致教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不全面,不利于教师通过改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与此同时,以考试成绩为主的终结性评价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此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导致许多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排斥心理。

因而,“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至关重要。本期播种阅读就带着老师梳理下形成性评价的知识点,还不会的老师可要加把劲啦~

教学难取成效?那看看自己是否知道“形成性评价”的这6大知识点

什么是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在学习过程中由教师实施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评价过程,它旨在改善教学活动,增进学生的知识获得。它通常涉及关注学习内容和表现的定性反馈(Qualitative Feedback),与关注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ssment)有很大区别。

为什么要做形成性评价?

  • 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以便教师能够改善之后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
  • 将关注点从取得成绩转移到学习过程上,以便增加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减少外部动机的的消极影响;
  • 提高学生对他们自己如何学习的元认知意识;
  • 经常、持续的评价有助于改善教学和提高学生对自身进步的关注。
教学难取成效?那看看自己是否知道“形成性评价”的这6大知识点

形成性评价有什么特点?

形成性评价旨在促进学习,它是一种非常积极的评价方式,是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性评价考虑到每个个体所取得的进步、付出的努力以及学习的其它方面,而这些在课程中往往是没办法具体化的。也就是说,它并不是纯粹的标准参照式的评价方式。

在形成性评价中,相比信度(reliability),效度(validity)和实用性是至关重要的,应该被优先考虑。

形成性评价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他们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只有逐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并知道如何对待它们,他们才能取得进步。

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反馈”,它通常涉及对学习内容的关注,而不仅仅只是关注测试成绩或者估量一个学生离预期标准还有多远。

形成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有哪些好处?

对教师

  • 教师可以决定他们需要做哪些细微的修改或重大改变,以便让所有学生在即将到来的教学和后续评估中获得成功;
  • 老师可以为学生群体或个体创建合适的课程和学习活动;
  • 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他们目前的进展,以便帮助他们制定改进的目标。

对学生

  • 学生们更有动力去学习;
  • 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 学生可以和老师一起成为评价方式的使用者;
  • 学生能够学习到有价值的终身技能,如自我评价和目标设定;
  • 学生变得更善于自我评估。

形成性评价vs终结性评价

教学难取成效?那看看自己是否知道“形成性评价”的这6大知识点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的目标是监控学生的学习以提供持续不断的反馈,这些反馈可以使教师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具体来说,形成性评价:

  • 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己在学习中的优劣之处以及需要努力的地方;
  • 帮助学校教员认识到学生学习的困难之处并及时处理这些问题。

//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的目标是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时用某一标准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终结性评价的例子包括:期中考试、一篇论文。

形成性评价在第二语言/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持续的评价方式,它的关注点是学习的过程。它能够帮助教师确认学生当前的语言能力,也就是,教师能够知道学生学会了什么、没有学会什么;它也给学生提供了参与修改和计划即将到来的课程的机会。

参与到学习中能增加学生学习目标语的动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目标语的意识从而使他们重新设立自己的目标。这就有助于学生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同时教师作为推动者能够培养学生的目标语能力。在课堂中,简单的小测试、学习文件夹(portfolios)等等都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方式。

说了这么多,形成性评价究竟该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呢?它反映到阅读课堂中又该如何实现呢?6月14日,本期“'悦教大讲堂'教师发展系列研修”将聚焦“形成性评价”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罗少茜教授带领学员以“理论学习+设计实操”的形式深入学习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