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打響AI反擊戰!復盤8年布局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文 | 心緣

最近半年來,蘋果在AI領域連發大招。今年4月,蘋果就被曝出挖走谷歌搜索技術和人工智能(AI)部門工程副總裁約翰·詹南德雷亞(John Gianandrea)。兩週前,蘋果正式發表聲明,將Core ML和Siri團隊合併為AI/ML團隊,並由約翰擔任機器學習和AI戰略主管。如此大陣仗的舉動背後,足見蘋果已毫不遮掩其謀奪AI市場的雄心。

7年前,蘋果率先引入Siri,搶下了AI的頭柱香。然而,它卻沒能趕上接下來的深度學習大潮。待到谷歌、微軟、Facebook等科技巨頭競相佔據AI的領先地位時,蘋果的影響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矣。

不過,蘋果最近在AI領域的一系列大動作,似乎預示著它有心翻身超越,重奪AI高地。智東西仔細梳理了過去幾年間蘋果的AI戰略佈局,發現蘋果已經在AI的硬件、軟件、開發工具和應用生態方面不斷髮力,結合其在移動端和生態系統上的優勢,佈下了一盤AI大棋。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不進則退”的Siri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在2010年的某一天,Siri創始團隊湯姆·格魯伯(Tom Gruber)、達格 基特勞斯(Dag Kittlaus)和亞當·切耶爾(Adam Cheyer)在和喬布斯秘密談話3小時後,Siri一整支24人團隊全部被納入蘋果麾下。承載著喬布斯對語音控制一切的終極願景,在AI還未掀起熱浪的2011年,搭著iPhone 4s順風車的Siri名噪一時。次日,喬布斯與世長辭,這似乎為Siri日後的發展籠罩上一層淡淡的陰影。

不得不承認的是,這些年來,Siri的光芒在消失。7年來,伴隨著一系列調整和完善,Siri的成長速度卻緩慢的令人失望。比Siri起步晚的谷歌Assistant、亞馬遜Alexa陸續崛起,已然創造開放包容的語音服務生態王國。反觀Siri,一直沒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突破,雞肋的“智能”有時還成了大家調侃AI還不成熟的一個笑料。

雖然蘋果首款智能音箱HomePod從重量到音質、從降噪到遠場語音識別都有著非常出色的性能,然而,住在它內部的Siri的表現還是有點“蠢”,HomePod也未能像蘋果以往產品一樣成為制霸市場。而市值緊隨蘋果之後的亞馬遜和谷歌卻風頭正盛,根據場研究機構eMarketer數據顯示,在2017年第一季度美國語音助手市場中,亞馬遜智能音箱Echo佔到70.6%的市場份額,谷歌Home佔23.8%,蘋果則和其他廠商一起瓜分餘下的5.6%。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不過,蘋果顯然仍對Siri充滿信心。在2016年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公佈Siri通過機器算法生成的更加人性化的新聲音,並打破封閉生態,發佈允許第三方公司和Siri繼承的開發工具SiriKit。今年蘋果宣佈在Siri和App之間構建Shortcut,打通語音控制的用戶使用體驗。除了支持第三方應用,升級版Siri也實現了支持英譯漢、西、意、法、德的實時翻譯和更精準的預測,並能基於用戶興趣推薦新聞,並能完成幫用戶回覆消息、訂票以及在日曆上添加事件等功能。

或許谷歌前AI主管的加盟以及Siri和機器學習的組合拳,能幫Siri逆風翻盤。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兩大硬件殺手鐧:AI專用芯片+3D結構光

如果說Siri和機器學習的結合還沒有讓人感受到明顯的變化,那麼AI芯片的推出則是給了果粉一顆定心丸。

在iPhone封閉生態鏈的建設過程中,芯片開發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去年蘋果發佈會上,蘋果推出重磅新品iPhone X,這部iPhone十週年紀念之作、第一款全面屏旗艦手機iPhone,成為為蘋果第一季度帶來380億美元收入的主力軍。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普遍萎縮的情況下,iPhone X憑什麼逆勢暢銷?這就不得不提到裝備了A11仿生芯片和結構光兩大王牌。

一個專用於神經網絡計算的硬件模塊——“神經網絡引擎(neural engine)”聯合“圖形引擎(Graphics Engine)”成就最強移動端AI仿生芯片A11 Bionic。A11 Bionic採用雙核設計,擁有四個高效內核和一個蘋果自主設計的GPU,能以每秒6000億次的速度處理機器學習任務。蘋果的面部識別、AR物體偵測、Animoji臉部追蹤等任務都依賴於AI芯片。它不僅是iPhone有史以來最強大最智能的芯片,也是世界上首批終端AI芯片。移動AI芯片的落地,已經開啟全新的技術應用場景。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隨著新一代開發者大會的臨近,A12處理器的跑分已經曝光。據傳,A12在GeekBench中的跑分為單核5200、多核13000左右,比A11的單核性能大致提升24%、多核性能提升40%。根據產業鏈信息,A12有可能採用臺積電7nm FinFET工藝,全新的7nm工藝芯片面積降低40%,性能提升20%,功耗可下降50%,再加上架構的改進和更多核心,屆時性能很可能暴增。不過A12大核功耗問題仍然存在,蘋果正著力解決,具體的核心數和架構信息也暫無消息。

被一眾用戶吐槽有點醜的“齊劉海”,則藏著iPhone X的另一大殺器——結構光模組,蘋果去年重磅推出的可瞬間解鎖和移動支付的Face ID正是基於此而實現。結構光模組是一整套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內部集成了六七個傳感器。在使用Face ID解鎖時,點陣投影器會投射出高達30000多個肉眼看不見的光點投影到用戶臉上,感應獲取人臉各部分形變數據,完成實時3D建模,並且識別不受眼鏡、髮型的影響。結構光模組發揮了普通攝像頭無法匹敵的出色視覺效果,其臉部追蹤技術還實現了Animoji動畫表情和和人像光效等全新功能。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蘋果善於提供新技術來吸引高端消費,或許你覺得沒那麼重要的3D Touch、Face ID、雙攝人像等模式,卻在行業內引領一輪又一輪新的風潮。自蘋果iPhone X搭載3D結構光模組以來, 全球3D結構光供應鏈日趨完善, VCSEL 供應商 Lumentum、Finisar、AMS、IQS、全新光電以及臺灣晶圓代工廠穩懋、晶電等均紛紛佈局 3D結構光領域。

在蘋果iPhone X問世近1年後,OPPO、小米才分別公佈採用3D結構光方案的OPPO FIND X、小米8探索版,同樣,華為預計在下半年相關機型也將搭載3D結構光,這些國內各手機品牌的陸續跟進,說明了蘋果在智能手機的創新佈局上保持前瞻性。不過據傳蘋果與關鍵元件VCSEL供應商Lumentum簽有協議,在專利保護之下,3D 結構光在安卓手機的大規模普及可能要等到明年。這也說明了繼產業鏈之後,安卓陣營在技術創新上的落後使其仍在持續追逐蘋果的腳步,iPhone在智能手機的領先地位和AI領域的突破性成就都很難在短時間內被撼動。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賦能開發者:Core ML+Create ML

在發力AI芯片的同時,蘋果還向用戶開放了移動端 AI開發的大門,Core ML和Create ML就是蘋果AI開發者準備的究極開發工具。Core ML讓開發者更方便的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並封裝進App,而Create ML的最特別之處在於實現了在移動設備上的AI計算。

Core ML是蘋果在WWDC 2017推出的新型機器學習框架,主要支持圖像分類和文本信息處理兩個模塊,開發者可以把機器學習模型封裝到App中。第一代Core ML存在支持第三方框架少、尺寸過大且不能定製化等問題,針對這些缺陷,蘋果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推出更小更快的2.0版本,同時對模型大小和運行速度進行了相應優化。其配套工具 Core ML Tools 也增加了可支持的第三方機器學習框架,並新增了可以批量預測的API,開發者可以藉助工具定製化工具自定義神經網絡層和Core ML 模型。蘋果提供了從流行框架模型到其定義的標準模式格式的轉換工具,可以使用各個模型的訓練階段,還把Swift代碼都生成好了,方便人們進行開發工作。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Create ML框架則可以直接從數據上生成Core ML模型,極大程度上解決了模型獲取方面的侷限。Create ML是在WWDC 2018推出的對本地AI應用進行機器學習訓練的工具,支持GPU加速,支持任務主要包含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和標註信息預測的一般模型。通常AI訓練過程會非常消耗CPU資源和存儲空間,而且由於雲端服務器有更強計算能力,這個過程往往在雲端進行,一旦斷網就不能繼續進行了。而Create ML打破聯網的限制,不僅能實現本地AI訓練,還為用戶提供將AI模型嵌入App的快速工具,給了每個人自主開發AI應用的便利條件。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這兩款工具都承襲了蘋果強調保護用戶隱私的一貫態度。所有數據都存儲在手機上,相關計算也都在本地完成,有助於降低數據洩露的風險。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最強優勢:AI應用生態圈

和谷歌、亞馬遜、微軟不同,蘋果的最大特點在專注於完全適配自家軟硬件設備的“閉環式”完整生態系統。

蘋果已經連續七年穩坐市值第一的寶座,其快速增長的軟件與服務業務絕對功不可沒。蘋果在7月6日發表聲明,稱蘋果用戶已破十億,向開發者分成超過1000億美元。根據上週二應用分析公司Sensor Tower發佈的上半年全球應用收入統計數據,App Store的用戶支出大約為226億美元,幾乎是118億美元的Google Play商店用戶支出金額的兩倍。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從2010年開始,蘋果就開始大手筆收購AI初創公司,範圍涵蓋了半導體制造、機器學習、語音識別、面部識別、表情追蹤等等。儘管蘋果每收購一個AI公司,均不會對外公佈收購目的和發展計劃,但如今其中一些初創公司的潛力已經漸漸顯露,正在幫助蘋果打造更廣泛的AI應用場景。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蘋果在AI硬件、軟件和平臺的頻頻發力,僅僅是蘋果龐大AI佈局的開端。蘋果每個產品的推出都嚴密整合了大量的內部資源,它循序漸進地開發新品,並將技術統籌到一個核心思維之下,使蘋果的軟硬件產品在用戶體驗上具有毫無割裂感的巨大優勢。無論創新程度幾何,只要在產品質量和性價比上沒有重大失誤,蘋果強大的整體用戶粘性都使它很難“涼涼”。蘋果的垂直整合策略,已經為其構建了穩定的應用生態帝國,而蘋果就是這個帝國的唯一“獨裁者”,掌握所有App的生殺大權。

蘋果開放AI平臺和計算能力,竭盡全力降低進入App生態圈的開發門檻,其四大生態系統iOS、MacOS、TVOS和WatchOS都開始圍繞AI進行相關佈局,為AI生態的全面展開做好充分準備。根據蘋果官方說法,蘋果iOS 11系統提供了數百項升級,機器學習已經廣泛應用在照片圖像識別、Apple music聽歌推薦、iPhone電池續航等產品和服務中。iOS應用開發者如果想要與時俱進並吸引更多蘋果用戶,使用蘋果提供的AI開發工具和架構、做AI方面的創新應用將是大勢所趨。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結語:不再是領先者的蘋果,能否建好圍繞AI的護城河?

沒人能否認,蘋果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十年前,蘋果的顛覆式創新引發了整個智能手機行業的變革。七年前,Siri第一次將AI的概念帶入消費者的口袋。在喬布斯之後,蘋果產品雖然不復曾經的驚豔,但它在已經形成的強大生態鏈上穩步創新,依然是行業的領航者。庫克曾暗示AI和AR將是蘋果未來兩大核心支柱。不過AI並不在蘋果的DNA中,選擇AI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迫使蘋果遠離了自己的硬件和服務的舒適區。

蘋果打響AI反擊戰!覆盤8年佈局

▲谷歌、蘋果、Facebook、英特爾在AI領域的收購戰

對於硅谷巨頭來說,AI的競爭無非就是資金、數據和人才的競爭。儘管蘋果擁有雄厚的營收和現金儲備,但數據和人才卻給蘋果帶來一定壓力。

眾所周知,對於AI而言,得數據者得天下。谷歌和Facebook都在AI競爭中早早開始大量的數據挖掘,但是這與蘋果絕不侵犯用戶隱私的定位相悖。儘管蘋果關於隱私的承諾讓大多數消費者感到心安,但在數據為王的時代,對隱私的保護必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AI的發展,而讓競爭對手長期領先可不是上策。

此外,蘋果的“秘而不宣”的一貫作風,和其他科技巨頭的自由開放相比,讓很多人開始質疑蘋果是否在AI領域底氣不足。在AI人才儲備戰中,大量的AI大牛加盟競爭對手的團隊,就連蘋果AI芯片設計的靈魂人物約翰·布魯諾也在去年被谷歌撬走。不過蘋果已經改變態度,加大對AI的宣傳力度,允許旗下研究人員發表研究論文,並加入一個由谷歌、亞馬遜、微軟、Facebook和IBM聯合創辦的AI道德研究聯盟(Ethical AI researchconsortium)。從挖走谷歌AI猛將約翰·詹南德雷亞來看,蘋果在補上人才缺口方面可以說是初見成效。不過,蘋果要想在吸引頂尖人才和保持自身神秘感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還是存在比較大的難度。

在AI時代,蘋果的腳步的確慢了,不過現在仍處於AI早期階段,蘋果還有足夠的時間去迎頭趕上。iPhone十年之後,重組AI陣營的蘋果能再次顛覆整個行業嗎?我們可以一起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