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流行心理學,教你看一個人是否說謊

不要依賴流行心理學。

沒錯,開篇點題,看一個人是否說謊,就依靠你的直覺。

當我們有意識地試圖解讀對方有說謊行為時,我們就能更好地發現謊言。基本上,如果你要問某人是否在說謊——他們就是。

或者,在你的問題中發揮創造性。

Maria Hartwig博士(紐約約翰傑伊刑事司法學院副教授)和Clark Freshman, J.D.(加州大學哈斯廷斯法學院法學教授,同時也有一家培訓律師和談判代表的公司)分享以下這些建議:

不用流行心理學,教你看一個人是否說謊

說謊

1,直接問他/她認為不打算回答的、疑似撒謊者的問題。

也被稱為“未預料到的問題方法”,這種方法可以用於你認為某人試圖掩蓋他或她做錯了的事情的情況。Hartwig解釋道,這是基於這樣一種觀點:說謊者會花時間提前計劃好自己的故事。

它的工作方式是這樣的:假設你有兩個人犯罪,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不在場證明,他們在犯罪發生的時候一起吃午飯。他們可能需要時間來確保他們共同撒謊的細節是相同的,比如他們吃午飯去哪間餐廳,如果你質疑他們,他們的故事將匹配起來,似乎可信。

所以,當你使用未預料到的問題方法時,分別向他們詢問洗手間在哪裡。這些細節很可能不是他們事先計劃好的,所以他們的答案可能會不同——從而提供了一些他們在撒謊的證據。

不用流行心理學,教你看一個人是否說謊

說謊

“問問他們,“你昨天做了什麼?””Hartwig說:“這還不夠,但如果你以一種聰明的方式問問題,那麼他們的陳述可能會變得更加不同。”一個誠實的人可能不會期望得到同樣的廁所問題,“但是如果他們在那裡,他們可以毫無問題地回答這個問題。”但撒謊者可能會更掙扎。

2,用你所知道的去發現真相或欺騙。

這項技術被稱為“證據的戰略使用”。

簡單地說,這是基於你有犯罪或不法行為的證據的前提,但你不會告訴懷疑的說謊者你有這個證據。因此,當你係統性地對他們進行提問時——不讓他們知道你有什麼證據——說謊的人自然會更加回避問題,而撒謊的人會更容易得到信息。

舉一個例子:

你在午餐時間開車經過你丈夫的辦公室,注意到他和一個你從未見過的漂亮女人一起走到他的車裡。他們在一起笑著,走得很近,但是他們看不到你。你的懷疑被激起,但你繼續開車。

那天晚上,你丈夫下班回家後,如果你問一個一般性的問題,比如“你今天過得怎麼樣?”你的丈夫可能會說:“哦,好平常啊,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辦公室了,辦公室裡的一位同事中午來我家吃午飯。”因為這是自願的信息,一個人不會懷疑,因為這個人是自願做一個無辜的解釋,沒有意識到你開始懷疑任何事情。

不用流行心理學,教你看一個人是否說謊

說謊

但如果你的丈夫說,“哦,我整天都在辦公室,”然後你接著說,“哦,聽起來很困難,你連午飯都沒有時間?”這並不意味著相信他的謊言或欺騙——可能他與那個女人就溜,或者他不覺得有必要告訴你這件如此微不足道的事,但可能表明他試圖隱藏信息,他可能是偏執。”

如果你不得不問他們是否在撒謊,那麼還有更大的問題在上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