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作者/孫老師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點擊右上角“+關注”【績效核能官方號】頭條號,長期分享薪酬、績效、股權、合夥人、預算的專業知識!)

導讀:5月17日晚間,港交所公佈海底撈國際控股遞交的上市申請。

這家火鍋界的一哥,排隊界的大佬,服務界的扛把子,蘸料界的大全,終於要上市了!

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每次講到“海底撈”,大部分人對他的第一印象應該是被它那細緻的服務所折服!網上也盛傳海底撈的服務“有毒”。

一家成立於1994年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的企業,經過二十餘年來的不斷髮展壯大,現已經在全國的54個城市擁有177家直營餐廳!

張勇曾經說過:“其實每個人來公司是想打工掙錢的,當一個沒怎麼念過書的員工發現他還可以成為領班成為經理的時候,可能就會迸發出格外的激情,要想留住員工,歸根結底還是機制問題,一個公平的、公正的、合理的升遷體系是保證員工願意幹下去的一個前提,除此之外,沒有辦法。

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張勇

那麼,海底撈在薪酬機制體系上,究竟是怎麼設計的呢?

1、海底撈總體工資結構

總工資=基本工資+級別工資+獎金+工齡工資+分紅+加班工資+其他-員工基金

級別工資:一級員工+60元,二級員工+40元,普通員工不變

獎金:先進員工、標兵員工獎勵80元/月,勞模員工280元/月,功勳員工500元/月

工齡工資:每月40元,逐年增遞加

分紅:一級員工以上才可以分紅,分紅金額為當月分店存利潤的3.5%

其他:包括父母補貼(200、400或600,幫助寄回老家父母處)、話費(10-500元/月)

員工基金:在每月工資中扣除20元,扣滿一年為止

2、普通員工資結構

① 新員工:總工資=月薪=基本工資+加班費+崗位工資+其他-員工基金

② 二級員工:總工資=月薪+級別工資+工齡工資

③ 一級員工:總工資=月薪+級別工資+工齡工資+分紅

④ 勞模員工:總工資=月薪+級別工資+榮譽獎金+工齡工資+分紅

3、管理層員工資結構

大堂經理:基本工資+浮動工資+工齡工資

店經理:

基本工資+浮動工資+工齡工資

在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員工的工資結構,一名員工的月收入結構居然被切分成至少八塊,是海底撈喜歡複雜的工資架構嗎?當然不是!這八個部分都是海底撈拉動員工做事的心思。

基本工資—>鼓勵員工全勤

級別工資—>鼓勵員工做更多或更高難度的工作

獎 金—>鼓勵員工做更高的工作標準

工齡工資—>鼓勵員工持續留在企業工作

分 紅—>公司整體業績和員工個人收入掛鉤

加班工資—>鼓勵員工多做事

父母補貼—>讓員工的父母鼓勵自己子女好好工作

話 費—>鼓勵員工多和客戶溝通

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排隊等待的顧客

多勞多得不應該停留在思維上,還要看企業讓員工勞什麼,得什麼,設計好勞的內容和得的機制,才會看到機制的成效。多勞多得不應僅停留在底薪和提成結構上,需要更精細的分工和分配。

海底撈無疑是成功的,但也是不可複製的!那麼對於廣大中小企業用什麼薪酬績效模式更有激勵性?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一下這個薪酬分配模式!

記得有一次,我到一家火鍋店去做薪酬績效變革,老闆也和我反饋了類似的問題:

  • “廚房天天對著前廳喊:'能不能不要再出單了'。
  • 前廳也生氣地駁回道:'我也希望別出單了,忙死了、累死了……'”

老闆繼續反饋:“還有,我們的員工都非常討厭下雨,因為一下雨生意就很好,當地人都喜歡下雨天來打火鍋,顧客越多員工服務態度就越不好,投訴自然也就越多,我們現在在美團、大眾點評網排名太差了,我甚至都想退出美團、大眾點評平臺,要不是我潛心研發10年的火鍋底料深受顧客喜歡,估計早就倒閉了。”我在老闆的臉上看到了“一愁莫展”這四個字!

  • “員工是在用固定工資嗎?”
  • “是的,我也想改,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改,也怕一改員工就走……”

分析

  • 人性是懶惰的,如果企業是用固定工資,員工就會討厭幹活,多幹不能多得,乾的活越多錯的也就可能越多,錯了肯定會被處罰或批評,所以固定工資就是養懶人。
  • 人性又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多勞能多得,不多勞又會被處罰,大部分員工一定會想辦法多勞一點,畢竟人的天性是勤奮的,所以我們的機制要順應人心、符合人性。

以前,用處罰的方法就是打擊人性的行為,員工自然不接受,自然對企業沒有歸屬感,自然容易流失。還是那句話:沒有利益的趨同,就很難有思維和行為的維一!

如果用固定工資,生意好時老闆很開心,但是員工不開心!生意不好時,員工覺得很舒服,但是老闆會很焦慮,好的企業老闆和員工的思維和想法應該是一樣的,生意好時大家都很開心,生意不好時大家都會一起想辦法,這樣的企業才會有未來,才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顧客消費。

管理層如何設計激勵性薪酬績效方案?(以廚師長為例)

餐飲行業有這樣一句話:企業的利潤,都在下水道里!

  • 意思就是,廚房部門雖然是菜品產出的部門,也是決定了餐廳是否能夠高盈利的部門。
  • 很多餐廳為了留住廚師,往往都是用相對高的固定薪酬,然而廚師的狀態卻沒有理想中發回的那麼好,積極性也不高。
  • 餐廳的生意越好,廚師越忙,工作量越大,薪酬固定了,動力就被固定了,做菜也沒有那麼上心,成本浪費也沒有重視!

——主要的原因是:員工與企業的利益不一致,薪酬缺乏彈性,缺乏激勵性!

附:店長KSF薪酬績效案例

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店長KSF薪酬績效案例

把他的固定薪酬拿出一定比例,做寬帶薪酬,並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個指標,每個指標,通過數據篩選,選出一個平衡點,在原有平衡點上:

  • 全店銷售額,每增加2000元,獎勵4元,每少2000元,少發3元;
  • 主菜銷售額,高出平衡點部分*0.5計提,低於平衡點,低出部分按0.5%少發
  • 人創營業額,每多50,獎勵5,每少50,少發3元;
  • 人均消費,每上升0.1,獎勵2.5元,每少0.1,少發2.5元;
  • 員工流失人數,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50;
  • ...

在這樣的模式下,員工有6-8個渠道,可以為自己加薪,他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卓越的成效,企業效益越好。

所以,員工可以得高薪酬,企業可以得高利潤,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很多老闆都捨不得分錢給員工,以為分錢給員工就是把自己的錢變少,其實這是錯誤的觀念!錢一定是越分越多,當然有些老闆也捨得分錢,但確實不懂的分錢,結果錢一分人心就散了。所以你一定要去認真學習一下如何正確合理的分錢方法。很多公司員工之所以不積極,業績不好,主要是因為【薪酬機制】出了問題。如何解決分錢薪酬問題,學會分錢?

為大家極力推薦《績效核能》一書,學習為員工加薪不增加企業成本的績效管理模式,書中具體的涵蓋了激勵性的KSF薪酬模式,PPV模式、積分式等實操內容和案例,想要深入學習的建議點擊鏈接購買本書!內附十個行業案例,並且送內部企業內訓學習視頻!

KSF薪酬設計方案,給員工分的錢,是企業的錢嗎?

從員工原有的薪酬拿出較大的一部分與員工的績效進行全面的融合,通過平衡點思維使員工與老闆形成利益共同體。強化利益的驅動,增大激勵的力度。同時,又非常關注兩者利益的平衡與共贏。

海底撈上市了,員工如此忠誠敬業,它的薪酬績效是如何設計的?

KSF可以給企業解決什麼樣的問題:

1、解決了企業每年被動漲工資的問題;

2、幫助企業建立了完整的崗位分析表,避免企業養一批閒人;

3、極大的挖掘員工的潛力,幫助員工實現自身價值併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4、公平的薪酬模式,不會引起員工的不滿;

5、極大的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企業人效;

6、幫助企業留住核心人才;

7、促進企業利潤增長。

總結:

企業是老闆的,但是如果只有老闆一個人經營,老闆會很累,並且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老闆要學會建立激勵機制,激勵員工和老闆一起共同經營企業!

這樣員工能賺到錢,企業也能獲得更高的利潤!

文:孫老師

長期從事績效薪酬設計研究和實踐,足跡踏遍五湖四海,為廣大中小企業提供薪酬績效落地輔導,誓做企業薪酬績效改革的領導者和踐行者。

更多關於企業薪酬設計的任何疑問,歡迎留言或私信與孫老師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