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O付費課是怎麼變成強行裝B秀的?

SEO付費課是怎麼變成強行裝B秀的?

SEO,也叫“搜索引擎優化”。用我這種土把式的話來說,就是不花錢或者少花錢,讓百度、搜狗、360等搜索引擎,給你的網站好的非付費排名。

在各大搜索引擎,互相掐架、爭當大佬的時期,SEO堪稱一項叼炸天的技能。因為當時的搜索引擎,出於競爭的需要,對很多信息,基本上都持著“來者不拒”的態度。同時,自身的各種漏洞,也是層出不窮。

那麼,當時的搜索引擎,對信息的包容程度有多高呢?

舉個例子:2005年的時候,筆者在讀高中。當時班裡有幾對談戀愛的,特別喜歡一起去網吧看貓片。我就問他們,你們的貓片是怎麼找的?他們就告訴我,打開瀏覽器,想看啥,就輸啥。於是,我就去試了一下關鍵詞“美女與野獸”,搜索的結果呢,只能用一句“臥槽!”來形容。

那麼,當時做SEO到底有多叼呢?在我的同學、同事、朋友裡面,還真有那麼幾個,憑著SEO一技傍身,從跟筆者一樣的小叼絲,飛速出任CEO、當上總經理、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此外,關於SEO的付費公開課,也在當時遍地開花,讓人應接不暇。

老實講,當時的SEO付費公開課,在當時的環境下,確實代表著互聯網營銷的最先進生產力之一。自動刷點擊、自動偽原創、自動群發外鏈等等,都是那個時期獨領風騷的SEO神器。

總而言之,當時的筆者有一種錯覺:只要掌握SEO,絕對夠吹一輩子了。

然而,隨著搜索引擎市場的大局漸定,當時的行業大佬,做了兩件事情:第一,填補自身漏洞,防止SEO技術作弊;第二,強化內容檢索,防止SEO內容作弊。

這兩項舉措,搜索引擎的說法叫“提升用戶體驗”,實際上,主要的目的,還是擠壓SEO的生存空間,使非付費排名向付費排名逐漸靠攏。一句話:就是想賺錢!

2013年-2014年,因為虛假廣告和垃圾信息問題,工信部終於發飆,多次責令當時的行業大佬進行整改。也正是由於這個時期的幾次整改,整個搜索引擎市場,真正進入到了拼內容、拼質量、拼用戶體驗的階段,除了網站結構優化之外,幾乎所有的傳統SEO手段,都遭到了毀滅性的“物理閹割”。

後來,雖然各大搜索引擎對遊戲規則不斷進行調整,但基本上都是對內容檢索的升級和強化。受此影響,曾經依賴SEO發家的代運營公司,紛紛陷入虧損,甚至直接關門倒閉。

前兩天,公司老闆說有SEO付費課,讓我去聽一下。我說忙著剪視頻呢,沒時間去。老闆就說,錢都交了,必須去一下。於是,我就一肚子的“臥槽”,一個人去了。

過去一看,聽課的人還挺多,三十多個,基本上都是四五十歲的禿腦袋大叔(雖然我頭髮不多,但跟他們比,還算比較茂盛)。

主講也是一位大叔,雖然看上去神采奕奕,但明顯年齡已經不小。口才很好,一上來,就講自己公司的自媒體做得如何如何成功,下一步,想專門做SEO的課程培訓,希望我們給予關注和支持。臥槽的是:這位大叔從百科講到文庫,再講到貼吧、新聞源、自媒體,不僅自己講得熱血澎湃、手舞足蹈,底下的聽眾,也是手掌拍得噼啪響,但是——從頭至尾,沒有一句跟網站、跟SEO有關。

這可能就是SEO的沒落吧!沒落到大家已經對SEO喪失了最起碼的認知,沒落到大家對一些所謂的“專家”的強行裝B行為,居然沒有一點點的覺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