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蒙城:爲脫貧攻堅注入「源頭活水」

貧困戶擺脫貧困,需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真脫貧、不返貧。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蒙城縣以產業帶就業,創新穩定增收模式,努力挖掘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源頭活水”。截止到去年底,蒙城縣全縣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51055個。產業扶貧到村項目460個,村均達7.7個;產業扶貧到戶項目50595個,到戶覆蓋率83.3%。

7月初,室外氣溫達到了30多度,在蒙城縣精益誠食品公司涼爽的操作間裡,幾十名工人穿著工作服、戴著塑料手套,正在把成堆的秋葵進行分揀。

50歲的小辛集鄉李大塘村張大莊村民郭西蘭就是其中的一名工人。因丈夫患重病,郭西蘭家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經鄉、村推薦,郭西蘭在精益誠食品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

“離家一里地,在廠裡幹活還不耽誤幹家裡的活。”郭西蘭說,廠裡的活也不重,主要是採摘或者是分揀,收入雖然不是很高,但也給家裡增加了一份收入,“要有計件的一小時能掙7元錢,一天能幹10個小時,不計件的平均40元錢一天。一月收入1000多元”。

據瞭解,精益誠食品公司主要從事冷凍蔬菜加工出口,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在蔬菜上市的季節,需要大批勞動力。蒙城縣投入220萬扶貧資金,通過貧困戶入股分紅、企業提供就業崗位等方式,讓企業帶動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出列。

“我們公司和小辛集鄉郭湖村、辛集社區進行了對口幫扶,產業扶貧分紅受益人是241戶貧困戶。”安徽精益誠食品公司經理黃偉介紹,此外,種植基地還帶動貧困戶120戶,精益誠生產廠區帶動貧困戶100戶。

據瞭解,蒙城縣小辛集鄉一半的貧困戶就是通過這一模式實現脫貧的。“我們轄區有精益誠食品有限公司、尚長河果業有限公司,還有天窯藥業種植有限公司這麼幾個龍頭企業,帶動了全鄉貧困戶1919戶5731人脫貧。”蒙城縣小辛集鄉專職扶貧副書記蔡洪經介紹,通過在這些企業和基地務工、參股分紅以及流轉土地等多種形式,貧困戶獲得了穩定收益。

收入增加又有保障

以現有的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就業,從而實現貧困戶脫貧、貧困村出列的目標,是蒙城縣在脫貧攻堅中創造的一種模式。而對於沒有龍頭企業的貧困村,蒙城縣則通過在貧困村發展產業以帶動就業的模式,讓貧困戶能夠在家門口就業,以實現脫貧。

“在這裡鋤鋤地、薅薅草、打打藥,等菊花開了,再摘菊花,一月2000多元,一年2萬多。”蒙城縣籬笆鎮四里橋村貧困戶李秀召笑著說,這樣的收入以前想都不敢想。

李秀召務工的地方是坐落於蒙城縣籬笆鎮的海龍菊花公司。公司從事菊花種植、加工、菊花茶銷售,帶動了周邊數十名貧困戶就業。

“我家屬殘疾,不能幹活,都是我一個幹活。這一天能掙七八十元,能顧住我們一家人的生活。”籬笆鎮四里橋村貧困戶李樹倉說。

海龍菊花公司負責人趙丙雨介紹,他承包土地進行菊花種植,也是沾了扶貧政策的“光”。

“上級給我提供了很多優惠措施,所以我就儘自己能力給貧困戶們提供點幫助。”趙丙雨說,在菊花采摘旺盛期,平時每天的用工量都在100人以上,高峰期達到200多人,“一是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二是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我們這平時一天工資是60-80元,帶班的、技術能手每天基本上在100元左右,他們很滿意”。

貧困戶增收有了“源頭活水”

據瞭解,蒙城縣2012年被確定為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4年開展貧困村、貧困人口建檔立卡工作,共識別出貧困村60個,貧困人口30284戶86300人。

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蒙城縣把貧困戶就業作為工作重點,通過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產業帶動,讓貧困戶變成工人,創新穩定增收模式,努力挖掘貧困群眾致富增收的“源頭活水”,改善貧困戶的生產生活條件。

據統計,2017年,蒙城縣全縣累計實施產業扶貧項目51055個。產業扶貧到村項目460個,村均達7.7個;產業扶貧到戶項目50595個,到戶覆蓋率83.3%,高於省產業績效管理指標23.3個百分點。

“我們還建設了365個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放4166.2萬元光伏受益金,為13759戶貧困戶和268個村增加一份‘陽光收入’。”蒙城縣扶貧局副局長何世榮介紹,蒙城縣還培育就業創業“領頭雁”,深入實施“蒙城老鄉,請你回家”和助力青年學子創業活動,累計轉化項目1928個,帶動貧困戶就業4萬餘人。

與此同時,蒙城縣還通過聚焦精準識別、夯實扶貧工作基礎,聚焦精準施策、確保貧困政策全覆蓋,聚焦雙基工程、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措施,確保扶貧工作紮實推進。

截止到2017年年底,蒙城縣累計減貧68255人,全縣貧困人口減少至6547戶18045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7.04%下降到1.47%,6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蒙城縣被省政府確定為首批四個摘帽縣之一,並於今年4月份順利通過貧困縣退出省級第三方驗收,有望成為全省首批脫貧“摘帽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