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經濟下,比特幣在中國能有「前途」嗎?

隨著區塊鏈的大熱,比特幣去年的大漲,比特幣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比特幣已經具備了貨幣的大部分屬性,包括稀缺性、便於儲藏、總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等特徵,但是仍然不能成為通用貨幣,其主要的原因被外界認為是,比特幣沒有國家信用做背書。

共識經濟下,比特幣在中國能有“前途”嗎?

最初的貨幣是在民間興起的、是人們自發選擇一種公認的物品作為交易置換,貨幣曾經是珍珠、石頭、白銀、黃金等等,紙幣的歷史不過就一千多年,而因為這種共識經濟,最終產生了貨幣。

下面來說說數字貨幣為什麼不能成為通用貨幣:

首先,美元成為國際貨幣是因為美國為它找到了現實中的錨定物。

錨定物:先是黃金,後是石油!

二戰之後,美國佔據了全球3/4的黃金儲備。同時各國經濟陷入癱瘓,大部分國家欠下美國鉅債。美國藉此機會強迫各國接受“佈雷頓森林體系”,即美元與黃金掛鉤,35美元可以兌換1盎司黃金。但是隨著各國經濟好轉,尤其是日本在戰後迅速崛起,甚至號稱要買下美國,美國的黃金庫存吃緊,經濟陷入停滯的美國終於發現,當初的布雷頓體系是行不通的。

尼克松當機立斷,宣佈美元與黃金脫鉤,有人說:“美國的印鈔機就一直打開著,用1張成本4美分的紙換取全世界優質的資源和勞動力。”

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是美元在與黃金脫鉤之後,美國又找到了另一個錨定物,那就是石油。美國用石油做錨定物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因為美國曾經遭受阿拉伯人的“石油禁運”的報復,導致其經濟受油價暴漲的打擊而全面陷入停滯,所以是出於填補石油資源的缺口需要;其二是為了要再一次奠定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美國與沙特阿拉伯國王達成“美軍保證沙特獨裁者——國王的統治”的約定,美國保證沙特國王的統治地位,條件是沙特必須保證今後賣石油的時候只收美元,不收其他任何貨幣“

共識經濟下,比特幣在中國能有“前途”嗎?

2.美元在國際中的地位

美元是國際結算貨幣。

美元在打開了國際貨幣的缺口之後,先是用黃金這種公認貨幣做信用保證,吸引大家使用和存儲美元,後又用石油這種稀缺必需品打開一條通道,促使各國使用和存儲美元。但是歸根結底美元的霸主地位來源於美國的大國地位、軍事力量和科技實力、政治作為等。

美元是國際主要的結算貨幣。全球每日5萬億的外匯交易中有80%的外匯交易與美元有關;而世界各國的外匯儲備中,近2/3也是美元。無論是日本韓國,曾經的東南亞諸國,還是今日的中國都曾經受到資本流入的巨大沖擊,而資本流入是以美元流入的。

3.比特幣的“貨幣”地位

也不是所有國家都不認可比特幣的貨幣地位。澳大利亞、瑞典就明確定義比特幣為貨幣,日本和法國認定比特幣為合法支付手段。

還有一些小國,自己國家的貨幣嚴重超發,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比如委內瑞拉、阿根廷等等,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也是公認民間交易和價值存儲的理想貨幣

共識經濟下,比特幣在中國能有“前途”嗎?

當然,包括xi錢、非法銷售,都是因為比特幣的隱秘性比較高,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但是並不能說比特幣因此就不好。互聯網最初也是從傳銷和非法階段過來的,現在互聯網成熟之後也是進入了良性循環。不過最終像中、美這樣的大國是沒法承認比特幣是貨幣的,其原因在上述兩條中關於美元如何成為國際貨幣中做了解釋,就是美國在歷史上佔得優勢,後憑藉自己在政治、經濟、科技上的霸權,尋找美元的錨定物、將美元推上全球貨幣的寶座,比特幣是共識經濟不會有大國作為信用背書。而且現在的中國也在努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我國對比特幣暫時的政策是,我國不承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是貨幣,但不否定其存在的合法性。

在2013年,央行、工信部、銀監會五部門發佈了《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的性質:比特幣是一種特定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也就是說在我國,比特幣只是商品,它可能在某種情況下丟失被盜交易等都不會受到法律保護。不過這並不妨礙比特幣的價值,並且國家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態度是積極推廣的。所以即便在我國比特幣不是流通貨幣,作為虛擬商品它也具有投資價值和技術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