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卧底警察,都是扮着酷酷的外形、拿着高端的设备、做着危险的事情,让普通人对“卧底”这个角色感到十分神秘。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卧底警察”,但如果你在街上看到便装的他,肯定只会把他认成一个普普通通的退休老大爷。

就是这位53岁、花白头发的山西朔州市工商局副局长郝如翔,多次出入当地各个保健品营销现场,“卧底”调查取证,成功端掉了近10个涉案团伙,尽职尽责地为老百姓守住了钱袋子。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前不久,老郝又执行了一次卧底任务,他混在老人中间,听着那些“专家”说着“伪科学”的话,用手机录音偷偷保存证据。

台上,自称来自“北京医科大学”的专家,拿着一小包“灵芝孢子粉”侃侃而谈,吃了这个产品,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等慢性病都不需要再吃药治疗,几个疗程准能好。台下,这些话被一字不漏地录进郝如翔手机里。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听了两天的产品宣传,第三天,老郝领着工商局、公安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80多名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了营销场所。这时,那位“专家”才知道,台下坐的这个不起眼的老人是工商局副局长。面对郝局长的铁证如山,忽悠消费者的“专家”只能乖乖认罚,受到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这不是老郝第一次“卧底”。他听过各式各样的“健康讲座”,进过市里大大小小的养生体验馆。他把制服一脱,顶着一头花白的板寸,就像个领免费鸡蛋的普通老人一样,走进了一处售卖保健品的场地。

自称是老中医的男子招呼郝如翔坐下,三根手指搭在了他的脉搏上,慢悠悠地说老郝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可是老郝说,“我经常锻炼,体检各项指标都正常,哪有那些病。”

直到掌握了确凿证据之后,老郝带着有关部门的执法人员把卖保健品的窝点给端了,这才揭穿这位“老中医”的真面目——原来这个人在2017年年初还在卖瓷砖,嫌老实做生意来钱慢,就假造身份,做起了把脉的“营生”,直到被老郝用卧底得来的证据抓住。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但是,当郝如翔穿着工商制服和同事们一起,穿着制服,肩膀上别着执法记录仪,走进那些营销会时,营销者举着话筒问台下的老人:“你们说,我骗你们了吗?”台下的老人一起喊着回答:“没骗!”有些体验店的老板甚至说,自己的场所就是个“让老人免费休闲的地方”。

在这些“休闲的地方”,一大早,就有老人坐着公交车赶来,领免费鸡蛋,体验产品,最后购买。证据难找,被骗的老人也不配合。用郝如翔的话说,“洗脑太成功了”。许多老人甚至会拽着他的衣服,梗着脖子嚷:“这东西真的有效!”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在这个舆论战场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老郝说,他不信站在科学这边的“东风”,压不倒那些骗子的“西风”。最近的一次行动,他提前联系好市里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让真正的专家上台科普。

“难得他们替我们把这么多老人聚集到一个地方了,这么好的机会不用白不用,正好让我们来给老人们讲讲,让他们别再受骗。”他一脸打了胜仗般的笑容。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郝如翔和工商局的同事,给那些保健产品售卖者总结出了“四张牌”的套路——礼品牌、感情牌、专家牌和团队牌。先用小礼品跟那些老人们套近乎,对他们嘘寒问暖取得信任,有时甚至还组织老人们去旅游;再找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把产品吹上天,但对于消费者应当了解的服用注意事项、产品适宜人群、副作用等基本信息一概不提。

许多受骗者都是空巢老人,还有些受骗者,文化程度不高,防范意识差,很难看穿那些带有欺骗性的套路。郝如翔这才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换上便衣,自己到现场去收集证据。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如今郝如翔“火了”,“卧底”的视频在网上的点击量超过了1000万。有记者问他知道自己现在是网红了吗?老郝说自己头一次听说这个词。

他再走进养生保健场所,老板一见他就站起来招呼:“郝局长来啦?”这下,郝如翔觉得自己的“卧底生涯”恐怕要结束了。“只能让局里其他有白头发的同事去了。”他哭笑不得,“实在不行,我们局还有退休的老同志呢。”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老人的钱好赚,养生的钱好赚。”郝如翔感慨。老人们越来越乐意在医疗保健上花钱,各式各样的养生堂、体验店越开越多,如何取证,成了老郝面前的一个大难题。他做的这种“卧底”,让成千上万的老人免于被坑骗。

如何帮助这些老年人口看护好他们的口袋,不仅考验子女,也对社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命题。像郝如翔这样“卧底局长”多了,令人痛恨的“银发骗局”也就会少一些。

银发故事|帮老年人守好钱袋子的“卧底警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