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若是细细追寻起来,每个地方都有属于它的一段历史,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因为共同的生活环境而有着相似的习惯,无论走到哪里,故乡都是一种文化和感情的寄托。

接昨天的内容,我们继续寻找家乡的历史脉络。

19. 河南省 (豫)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古称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汉设豫州部。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路。元置河南江北行省。

明初设河南省。

辖区相当于《禹贡》中的豫州,故简称“豫”。

20. 江苏省 (苏)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定都于南京。清康熙6年(1667年)设江苏省,取两江总督驻所江宁(今南京市)和巡抚驻所苏州(今苏州市)两府首字组成江苏省。

取全称中的“苏”字作为简称。

21. 安徽省 (皖)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徽商是中国古代三大商帮之一,明清时期,安徽商人就将贸易拓展到了东南亚、日本以及欧洲,留下“无徽不成商”的美名。

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庆府是春秋时皖国故地,别称为皖,故安徽简称“皖”。一说认为因境内最早的名山天桂山古称皖公山,故简称“皖”。

22. 浙江省 (浙)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动,境内有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马家浜文化和距今5000年的良渚文化等文化遗存,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的发源地。战国时浙江指今天的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东汉将浙江分为浙东、浙西两个地区。唐以后这两个地区转化为政区名称。

明初设浙江省。

取全称中的“浙”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富春江、钱塘江和新安江古称浙江,故简称“浙”。

23. 福建省 (闽)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汉时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年间设福建节度使,管辖福、建、泉、漳、汀五州,福建是前两州的名字组成的。

元设福建行省。

明设福建省至今。辖区古为闽越族聚居地,故简称“闽”。一说因境内有闽江,故简称“闽”。

24. 江西省 (赣)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汉高帝初年设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简称江西道,江西由此得名。

宋设江南西路。元设江西行省。后皆设江西省。

因赣江纵贯全省,故简称“赣”。

25. 湖南省 (湘)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相传炎帝神农氏在此种植五谷、织麻为布、制作陶器。唐代在洞庭湖以南,包括湘姿二水流域设湖南节度使,始出现湖南一名。宋置荆湖南路,简称湖南路。

元明两代设湖南道。清代设置湖南省。

因湘江纵贯全省,故简称“湘”。

26. 湖北省 (鄂)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湖北省位居华中腹地,先秦时期,从哲学到文学,产生了老子、庄子、屈原,历经800年,楚国创造了灿烂的楚文化。宋代自洞庭湖以北至荆山,西包沅澧二水流域设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湖北一名产生。

元明两代设湖北道。清代设置湖北省。

清代湖北的行政中心宜昌,为隋以后鄂州的治所,故湖北简称“鄂”。

27. 广东省 (粤)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广东自秦朝开始就有中原移民不断迁入,逐渐形成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并形成独特的岭南文化。宋置广南东路。简称广东路,由此出现广东一名。

元设广东道。明设广东省。

辖区汉初为南粤之地,故简称“粤”。

28. 台湾省 (台)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台湾一名源于西拉雅族的台窝湾支族。台湾在秦汉时称“东鳀”。三国时称“东夷”。元时称“琉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一名。

清光绪11年(1885年)设台湾省。

取全称中的“台”字作为简称。

29. 海南省 (琼)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海南别称琼崖、琼州,清代在海南设琼州府,。因其位于南中国海域,境内最大岛屿又称海南岛,故名海南省。

1988年建省。

因秦以后称这一带为琼台、琼州或琼崖,故简称“琼”。

30. 甘肃省 (甘或陇)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甘肃一名始于11世纪西夏王朝设置的十二监军之一,治所在甘州(今张掖县),辖甘州、肃州(今酒泉)二州,取二州首字组成甘肃。元

设甘肃行省,明代并入陕西省,清代恢复省治。

取全称中的“甘”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西夏时行政中心在甘州,故简称“甘”。

由于甘、陕两省间有陇山,甘肃古时别称陇西,故又简称“陇”。

31. 陕西省 (陕或秦)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陕西一名,源于周代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今陕县张汴塬一带古称陕塬,当时的陕西就是陕塬以西的泾渭平原。唐安史之乱后设陕西节度使,陕西始转化为政区名称。

宋设陕西路。元设陕西行省。清设陕西省。

取全称中的“陕”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春秋时为秦国地,故又简称“秦”。

32. 四川省 (川或蜀)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辖区秦时设蜀郡。汉设益州部。唐设剑南道,又分剑南东川、剑南西川两节度使。宋设西川路和峡路,后将西川、峡二路分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一名由此产生。

元时合并四路,设为四川行省。自此,四川省治沿用至今。

取全称中的“川”字作为简称。

又因辖区西部古为蜀国地,故又简称“蜀”。

33. 贵州省 (贵或黔)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宋代以前设矩州,因当地语音“贵”“矩”难分,故也写做贵州,元初正式命名为贵州。明设贵州布政使司。

清设贵州省。

取全称中的“贵”字作为简称。一说认为因境内有贵山,故简称“贵”。

辖区东北部秦时属黔中郡,唐属黔中道,故又简称“黔”。一说认为境内有黔灵山、黔灵河,故简称“黔”。

34. 云南省 (云或滇)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唐时,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西汉时设云南县。三国蜀汉时设云南郡。元设云南行省。明设云南布政使司。清设云南省。

取全称中的“云”字作为简称。

又因行政中心昆明一带,属战国时滇国地,故又简称“滇”。一说因境内有滇池,故简称“滇”。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一起来找找家乡的历史脉络(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