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口戰役,在中國抗戰中的歷史功績有哪些?

美好人生185919578


1937年10月4日,晉綏軍第61軍軍長李服膺中將(保定五期)被執行槍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給他定的罪名是“擅自撤退”,其實他才是抗日戰爭爆發後因為逃跑被槍斃的第一位高級軍官,排名當在韓復榘之前。作為閻錫山的“十三太保”之一,李服膺也算忠心耿耿,死前喊了句口號:“不講理的閻錫山萬歲”,而能夠殺到自己親信將領頭上,也說明閻錫山在“忻口戰役”中是賣了力氣的。



忻口是山西北部的重要軍事關隘,位於忻縣、淳縣和定襄三縣交界處,南距太原100公里。五臺山和雲中山在此相接,形成一個長16公里寬3公里的峽谷,兩山之間的忻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是出入晉中或進攻太原的必經之路,也是日軍前往太原的道路上唯一可守的山口。晉北淪陷後,閻錫山以晉綏軍主力和增援而來的中央軍衛立煌部,共同組織“忻口會戰”阻擋日軍進犯太原的企圖,同時,剛剛完成整編的八路軍主力也參加戰鬥。

至1937年10月11日,中國軍隊完成了在忻口的兵力部署,以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衛立煌為前敵總指揮,其中左翼兵團由劉茂恩為指揮官,轄第15軍、第17軍、第94師(中央軍);中央兵團由閻錫山的親信大將王靖國任指揮官(郝夢齡和陳長捷分任正副前指),轄第9軍(中央軍)、第19軍、第35軍、第61軍,這是晉綏軍的主力;右翼兵團由黃埔一期的李默庵任指揮官,轄第14軍(中央軍)和晉綏軍的兩個師。參戰部隊包括中央軍、晉綏軍、陝軍、豫軍、東北軍和八路軍等各系部隊,總兵力約28萬餘人,另有炮兵八個團。

(槍斃之第61軍軍長李服鷹)

攻擊前進的日本侵略軍以坂垣徵四郎的第5師團為主,但絕不是傳說中那樣以半個師團橫掃晉北,第5師團所轄的國崎登第9旅團雖然被調往江南戰場,但得到了關東軍察哈爾兵團(東條英機)之獨立第12旅團、獨立第15旅團的加強,另外還調來萱島支隊和堤不支隊,總兵力突破5萬人,配屬坦克150輛和飛機300架,這是兩個甲級師團的兵力規模。綜合考慮抗戰初期的戰力指數,中日雙方半斤八兩,衛立煌兵力略多,坂垣火力較強。

“忻口會戰”不僅僅是忻口國防陣地的阻擊戰,它包括了圍繞忻口陣地爆發的前後一系列戰鬥,諸如等待中央軍援軍的晉北阻擊作戰,八路軍的遊擊作戰(115師的平型關和129師的陽明堡)等等,李服膺就是在晉北阻擊中因放棄天鎮而被槍決的。忻口主陣地的攻防戰從10月13日開始,至11月2日中國軍隊撤退,整整打了21天,給日軍以重創,同時國軍各部亦傷亡非常慘重。閻錫山投入作戰的15萬晉綏軍,能夠作戰者只餘5萬人;中央軍各師的損失也在一半以上,第9軍軍長郝夢齡中將殉國,第21師師長李仙洲(黃埔一期)重傷。



(殉國之第九軍軍長郝夢齡)

由於淞滬會戰已經升級,軍事委員會對山西戰場再無兵可派,甚至將原屬第二戰區打完“南口戰役”的湯恩伯第13軍亦調離,忻口守軍面臨後繼無援的境地;同時華北日軍第20師團攻陷晉東要隘、山西與河北交界的娘子關,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黃紹竑率部撤離,忻口守軍有被包抄後路的危險,因此1937年11月3日,中國軍隊全線撤離忻口防區,開始準備太原保衛戰。

“忻口會戰”是抗戰初期組織和配合較好的一次大兵團作戰,中國軍隊以傷亡10萬的代價,殲滅日寇2萬餘人,嚴重遲滯了日寇佔領山西全境的速度並重挫其銳氣,實際上第5師團攻下太原之後兵力使用已到極限,儘管坂垣舞舞扎扎嚷著繼續追擊,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卻知道怎麼回事,將其撤回平津地區直轄整補。因此,日軍也就暫時沒有再犯晉南,奪取豫西窺視陝西的能力,原本這是中國軍方高層最擔心的局面,也是蔣介石派精銳支援閻錫山抗日的中心目的。

(忻口前線的衛立煌)

“忻口會戰”也是抗戰初期國共合作的典範戰役,國軍主力正面作戰,八路軍敵後遊擊,使優勢火力的日寇舉步惟艱,坂垣徵四郎急得幾乎每天早晨都去前線視察,因為日本國內已經有了關於“第5師團戰鬥力較差”的輿論,坂垣自己也承認:“太原的20萬大軍利用高山天險,在華北戰場的最後交戰中異常頑強,有精銳的中央軍和共產軍,我軍的苦戰格外艱難”。

(日軍機械化第五師團)

“忻口會戰”還成功地掩護了華北平原國軍的側翼,山西居高臨下俯視整個華北地區,中國軍隊頑強的抵抗,擊破了日軍迅速佔領山西威脅平漢路國軍戰線左翼的企圖,因此也就破壞了日寇在北方戰線上整個的作戰計劃實施。儘管閻錫山在全面抗戰爆發前一直跟日本人眉來眼去,跟坂垣徵四郎還是“老朋友”,但是當日軍兵鋒指向他的老巢山西時,他還是進行了堅決抵抗。衛立煌甚至在戰役中期還組織了大規模反擊以攻代守,讓日軍很是措手不及。

“忻口會戰”最重要的歷史意義,是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用戰鬥事實告訴狂妄的日本人:中國人不是一群綿羊!


度度狼gg


1937年10月,日軍參謀本部命令華北方面軍,"以一部兵力在山西省北部作戰佔領太原"。華北方面軍為此連夜指定第5師團集結代縣,擔任攻佔太原任務,並規定內長城以南的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統由第5師團長板垣徵四郎指揮。這樣,晉北日軍達到7萬餘人,火炮250門,坦克、裝甲車150輛。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為挽回危機,著眼於山西要地之確保,決定轉用平漢線兵力"。蔣介石電令衛立煌第14集團軍由石家莊經正太路運往太原,增援晉北。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決定在忻口附近與敵決戰,中央軍、晉綏軍、八路軍聯合起來保衛國土。



忻口位於同蒲鐵路要點忻縣之北,右靠五臺山脈,左依寧武山脈,地勢十分險要,是太原的北大門。此處倘若不守,日軍就可長驅南下,直抵太原城下。出於保證主力部隊有充裕時間集結忻口,閻錫山要求晉綏軍第196旅"死守崞縣、原平,以待後續部隊到達"。10月11日下午,旅長姜玉貞犧牲,應該說完成了上級下達的任務。13日晨,日軍進攻忻口,國民政府軍浴血奮戰,幾進幾齣,白天失守的陣地,晚上派敢死隊收復。15日,中央兵團指揮官第9軍軍長郝夢齡、第54師師長劉家麒、獨立第5旅旅長鄭廷珍相繼陣亡,足見戰鬥之慘烈。


戰至19日,日軍將攻擊重點轉移至中國軍隊防線之左翼,中央兵團各部與敵爭奪官村以南高地,"敵傷亡奇重,我傷亡亦夥"。據一位參加忻口戰役的晉綏軍老兵回憶,"白天日軍不停的狂轟亂炸,晚上雙方交戰的炮火照亮夜空,就像正月十五放的煙花,我們的部隊根本就沒有後方前方"。為了減輕正面戰場友軍壓力,八路軍第120師夜襲陽明堡日軍機場,毀敵飛機20餘架,使日軍數日內無法對忻口中國軍隊陣地進行轟炸。

11月1日,因晉東娘子關方面戰事失利,晉北國民政府軍面臨腹背受敵,第二戰區迫於無奈,忍痛下達全線撤退的命令。閻錫山感到很遺憾,寫了一首打油詩抒發鬱悶心情:"忻口布陣得從容,全賴原平拒敵功,假使娘關不失敗,廿三何至任敵攻?"

忻口戰役是抗日戰爭初期中國軍隊在晉北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也是國共兩黨團結合作、在軍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難得成功範例。《西安文化報》評價此役"
是華北抗戰數月中僅有的一次光榮戰爭,予敵人以嚴重打擊,為民族增無限光榮"。英國記者貝特蘭也在戰地報道中高度肯定"忻口戰役是華北抗戰高潮的標誌,是標誌抗戰前途的一個很有意義的吉兆"。


馮傑


這個得從全面抗戰爆發說起!

全面抗戰爆發前,部署在華北的中國軍隊以西北軍、晉綏軍、東北軍等地方軍為主,國民黨中央軍極少。由於軍閥觀念作祟,地方軍之間依然摒棄不掉“我的地盤我做主”這種保存實力的作風,不僅彼此之間難以有效協調,更嚴重的是誤判了形勢。以至於戰端一開,沿津浦、平漢線部署在華北的第一、第六戰區(臨時成立,司令長官是馮玉祥)數十萬兵力在短短三個月內全線潰退,丟失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的大片國土,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流離失所,慘不忍睹。

令國民政府最為擔心的是,日軍一旦利用津浦、平漢鐵路長驅直入,在華北平原上縱橫馳騁,器不如人的中國軍隊很難以血肉之軀阻擋日軍的機械化兵團,主力部隊將完全被壓縮到東南沿海,而日軍所宣稱“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神話很可能將變成事實。

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實際情況,蔣介石麾下的國民政府軍委會著手製定在華東開闢第二戰場,力圖吸引日本軍隊主力,減輕華北戰場壓力。與此同時,蔣介石也盡一切可能向華北調兵。但是當時全國軍隊還不到200萬,中央軍更少,前後投入華北戰場的中央軍有衛立煌所部第14集團軍、湯恩伯所部第13軍、關麟徵所部第52軍,總共不過10來萬。因此,蔣介石一天幾份電報的催促陝北八路軍迅速向華北開進,同時不惜將寶貴的空軍也派向了華北,目的就是為了贏得在華東部署兵力的時間。

而日本軍隊方面,自從九一八事變佔領東北後,打破了亞太特別是東北亞的地區平衡。蘇聯深怕日軍進攻西伯利亞,因此在中蘇邊境不停的調兵,至全面抗戰爆發前,蘇軍在中蘇邊境的兵力已經超過20萬,坦克飛機逾千。這不得不讓日軍芒刺在背,時時刻刻擔心蘇聯會出兵滿蒙。因此,日軍在奪取平津又在津浦、平漢線擊潰中國軍隊後,面對蘇聯的潛在威脅和中國軍隊不斷向側翼的山西增兵,這才決定暫時不渡黃河,先集中兵力解決雲集山西的中國軍隊在華北最後一個重兵集團——第二戰區。

按照最初計劃,第二戰區準備在晉北地區迎擊從大同、平型關衝進來的日軍,由於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害怕後路被抄,因此才下令全軍向晉中集結,依託忻口有利地形佈防。集中在這裡的中國軍隊約20餘萬人,在以晉綏軍、中央軍正面阻擊、八路軍側翼襲擾戰法的聯合打擊下,忻口會戰雖然打的慘烈艱苦,卻也擋住了日本關東軍察哈爾兵團及第五師團從山西北面的進攻。而在津浦、平漢線追殺中國軍隊的日軍見西面山西戰場吃緊,於是掉頭向東由娘子關進入山西,配合第五師團作戰。而此時的國民政府正在開闢和擴大華東戰場,中日雙方在淞滬地區迅速集結了近百萬大軍殊死拼殺,全世界的目光也迅速聚焦在了華東。

而八路軍部隊利用華北日軍主力向忻口、娘子關戰場集中的時機,按照既定部署一面配合國民黨軍作戰,一面迅速在晉東北、晉東南、晉西北、晉察冀開闢抗日根據地。

山西方面,由於日軍突破了娘子關,導致戰局急轉直下,忻口戰場的中國軍隊被迫邊戰邊退。日軍東、北兩路窮追不捨,深入山西腹地。忻口會戰雖然以中國軍隊主動放棄山西省城太原宣告結束,卻將日本華北方面軍數十萬部隊在短時間內牽制在了華北,使之不能抽調一兵一卒南下加入淞滬戰場。在戰略上有利地配合了第三戰區的淞滬會戰和第一戰區在黃河以南佈防。

忻口會戰後,中國軍隊成功開闢了華東正面戰場和華北敵後戰場,將侵入中國的日本軍隊分割成南北相距數千裡的兩大塊,贏得了持久抗戰的有利局面。這應該就是忻口會戰的歷史功績吧!


20世紀戰史大揭秘


忻口戰役最大功績是讓日軍無法渡過黃河,進入陝西,對四川形成合圍!

國共合作,正規戰加游擊戰,阻擋了日軍佔領陝西的企圖,國軍層層設防阻擊停滯日軍,八路軍背後襲擾破壞日軍後勤供應,讓日軍無法打通入陝通道。

如果日軍攻入陝西,將從漢中進取四川,配合南方日軍對四川形成合圍,切斷蘇聯軍火供應,國民政府有亡國之痛。

打仗就是燒錢,就是打後勤,經過忻口戰役,毛主席的游擊戰法,得到了檢驗,毛主席經過總結,昇華為理論,論持久戰成為一種信仰,從此日軍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海洋,無力再發動一次戰役。

沒有子彈,槍就是燒火棍,沒有炮彈,炮就是擺設,沒有油,坦克就是紙老虎,沒有飯吃,日軍就是王八蛋。

八路軍的斷敵後勤,讓日軍再無力發動大規模進攻,用最少的人,最少的武器,最少的彈藥,讓日軍付出了最大代價,幾乎1比2,堪稱最划算的買賣!

國軍的陣地戰,讓國軍付出了遠超日軍的傷亡比,連蔣介石都罵是恥辱,要求學習毛主席的論持久戰,後期再無大敗!


心有遠芳


1937年9月底,日軍在晉北突破國民政府軍內長城防線後,向崞縣,原平,寧武進犯,擬奪取太原。國民政府調集第一戰區衛立煌部、第二戰區郝夢齡、劉茂恩,李默庵部,準備在忻口地區迎擊日軍。

10月12日,衛立煌部抵達忻口附近,會合第二戰區部隊編為左,中、右三翼兵團,分別以李默庵、郝夢齡、劉茂恩為司令,由衛立煌統一指揮,依託五臺山、寧武山區,展開於忻口以北龍王堂、南懷化、大白水、南嶺之線。

13日,板垣徵四郎指揮日軍第五師團及關東軍第一、第十二師團等部約5萬餘人,採取中央突破戰術。集中飛機、重炮、戰車掩護步兵猛攻忻口西北側南懷化高地。中國守軍頑強抵抗,在空軍和炮兵的協助下,迭次向日軍發動反攻,陣地幾失幾得,激戰半月,損失慘重,第九軍軍長郝夢齡、第五十四師師長劉家麟均陣亡。此時,從石家莊沿正太路西進的日軍第二十師團及第十四師團,擊破國民政府軍在晉東的防線,於lo月底攻克娘子關和平定、陽泉、壽陽等地,迫近太原,威脅到晉北中國守軍後方。

11月2日,衛立煌奉閻錫山命將忻口一帶的中國守軍向太原北郊轉移,協助傅作義守太原。但因日軍機械化部隊的跟蹤追擊,無法立足,只得渡汾河西撤。從正太路撤退的中國軍隊到達太原城南時,得知日軍已將太原包圍,便分別南移。

11月6日,日軍開始進攻太原, 8日突入城內。傅作義率部突圍西撤,太原失陷。

忻口戰役中,八路軍一一五師,一二O師,一二九師在日軍後方和側翼,切斷其運輸線,數次佔領雁門關,襲擊陽明堡機場,給日軍以重創,有力地配合了國民政府軍的作戰,此役共殲敵2萬餘人。這場戰役,是國共協同對日作戰,很好的詮釋了兄弟鬩於牆而外御其辱這句話,只可惜這並沒有保持下去。


回答不易,喜歡的讀者朋友煩請點個贊,謝謝!另外可關注本人頭條號(ID:連陽標統)及微信公眾號(ID:架勢堂關防),我將帶給大家更精彩的內容!


連陽標統


忻口戰役,是抗戰時期發生在晉北地區的一次重要戰役。這場戰役當年對整個晉西北的抗日局勢做出的一次大的扭轉,同時也是中國軍隊向日軍進行大規模反擊的大型戰役。


這次戰役的持續時間其實並不短,足足有二十一天,參加這次戰役的有國民黨軍隊和晉綏軍,這是歷史上國共兩軍成功合作的一次範例,這次戰役成功殲敵達到上萬人。

如今,這場戰役已經過去將近80年。忻口戰役遺址就在咱們忻府區境內,具體位置在高城鄉忻口村附近。除了忻口戰役遺址外,忻州還有很多紅色旅遊景點的比如定襄西河頭地道戰遺址、定襄西社村的續範亭故居、徐向前元帥紀念館等等。和平來之不易,當下我們的美好生活都是當年先烈們所換來的,那些逝去的抗日英雄都值得我們後人致敬與緬懷!


忻州身邊事


忻口戰役是抗戰初期發生在山西最大的一次會戰,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部和國民黨二戰區閻錫山部聯合組織的一次作戰,沉重的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囂張氣焰,遲緩了日軍佔領太原的步伐,為抗日軍民的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但是,面對強大的日本侵略者,我國共聯軍寡不敵眾,最終輸掉了這次戰役。但是面對殘暴、可恥的侵略者,我國共聯軍書寫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在今天,我們享受著和平美滿的生活,沐浴著溫暖和煦的陽光;殊不知70年前,無數的革命烈士為抗擊侵略者拋頭顱、灑熱血,將生命留在三晉大地,與這片熱土融為一體。

我們需將銘記這段悲壯的歷史,銘記那場戰役中犧牲的先輩,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用青春和熱血書寫屬於我們這一代三晉兒女的輝煌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