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层做信访|做信访工作的四个体会

2000年从事信访工作以来,我一直处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线,我认为做一名合格的信访干部,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带着感情做信访工作。“带着感情做好信访工作,让来访群众带着怨气来,载着笑容归”,这是我坚持多年的工作理念。在接访工作中,我认真分析每一个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群众乐于接受或能够理解的方式方法,将心比心地与群众沟通,从而取得群众的信任。近日,一批20余名群众怒气冲冲地“冲”进了政府接访中心,大吵大闹地要见管事的领导,要求解决他们村的机耕道路和桥梁失修的问题。我耐心听取上访群众的具体来访事由,让信访办工作人员挨个做好登记,认真梳理他们的诉求并进行耐心解释和思想疏导,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来访群众异常激动的情绪慢慢趋于缓和,愿意等待政府的调查处理结果。送走这批来访群众后,我对他们的问题仔细进行分析研判,并向所在村了解相关情况,由于该事项涉及人员众多、处理难度较大,我在初步调研后,及时向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镇领导立即组织成立了工作小组,抽调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迅速展开调查核实,提交领导会办,最终该信访事项得到妥善解决。

二是贴近群众才能获得理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严以律己,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时刻刻以“成为上访群众、困难群众无话不谈的贴心人”这一标准要求自己,关注民生、关心民事、心系民情、力解民忧。去年7月的一天上午,三旺村村民滕某某到镇来访反映房屋拆迁、土地确权、家属残疾人保险等多个问题,我接待后,首先平息来访人情绪,做好来访登记,帮他一一梳理诉求,按程序进行受理、告知、转送交办相关部门调查核实,同时,我又多次上门走访,了解其家庭实际情况,一方面进行思想疏导和政策宣传,一方面对其家里的实际困难进行结对帮扶。通过一系列的工作,信访人的部分诉求得到妥善解决,部分没有政策支持的要求,信访人表示理解,主动放弃。

三是用真诚攻克信访积案。“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处不上访。”作为基层信访干部,我始终相信无论是新问题,还是老积案,用真情可以擦干群众流泪的眼睛,用真心可以抚慰群众受伤的心灵,用真爱可以舒展群众欣慰的笑脸。坊桥居委会93岁的王老爹反映上世纪五十年代,有23间住房被政府代管,后给现在的常玉公司做职工宿舍,现要求归还,虽然王老反映的事情是历史遗留的沉积旧案,很可能根本无据可查,但我没有因其是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而弃之不顾,通过到村建部门查阅资料,走访部分老同志等方式进行调查了解,经查实,1951年其原有的房屋己置换成新住房,后又将置换后的住房改建成现在的楼房,我们有理有据有节地向老人耐心细致的解释,最终老人表示理解,陈年旧案也得到了化解。攻坚化解积案,减少信访存量是基层信访工作的重点,我自从事信访工作以来,充分积累工作经验,用诚心诚意和钉钉子精神,先后帮助推动化解信访积案200余件。

四是有与时俱进的学习精神。信访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信访工作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更新,所以作为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在熟练掌握基础业务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努力提升五种能力:语言沟通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掌握多元政策能力和预见并化解矛盾的能力。每天上班前,我都会认真做好准备工作,确保能够从容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信访情况。去年底,某村一名结扎后遗症患者因补助不到位来访,情绪低落,不停哭诉,在我和同事们的再三劝导下,情绪稍有稳定。之后,我与其认真沟通,发现其身体确实体弱多病,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有厌世弃世心态,如不能好好化解,极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矛盾,我努力安抚其情绪,让她先回家准备过年,并保证春节期间一定给其答复,之后立即与计生部门和村居联系,了解相关政策和上访人家庭实际情况,并通过网络等平台学习借鉴类似问题的处理办法,最终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春节假期里,我带着处理结果和救助资金登门拜访,信访人万分感动,她的感动让我觉得信访工作虽有繁忙和苦累,更有收获和快乐。

近二十年的信访工作,历经酸甜苦辣,平时虽经常挨骂、受气,但我深深明白,我们眼中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事,只有将每一件小事做快做好,把每一个具体细节做实做细,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认可和支持,真正实现一个信访工作者的价值。

(作者:盐都区龙冈镇政法综治维稳中心 尹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