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軍魔咒再現:曾經年賺190%拿下私募冠軍,如今虧損80%深陷魔咒

虧損80%成為冠軍魔咒新標本

私募冠軍羅偉廣曾自述十年起落:最大的成就是活著。

但是現在不知他還能否繼續活下去!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羅偉廣掌舵的新價值投資旗下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9.67%,25只產品僅一隻盈利,其中有一支產品更是虧損84.6%。

冠軍魔咒再現:曾經年賺190%拿下私募冠軍,如今虧損80%深陷魔咒

懂私慕

曾經年賺190%拿下私募冠軍,如今虧損80%成為又一個冠軍魔咒標本。

羅偉廣、曾軍、芮崑、黃平、徐翔……這些曾經的私募冠軍,儘管各家策略各有不同,但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共同的原因——他們的策略正好契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是時代賦予了這些冠軍們取得了巴菲特都無法企及的收益率,也是時代限制了他們無法取得巴菲特的持續盈利能力。

平倉風險剛過又有2億持股被凍結

“一級市場請客、二級市場買單”,曾經的投資明星羅偉廣最終被金剛玻璃徹底套牢。5月11日晚間,金剛玻璃披露公司實際控制人羅偉廣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和輪候凍結。

公告稱,羅偉廣所持有的公司股份被司法凍結系其個人債務糾紛所致,與公司無關,但其凍結股份若被司法處置,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截至目前,羅偉廣持有金剛玻璃2428.7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1.24%,此次凍結股份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87.65%。據悉,其剩餘股份因處於信用擔保賬戶裡因此沒法被凍結。

曾經被萬眾追捧的投資明星如今卻債務纏身,不禁讓人唏噓。有熟悉羅偉廣的市場人士評價,羅氏的遭遇反映了監管環境和市場風格的變化,某些曾經大行其道的套利模式在A股市場已難以生存。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羅偉廣旗下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9.67%,25只產品僅一隻盈利,其中有一支產品更是虧損84.6%。

折戟金剛玻璃

在金剛玻璃重組一事上的折戟,無疑是羅偉廣近年來遇到的最大挫折。

2015年下半年至2016年年初,羅偉廣耗資超過5億元受讓金剛玻璃11.24%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

羅偉廣曾表示,其模式參考了中科招商和天堂硅谷模式,先買入並舉牌,但不事先接觸這些公司,持有一段時間後再通過董秘證代等公開途徑接觸公司,爭取促成其和一級市場資產的併購交易,避免內幕交易嫌疑。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隨著監管趨嚴,併購重組大幅降溫。2016年6月,被市場稱為“最嚴借殼新規”徵求意見稿發佈。新規顯示了監管層從嚴監管的立場以及打擊制度套利的態度,這對羅偉廣的一二級市場聯動無疑是重大打擊。

冠軍魔咒再現:曾經年賺190%拿下私募冠軍,如今虧損80%深陷魔咒

2015年底,公司拋出了一份重組方案。根據方案,公司擬向羅偉廣、前海喜諾、至尚投資發行股份購買其合計持有的喜諾科技100%股份,以間接持有OMG新加坡64%股權;向羅偉廣控制的納蘭德基金髮行股份,購買其持有的OMG新加坡36%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6億元。

OMG新加坡是一家多媒體傳輸解決方案提供商,2013年成立。OMG新加坡從2015年8月羅偉廣入股到重組預案出臺時,估值從不到1個億飆漲到30億元,如此高的溢價令人驚訝,其高企的業績承諾令人質疑,羅偉廣的鉅額套利也備受市場詬病。在一次公開演講中,羅偉廣毫不避諱地說出了其間的邏輯,那就是“一級市場請客、二級市場買單”。

果不其然,2016年8月10日,金剛玻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被證監會併購重組委否決。

這已是公司近年來第二次重組落空。2014年7月,金剛玻璃曾欲以5.06億元對價收購漢恩數字互聯文化100%的股權。但因參與重組的有關方面涉嫌違法被稽查立案,2015年3月6日,公司併購重組申請被暫停審核。

儘管公司股價距離兩年多前的歷史高位已跌去了八成多,創出三年多新低,但公司目前市盈率卻依然高達80多倍,遠超創業板平均市盈率。

重組失敗讓羅偉廣損失慘重。簡單推算,羅偉廣買入金剛玻璃的成本在20元上方,目前公司股價9.13元,虧損超過50%。今年2月,金剛玻璃曾披露羅偉廣質押的公司股份已低於警戒線,此後羅偉廣通過提前還款的方式解除了平倉風險。

深陷冠軍魔咒

羅偉廣曾是市場上號召力極強的投資明星。名牌大學經濟學畢業、早在大學期間即投身市場、知名券商工作多年並有相當不錯的戰績,加上私募冠軍的頭銜,羅偉廣的招牌相當亮眼。2009年,羅偉廣旗下的新價值2期當年盈利190%。

羅偉廣熱衷於挖掘成長股。有一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羅偉廣表示,自己是做成長股小市值的,對於茅臺等市場公認的價值類股票,他直言:“我寧願在看好的股票里長期守株待兔,也不要買一些大藍籌,這不是我的風格。”

遺憾的是,過去兩年的A股市場也不太適合羅氏風格。羅偉廣旗下產品的業績也普遍不佳。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羅偉廣掌舵的新價值投資旗下產品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為-29.67%,25只產品僅一隻盈利,其中有一支產品更是虧損84.6%。

羅偉廣、曾軍、芮崑、黃平、徐翔……這些曾經的私募冠軍,儘管各家策略各有不同,但成功的背後都有著共同的原因——他們的策略正好契合了當時的時代背景。

是時代賦予了這些冠軍們取得了巴菲特都無法企及的收益率,也是時代限制了他們無法取得巴菲特的持續盈利能力。

但中國股市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華爾街的百年變遷,風格轉換之快,對於那些投資策略卻還沒來得及調整的私募來說,無疑會被時代所淘汰。

對於規模為王的私募來說,優質資源已被瓜分殆盡,要想爭奪剩餘資源,必然要劍走偏鋒。

高貝塔策略伴隨的高風險,輔以“冠軍魔咒”的加持,淨值暴跌實在是大概率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