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八一電影製片廠的電影《大決戰》三部曲:《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D伯爵D


一部不如一部,一部對林彪描述很正(遼瀋戰役),一部側重非指揮人員(平津戰役),一部毫無亮點(淮海戰役)。但是不得不說是經典,再不太有可能組織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拍這麼一部氣勢恢宏的電影了,和蘇聯的影片解放一樣。老一輩電影工作者還是充分尊重歷史的,畢竟80年代還有很多當年參與者還在,不敢胡編。

林彪長於戰略決策,劉亞樓擅長前線戰術指揮,羅榮桓負責指導,還有高崗後勤,陳雲負責四處打氣,這個班級也是豪華的...何況東北還有一個譚政,還有彭真!東北局真的是超級豪華陣容。

除了軍事,林很少插手其他。雖然他是東北局書記,理論上,什麼都能管。東北是大家都強,論輩分,林彪肯定不如彭真,高崗好像是26年的,陳雲也是這時期,彭真是23年的,林彪應該是25年的。四野,一個候補,管著三個員,沒想到倒是合作的很好。


李三萬的三萬裡


中國電影史上空前絕後的電影。大場面,大歷史,大決戰,以後再也拍不出來這種感覺了。

這個電影地位之高,從片頭就可以看出。片名題字由時任386題寫,中央軍委下命令到各軍區,超過百萬人次部隊協助拍攝,全國所有軍區都有部隊參與。所以電影中有很多部隊行軍的航拍長鏡頭,氣勢十足。

比如《遼瀋戰役》解放軍千門大炮齊發最終攻克錦州的長鏡頭,錦州城內一片炮火騰空的煙火。

比如圍殲廖耀湘的長鏡頭,朝陽升起,無數個解放軍戰士如潮水般湧向廖耀湘司令部。紅旗席捲,漫天飛舞。

比如《淮海戰役》中黃維兵團行軍的2分鐘長鏡頭。

這樣的長鏡頭比比皆是。

因為這不僅是拍一場電影,更是一個政治任務,哪個軍區部隊沒有參與,人家都要和你急。這之後中央軍委就不再允許部隊參與電影拍攝了,即使有,也絕不可能再達到《大決戰》這種動輒數萬人馬出動的場面了。

此其一。

第二,當年拍攝《大決戰》系列電影時候,還有一大批重量級開國將軍在世。大家看,在《大決戰》片名之後,有一個總顧問名單,為首的是張震,曾擔任過軍委副主席,曾經是粟裕副手。

而主持這個系列電影拍攝的,是楊上坤。

有這一批當時在世的老將們坐鎮,這部電影在還原史實方面做到了極致。電影中每一個細節都有當年親自參加過解放戰爭戰略決戰的老將們親自審定。

現在,第一再也找不到這麼多部隊不計成本參與拍攝一部電影,第二當年參與過這些戰役的親歷者們都已離世,所以,再也不可能拍出《大決戰》這種水準的軍事電影了。


《大決戰》三部曲電影場面宏大,無數個戰爭場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歷史細節非常講究,無一處廢話,每個鏡頭都有其深刻用意。除此之外,電影在塑造人物方面也非常見功力。

三部曲公認拍得最好的,是第一部《遼瀋戰役》。

尤其是在表現戰役當中,指揮官對於如何做出最後戰役決心方面的心理刻畫,展現得非常到位,把林彪那種心理鬥爭表達得淋漓盡致。也從側面展現了大決戰戰役過程的艱難。

在首先攻擊長春還是錦州方面,林彪就一直猶豫不決,好不容易最後下定南下攻擊錦州決心,林彪還在軍列行進之夜,聽到國民黨軍向錦州增兵3個軍,他再度猶豫。

然後劉亞樓退出房間,林彪一個人站在那裡,火車外燈光不停變換。

戰場的形勢,就如同這列火車,一旦運轉起來,除非分出勝負,很難停下來。

而窗外燈光變幻預示著林彪內心的波瀾。這個鏡頭實在是太有深意了。

直到天亮後,他一個人在站臺踱步思索。

我一直覺得,這個林彪獨自在站臺停留,踱步思索的鏡頭,是這部電影的精華所在。

戰爭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現在的我們已經知道了解放戰爭最後結局,但當時身處其中的林彪,雖有打勝仗的信心,卻也不敢說戰爭局勢全然掌握在他手中。他也會猶疑,他也會害怕,這個孤獨的背影,代表著軍隊指揮官的害怕。

直到最後,他終於下定了決心,馬上又恢復了那種霸氣。

他找到劉亞樓,對他下達了經過一夜思索之後下定的戰略決心,並馬上要求劉亞樓“給我複述一遍。”

要知道,東北野戰軍,以林羅劉代稱,林彪是司令員,羅榮桓是政委,劉亞樓是參謀長,三號人物。林彪直接對三號人物如此下命令,是其霸氣的絕對體現。

從電影的65分鐘開始,到77分鐘,長達10多分鐘,一直圍繞著遼瀋戰役當中最終下定決心攻擊錦州的這個細節。

足足花了10分鐘啊,這部電影一共才200分鐘。錦州戰役一個多月的時間,林彪在火車上這一夜,花費如此濃墨重彩,不斷鋪墊,既描繪了林彪作為戰役指揮官的艱難,也刻畫了戰役進展複雜艱辛。

僅憑這一段戲,就足以證明這部電影之精彩。

《大決戰》三部曲實在是包羅萬象,可以說的地方太多了。如果要細細說,不知道要寫多長篇幅,所以我就用這一個片段,給大家分析一下,《大決戰》這個系列電影真是一個空前絕後,非常偉大的電影。


梁鵬飛


在馮小剛的《集結號》之前,我們最有印象的國產戰爭電影就數《大決戰》了,它也是我們對戰爭的最直觀感受。《地雷戰》、《地道戰》直接影響了前幾年抗戰電視劇的娛樂化,而《大決戰》卻是正兒八經的嚴肅戰爭片。

戰爭電影,你首先要讓人們看完,要對該戰役有著直接的感官認識。比如最近的《敦刻爾克》,還有經典的《拯救大兵瑞恩》對諾曼底登陸的描寫。這一點上,《大決戰》也做到了,宏偉壯大的戰爭場面,戰士奮勇殺敵,將領運籌帷幄,我們都印象深刻。

其次,你要突出戰爭的殘酷性,引發人們對戰爭的反思,珍惜現今的美好。《拯救大兵瑞恩》登陸戰時的血肉橫飛讓我們印象深刻,直到多年後《投名狀》才得以呈現。相比之下,《大決戰》殘酷場面只是拉遠景不敢特寫太多,與現今的橫店爆破水平也差不多。

最後,你要突出戰爭中人性的光芒。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的“八個救一個”的利益選擇,《血戰鋼鋸嶺》裡信仰與現實的衝突,比如《投名狀》裡兄弟情誼的裂痕和變質,比如《集結號》裡恢復烈士名譽的執念。《大決戰》裡描寫寥寥無幾,我們只記得一個個國共將領的面孔,戰士的面孔都是模糊的。記得一場戲裡,戰士們告訴伙食師傅,說打勝了,一定要吃豬肉燉粉條。結果雖然勝了,卻全部陣亡,伙食師傅們挑著兩擔豬肉燉粉條,卻找不到過來要吃的戰士。

(《鯨魚電影》編輯部 基督山伯爵 答題)

歡迎評論!歡迎轉發!


鯨魚電影


電影《大決戰》三部曲,是史詩級的電影三部曲。它全境式的描述了中國解放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為中華民族命運進行的決定性的戰爭進程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軍事才能。

大決戰是中國命運的決戰,也是中國人民走向獨立,走向強盛的大決戰。

《大決戰》三部曲,場面之宏大,參與人數之多,表現手法之細膩,都堪稱空前,至今為止無出其右者。

《大決戰》的優秀之處還在於對歷史人物的客觀公正的評價,比如在《遼瀋戰役》當中的林彪,電影把林彪作為一個軍事家卓越的戰役指揮才能和刻板沉穩,謹小慎微的個人性格刻畫的淋漓盡致,也得到觀眾的深深歎服。從林彪的心路歷程,可以感受到作為野戰軍統帥,沉穩的性格,幹練的作風和卓越的才能,以及對重大戰略決策反覆權衡的謹慎。並且一旦決策完成,便“動如脫兔”,戰役指揮令人歎為觀止。飾演林彪的馬紹信也成為了“飾演林彪第一人”。

《大決戰》裡古月飾演的毛澤東,是一個有血有肉的,立體豐富的毛澤東。古月把毛澤東的高瞻遠矚,氣定神閒,甚至天真浪漫都表現的十分到位,讓人們深深地感受到毛澤東作為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的偉大光輝又和藹可親。

《大決戰》三部曲,作為經典應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隨著開國元勳們漸漸遠離我們而去,再拍出這樣的史詩級的電影恐怕很難了。

我們現在的好多導演和演員真的要好好看看,同樣是花幾個億,現如今拍的戰爭片,就是小鮮肉的秀場,虛無主義的意淫。筆挺的軍裝襯托著一張張沒有特質的“網紅臉”,以及極盡誇張的“個人英雄主義”式的宣洩。

真該好好從《大決戰》當中汲取營養了。


步武堂


場面宏達可稱之金典之作,但由於電影時間限制,所反映的情節也有限 ,所述的只是事件大概 ,不懂此段歷史的人根本看不大明白 ,電影中連簡單的戰略戰術動畫圖都沒有,不懂歷史的人看過後,除了場面壯大外很難說出個所以來,反而不如有些電視劇《豫東戰役》《延安保衛戰》《粟裕大將》,建議重拍成幾十集的電視劇,留作歷史資料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