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电影《大决战》三部曲:《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D伯爵D


一部不如一部,一部对林彪描述很正(辽沈战役),一部侧重非指挥人员(平津战役),一部毫无亮点(淮海战役)。但是不得不说是经典,再不太有可能组织如此多的人力物力拍这么一部气势恢宏的电影了,和苏联的影片解放一样。老一辈电影工作者还是充分尊重历史的,毕竟80年代还有很多当年参与者还在,不敢胡编。

林彪长于战略决策,刘亚楼擅长前线战术指挥,罗荣桓负责指导,还有高岗后勤,陈云负责四处打气,这个班级也是豪华的...何况东北还有一个谭政,还有彭真!东北局真的是超级豪华阵容。

除了军事,林很少插手其他。虽然他是东北局书记,理论上,什么都能管。东北是大家都强,论辈分,林彪肯定不如彭真,高岗好像是26年的,陈云也是这时期,彭真是23年的,林彪应该是25年的。四野,一个候补,管着三个员,没想到倒是合作的很好。


李三万的三万里


中国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电影。大场面,大历史,大决战,以后再也拍不出来这种感觉了。

这个电影地位之高,从片头就可以看出。片名题字由时任386题写,中央军委下命令到各军区,超过百万人次部队协助拍摄,全国所有军区都有部队参与。所以电影中有很多部队行军的航拍长镜头,气势十足。

比如《辽沈战役》解放军千门大炮齐发最终攻克锦州的长镜头,锦州城内一片炮火腾空的烟火。

比如围歼廖耀湘的长镜头,朝阳升起,无数个解放军战士如潮水般涌向廖耀湘司令部。红旗席卷,漫天飞舞。

比如《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行军的2分钟长镜头。

这样的长镜头比比皆是。

因为这不仅是拍一场电影,更是一个政治任务,哪个军区部队没有参与,人家都要和你急。这之后中央军委就不再允许部队参与电影拍摄了,即使有,也绝不可能再达到《大决战》这种动辄数万人马出动的场面了。

此其一。

第二,当年拍摄《大决战》系列电影时候,还有一大批重量级开国将军在世。大家看,在《大决战》片名之后,有一个总顾问名单,为首的是张震,曾担任过军委副主席,曾经是粟裕副手。

而主持这个系列电影拍摄的,是杨上坤。

有这一批当时在世的老将们坐镇,这部电影在还原史实方面做到了极致。电影中每一个细节都有当年亲自参加过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老将们亲自审定。

现在,第一再也找不到这么多部队不计成本参与拍摄一部电影,第二当年参与过这些战役的亲历者们都已离世,所以,再也不可能拍出《大决战》这种水准的军事电影了。


《大决战》三部曲电影场面宏大,无数个战争场面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历史细节非常讲究,无一处废话,每个镜头都有其深刻用意。除此之外,电影在塑造人物方面也非常见功力。

三部曲公认拍得最好的,是第一部《辽沈战役》。

尤其是在表现战役当中,指挥官对于如何做出最后战役决心方面的心理刻画,展现得非常到位,把林彪那种心理斗争表达得淋漓尽致。也从侧面展现了大决战战役过程的艰难。

在首先攻击长春还是锦州方面,林彪就一直犹豫不决,好不容易最后下定南下攻击锦州决心,林彪还在军列行进之夜,听到国民党军向锦州增兵3个军,他再度犹豫。

然后刘亚楼退出房间,林彪一个人站在那里,火车外灯光不停变换。

战场的形势,就如同这列火车,一旦运转起来,除非分出胜负,很难停下来。

而窗外灯光变幻预示着林彪内心的波澜。这个镜头实在是太有深意了。

直到天亮后,他一个人在站台踱步思索。

我一直觉得,这个林彪独自在站台停留,踱步思索的镜头,是这部电影的精华所在。

战争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的我们已经知道了解放战争最后结局,但当时身处其中的林彪,虽有打胜仗的信心,却也不敢说战争局势全然掌握在他手中。他也会犹疑,他也会害怕,这个孤独的背影,代表着军队指挥官的害怕。

直到最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马上又恢复了那种霸气。

他找到刘亚楼,对他下达了经过一夜思索之后下定的战略决心,并马上要求刘亚楼“给我复述一遍。”

要知道,东北野战军,以林罗刘代称,林彪是司令员,罗荣桓是政委,刘亚楼是参谋长,三号人物。林彪直接对三号人物如此下命令,是其霸气的绝对体现。

从电影的65分钟开始,到77分钟,长达10多分钟,一直围绕着辽沈战役当中最终下定决心攻击锦州的这个细节。

足足花了10分钟啊,这部电影一共才200分钟。锦州战役一个多月的时间,林彪在火车上这一夜,花费如此浓墨重彩,不断铺垫,既描绘了林彪作为战役指挥官的艰难,也刻画了战役进展复杂艰辛。

仅凭这一段戏,就足以证明这部电影之精彩。

《大决战》三部曲实在是包罗万象,可以说的地方太多了。如果要细细说,不知道要写多长篇幅,所以我就用这一个片段,给大家分析一下,《大决战》这个系列电影真是一个空前绝后,非常伟大的电影。


梁鹏飞


在冯小刚的《集结号》之前,我们最有印象的国产战争电影就数《大决战》了,它也是我们对战争的最直观感受。《地雷战》、《地道战》直接影响了前几年抗战电视剧的娱乐化,而《大决战》却是正儿八经的严肃战争片。

战争电影,你首先要让人们看完,要对该战役有着直接的感官认识。比如最近的《敦刻尔克》,还有经典的《拯救大兵瑞恩》对诺曼底登陆的描写。这一点上,《大决战》也做到了,宏伟壮大的战争场面,战士奋勇杀敌,将领运筹帷幄,我们都印象深刻。

其次,你要突出战争的残酷性,引发人们对战争的反思,珍惜现今的美好。《拯救大兵瑞恩》登陆战时的血肉横飞让我们印象深刻,直到多年后《投名状》才得以呈现。相比之下,《大决战》残酷场面只是拉远景不敢特写太多,与现今的横店爆破水平也差不多。

最后,你要突出战争中人性的光芒。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的“八个救一个”的利益选择,《血战钢锯岭》里信仰与现实的冲突,比如《投名状》里兄弟情谊的裂痕和变质,比如《集结号》里恢复烈士名誉的执念。《大决战》里描写寥寥无几,我们只记得一个个国共将领的面孔,战士的面孔都是模糊的。记得一场戏里,战士们告诉伙食师傅,说打胜了,一定要吃猪肉炖粉条。结果虽然胜了,却全部阵亡,伙食师傅们挑着两担猪肉炖粉条,却找不到过来要吃的战士。

(《鲸鱼电影》编辑部 基督山伯爵 答题)

欢迎评论!欢迎转发!


鲸鱼电影


电影《大决战》三部曲,是史诗级的电影三部曲。它全境式的描述了中国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命运进行的决定性的战争进程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

大决战是中国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人民走向独立,走向强盛的大决战。

《大决战》三部曲,场面之宏大,参与人数之多,表现手法之细腻,都堪称空前,至今为止无出其右者。

《大决战》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对历史人物的客观公正的评价,比如在《辽沈战役》当中的林彪,电影把林彪作为一个军事家卓越的战役指挥才能和刻板沉稳,谨小慎微的个人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也得到观众的深深叹服。从林彪的心路历程,可以感受到作为野战军统帅,沉稳的性格,干练的作风和卓越的才能,以及对重大战略决策反复权衡的谨慎。并且一旦决策完成,便“动如脱兔”,战役指挥令人叹为观止。饰演林彪的马绍信也成为了“饰演林彪第一人”。

《大决战》里古月饰演的毛泽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丰富的毛泽东。古月把毛泽东的高瞻远瞩,气定神闲,甚至天真浪漫都表现的十分到位,让人们深深地感受到毛泽东作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的伟大光辉又和蔼可亲。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经典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随着开国元勋们渐渐远离我们而去,再拍出这样的史诗级的电影恐怕很难了。

我们现在的好多导演和演员真的要好好看看,同样是花几个亿,现如今拍的战争片,就是小鲜肉的秀场,虚无主义的意淫。笔挺的军装衬托着一张张没有特质的“网红脸”,以及极尽夸张的“个人英雄主义”式的宣泄。

真该好好从《大决战》当中汲取营养了。


步武堂


场面宏达可称之金典之作,但由于电影时间限制,所反映的情节也有限 ,所述的只是事件大概 ,不懂此段历史的人根本看不大明白 ,电影中连简单的战略战术动画图都没有,不懂历史的人看过后,除了场面壮大外很难说出个所以来,反而不如有些电视剧《豫东战役》《延安保卫战》《粟裕大将》,建议重拍成几十集的电视剧,留作历史资料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