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在鸦片战争中,清军最害怕英军的火箭炮”?

第一军情


在鸦片战争中英军最厉害的也就是火炮和火箭了,清兵也有火炮,采用的是康熙年间加农炮,西方在18世纪内火炮并没有得到很大发展,所以清英的火炮装置及原理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是质量上有不少差别。

首先是铁质不同,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时代,冶铁技术得到很大发展,火炮的铸造原料好,而清兵火炮制造粗糙,杂质多。战争中炮管多有炸裂。

铸造工艺不同,英军采用了铁模铸造工艺,炮膛切削光滑。清兵采用泥模,炮管粗糙,降低了射击准度。

清军的火炮没有炮架和瞄准器或者不完善,不像英军那样各种调节射击角度,限制了射击范围。

清军炮弹种类少,质量差,只有实心弹。而英军有散弹,实心弹,爆破弹。

再来说说火箭了,中国早在宋朝时期就发明了火箭武器,只是还没有成熟,没有大量投入战争中,到了明清时代,火箭得到很大发展,花样百出。明朝戚继光抗倭时期发明了“三飞箭”明军炮营中配备了4000支火箭,在《武备至》中都有详细讲解。到了清朝设立火器营,进行操练,后期改为火箭营,与明朝的火箭大同小异,没有多少差别。

到了17世纪欧洲的军事实力超过了东方,欧洲军队尤其法国军队,改良了炮兵理论和战术,标准化炮兵作业开始问世,身管火炮得到很大发展。到了18世纪,欧洲人认识到集束火箭炮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1799年,英军征服印度迈索尔战争中,发现了当地军队使用一种集束火箭具有很大威力和射程,于是将其带回国内,1805年英国皇家炮兵实验室对印度迈索尔火箭进行改良,采用黑火药作为推动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型野战火箭。被命名为康格里夫火箭,重15公斤,长1米,口径100毫米,射程达1800米,改良后的射程3500米。后来将装备配备给了海军,后来又配备给了陆军骑兵炮部队,组成了独立的火箭炮连,1840年英军依靠这火箭跑部队,攻城略地。打得清军苦不堪言。

所以综合看来清军的武器装备与英军比较落后很多,更重要的是军事制度和战略技术的差距。清军的军队编制和作战计划都落后于中世纪时期。

欢迎大家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我是小海,记得关注我哦!


小海说说


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当时清军最惧怕的还是英军舰炮齐射的开花炮弹

。晚清启蒙学者魏源在所著《海国图志·筹海篇》曾指出,英军发射的“炸炮”能将清军自以为坚固的炮台“炸裂四出、迸射数丈”,从而引发清军士兵“扰乱众溃”

至于侵华英军装备的康格里夫火箭杀伤威力并不大,从鸦片战争中的实际效能来看这种武器主要用于对付清军骑兵和充当“燃烧弹”,用其打阵地战则效果微乎其微

西方对康格里夫火箭的杀伤力做过专门研究,发现杀伤系数最高仅为359,与火炮发射的霰弹、葡萄弹、爆破弹(杀伤系数动辄1.25万)相差甚远

更何况,康格里夫火箭还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比如散布面积大、命中精度低、性能不够稳定,因此早在拿破仑战争结束后不久的1816年,英

国陆军就率先撤销了原有编制序列序列中的火箭团。

不过,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军之所以仍采用火箭作战,主要是看中前者射速高(每分钟6发)、射程远(可达3.2公里,是同时代身管火炮的2倍)

的优点,而并非赞赏其杀伤力。

当时英军攻打清军炮台的战术,多以舰炮掩护陆战队抢滩进攻,先用猛烈炮火重创清军,再采取侧翼迂回包抄战法将坚守阵地的清军残部消灭或逐走,

整个过程中康格里夫火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已。

史载,清军起初遭遇英军发射的“漫天火箭”确实有点害怕(清军也有类似装备,只不过性能更落后),后来发现威力一般也不算致命,但还是很讨厌这种武器,因为容易“引火上身”

尤其是驻守炮台的清军,火药管理也不严谨,敌方火箭撒个“满天星”就可能引发爆炸事故,但这与英军大口径重型舰炮和单兵火枪给他们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网言军事


一般都认为,两次鸦片战争失败都是清军武器落后造成的,实际上在战斗中清军无惧英军的舰炮和排枪,而害怕跟英军拼刺刀,当然还有一样是英军的火箭炮。火箭炮这玩意其实是宋朝捣鼓出来的,但实用效果不咋地,到了明清之际,花样百出。戚继光在浙江沿海抗倭的时候,就用的十分趁手,打的鬼子是哭爹喊娘。当时明军就给火箭炮取名为一窝蜂,火龙出水等。

到了清朝之后,还专门设立了火器营和火箭营,跟明代的差不多,但没有多大进步。但是火箭炮这玩意到了欧洲人手里就发扬广大了。1805年英国人采用新型颗粒黑火药我推进剂,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实用型的野战火箭炮,取名为康格里夫火箭。这种火箭长1米,口径100毫米,射程可达1800米,该火箭炮在英军攻打墨西哥,法国时候表现非常出色,让对手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弹雨。

1841年10月,英军攻陷中国的镇海和宁波,就使用了火箭弹,当时清军形容其为“火箭如雨,处处延烧”,而且在八里桥之战中,英军就用火箭炮直接摧毁了清军的士气,使得后者胆战心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