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維障礙與邊界,讓自己強大起來

(01)

我討厭太聰明的人,他們就好像一臺散發著巨大噪聲的壓路機,“突突突”地開過來,時常對我進行邪惡地碾軋。

他們總琢磨用一個最直接的問題,把我苦思了幾十年的那點零碎,一次性地抄底掏走。

前幾天就碰到了這麼個傢伙。他在我身邊轉呀轉,滿臉不懷好意的樣子,突然問出一句:

“你讀了那麼多史書,還寫過幾十本,能不能說一下,哪個歷史故事最重要?”

最重要……都挺重要的……我一邊在心裡罵他,一邊開動腦筋想,真有這麼個歷史記載嗎?短短几行寥寥數語,就能夠替代一整座圖書館的信息量?

還真有。

突破思維障礙與邊界,讓自己強大起來

(02)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了。

此人一死,導致了巨大的權力真空。於是各路人馬紛紛出世,衝出來搶地盤。

這些英雄各自顯赫一時,第一個布衣稱王的陳勝,楚國名將之後項梁、項羽,草莽英雄彭越以及六國那些高智商的後裔。

這些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牛人隊伍中,夾雜著一個48歲的過氣大叔——沛縣劉邦。

論年齡,劉邦只比秦始皇小三歲。錦衣玉食的秦始皇都老死了,吃糠咽菜的劉邦還能活多久?

論背景,起事之人,除奉為英雄的陳勝之外,個個都有非凡的家世,上溯十八代,找不到一個普通人物。唯劉邦的家族沒法兒上溯,一溯全都是老農民。

論團隊,各路人馬之中,劉邦的團隊最烏合,最雜亂。他手下的兄弟,有殺豬的,有賣菜的,有提籃子的,有端盤子的……團隊中素質最高的,大概算是個副股級的調研員,連科級都沒排上。

但玩到最後,劉邦所率領的烏合戰隊,不可思議地擊敗了楚霸王項羽的明星團隊。那些殺豬的、賣菜的,以及調研員、勤雜工等,全都升級為將相家族。

——是劉邦運氣好嗎?恰好趕上天下的將相之才,全都出現在他的團隊裡?

NO!

劉邦的團隊幾乎全都是平凡尋常的普通人,跟我們每天在街頭上遇到的大爺大媽們,基本上沒區別。這從他們在歷史上的表現,就可以證明。

他們只是幸運地遇到了劉邦。

古人修史,堅稱劉邦會用人——其實這不完全對!

突破思維障礙與邊界,讓自己強大起來

(03)

從史書記載上來看,劉邦不只會用人,而且也會激勵人。

劉邦,他並非影視劇中所說的那種:一個青皮無賴。事實上,劉邦在青年時期,就曾遊歷天下,投奔到戰國年間四大公子之一、楚國春申君的門下,拜師學習。

戰國四大公子與當時的稷下學宮,始終堅信這樣一個理念——哪怕是再普通的人,也有著非凡一面。

普通的人物,只要找到自己非凡的一面,並將其體現出來,就會立即成為顯赫的明星。

相反就是,再強大的人,不能夠體現出自己的優勢,始終以自己最軟弱的一面示人,那麼他的表現,連個普通人都不如。

人是可以改變的。

可以強大無匹,氣勢如虹。

也可能是卑微懦弱,愁苦悲涼。

這取決於——你希望激發出自己的哪一面。

劉邦是一個善於激發者,再普通的人到他手中,稍加點撥,就能呈現出明星效果。

劉邦的對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卻是個典型的壓制者。多麼了不起的人才,落在他手中,最終都成不了什麼大氣候。

(04)

昔年金庸有部長篇武俠小說《俠客行》。

此書描寫一個大字不識的文盲青年,曾被江湖美少女錯當成他的雙胞胎兄弟引起不少誤會。由於武功驚人,同天下武林高手一起被邀請到了一座神奇的俠客島。島上寫滿了武功秘笈,武林高手扎堆開始研究。結果卻是歧路亡羊,每個人的研究成果都不一樣,於是大家熱烈爭論起來。

不識字的文盲青年,沒資格參加學術討論。於是他就在島上瞎溜達,一邊溜達一邊看石壁上的木偶圖像和劍形文字。看來看去,他的大腦思想順著圖像和文字的結構運行——小說中寫的是體內真氣,順圖像結構流淌。結果,真如兒戲一般,文盲青年竟然獲得了天下無雙的超凡武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武功在字外。

因為這部小說,太反智了。合著天下那麼多讀書人,都弄不明白的道理,來個文盲青年,就一下子超越所有人?這實在有點離譜!

在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中,《俠客行》是價值最高的。

因為它是歷史。

——佛門禪宗,六祖惠能的歷史。

突破思維障礙與邊界,讓自己強大起來

(05)

南北朝年間,達摩老祖來東土,想要尋找一個不受迷惑的人。

但卻沒有找到。

無奈,達摩只好於少室山面壁九年,讓自己成為那個不受迷惑的人。

此後禪家花開,從達摩老祖第一世起,傳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

弘忍是個大謀略家,他精心佈局,廣羅人才,其門下優秀弟子極多,以神秀最為知名。

有一天,五祖弘忍要求學僧們各寫一份研究報告——禪家稱偈子,這有點像是學術論文答辯,看看哪個學僧水平最高。

神秀大筆一揮: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此偈一出,同學們讚歎不已。哇,學霸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學霸一抬腳,居高天下小。這個偈子寫得太牛了,深得老師心法也。

不曾想旁邊走出個不識字的勤雜工,名叫惠能。惠能問:啥事呀,大家這麼熱鬧……咦,這張紙上寫的是啥子?嘿嘿,咱是文盲,不認得字。

同學們就把神秀的偈子,念給惠能聽。

惠能聽後,說:“哎呀媽,咱雖然是個文盲,也感覺你們這些人,腦子有點不夠用。這個偈子明顯太Low了嘛。哪位同學幫忙,替咱也寫一個……”

同學幫忙,替惠能寫了一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只此一帖,弘忍傳缽,六祖出世。禪法南下,千古餘香——這個就是禪宗六祖惠能的故事。你看看,金庸先生不過就是把禪學改成了武功,於是就有了《俠客行》。

(06)

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明星人物,落在項羽手中,就淪為了豬頭?

為什麼,為什麼一個普通人物,落在劉邦手中,頓時聲名顯赫?

為什麼,為什麼一介文盲青年,能擊敗當時學霸,承傳禪宗脈系呢?

——因為在這兩個現場,比拼的不是知識。

而是認知!

是智慧。

知識,是拿來外用的。

而智慧,卻是真實自我的浮現。

——找到那個最強大的自我,戰勝天性中的恐懼與懦弱。

突破思維障礙與邊界,讓自己強大起來

(07)

在智慧門前,擁有多個博士文憑的學霸,跟大字不識的文盲,是等值的。

因為,智慧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思維認知。

——哪怕你擁有一千八百個博士文憑,但內心軟弱,自卑膽怯,話不敢大聲說,屁不敢大膽放,見女神也不敢推倒,那麼你照樣一事無成。

——哪怕你出身再寒微,資源再匱乏,但你能夠正確認知自我,能夠剋制天性中的疲懶、懦弱與恐懼,照樣有一番驚天作為。

所以秦漢時代,普通人物落在劉邦手中,學會正確認知自我,激發出天性中最強的一面,頓時成為將相之才。

同樣是這撥人,落在項羽手下,就立即產生認知落差。認為自己不過是凡夫俗子,沒有勇氣也沒有信心,更喪失了學習能力,結果就混成了自己預期中的豬頭。

同樣在禪宗五祖弘忍座下,諸學霸們,一如俠客島上的英雄豪傑,整天價咬文嚼字辨析語義,只有惠能簡單單純,單刀直入——智慧本在我心——單憑此認知,就通殺天下了。

(08)

心靈雞湯說,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這話有點吹牛皮!

郎朗就是彈鋼琴,非要讓他去和姚明比拼打籃球,鐵定會讓姚明打敗。

姚明就是打籃球,非說人的潛能無限,讓他上臺彈鋼琴,他能把鋼琴統統拍爛。

我們不是郎朗,我們也不是姚明。

但我們是我們自己。

但我們的真實能力,確實沒有發揮出來。

我們只是殘缺的自己,不真實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最優秀的自己,這才是我們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09)

獵豹CEO傅盛曾說過,他在做產品時,曾跑到舊金山看稀奇。看來看去,覺得美國人也就那麼一回事。

於是他向投資人提出:喂,咱們不做國內市場了,打開美國市場如何?

合夥人頓時嚇暈了:不要啊,快打精神病院電話,把這個瘋子帶走……

但傅盛還是成功地讓合夥人跟他一起瘋,他自述:我們用了三年時間努力,使得連續五年,收入增長100%。

回顧這段happy往事,傅盛深有所感地說:人的最大壁壘,在自己腦子裡!

——如果我們的事業進展,未獲所期,多半是因為我們給自己設限,讓自己裹足不前,寸步難行。

打破自我限制,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智慧的認知。

做不到這一點,產生認知誤差,就找不對自己的人生之路。明明是郎朗,非要跟姚明拼籃球。明明是姚明,非要跟郎朗拼鋼琴,活得慘,做得累,忙成狗,壓力大,如此人生,不亦悲乎?

(10)

傅盛先生曰:最大的競爭差異,在於認知!

傅盛先生還曰:只要能突破思維障礙和思維邊界,就能夠變成不一樣的人。

傅盛先生還曰:一定要花足夠多的時間,在尋找和思考上。

傅盛先生曰完了,該咱們曰一曰了。

要如何做,才能夠打通思維障礙,推倒思維邊界呢?

第一,要相信人是可以改變的,每個人都可以變得更好。要熟讀本文開頭的故事,殺豬賣菜的能成將相之才,那是因為正如禪家六祖惠能所說,智慧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這世上所有成就事業之人,多有一番苦慘折騰史——慘烈的折騰,喚醒了他們心中沉睡的智慧。不折騰多思考,也有可能達到這個效果。

第二,學會正確地思考。正確地思考,一定是非情緒化的,承認自己是無知的。千萬別把抬槓當成思考,別把胡攪蠻纏當成思考。真正的思考,一定是摧毀自我思維中的障礙或邊界,所以,不先承認自己的愚蠢,就不存在思考。

第三個,承認自己的無知與愚蠢,承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物質資源的匱乏而自我設限——網絡上的窮人思維與富人思維,說的就是這個。窮人思維就是因為生存環境的壓迫,刻印在腦子裡,形成了思維侷限。不再相信自己有什麼能力,不敢想象自己也能有番作為。承認自己的窮人思維,不承認任何限制,像富人那樣思考。

第四個,阻礙我們的,始終是偽思考。我們會把情緒化的對抗,曲解為思考本身,這就是儘管六祖惠能說,智慧在我們心裡,王陽明先生說,每個人都能成為堯舜那樣非凡的人物——但卻人人做不到的原因。

做不到,就是因為我們把情緒化的對抗,曲解為思考本身。

放棄對抗,剋制情緒。

阻礙我們成為最好自己的,始終是頑固而低劣的情緒。這種情緒讓我們產生恐懼,不敢相信自己會變得更好,不敢相信自己也會有超過預期的表現及能力。正是不良情緒,讓我們深陷現實與思維的困境。

一旦我們認識到這一點,改變就開始了。

靜心,溫和,從旁觀者的角度,審視心中的恐懼與懦弱。去除自我認知中的情緒宣洩,收斂心志,就能夠讓心中的智慧浮現,就能夠與真正的自己相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