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在寧陵|驕傲!豫劇屆的「豫東黑牡丹」是咱這個村哩!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鄉愁是什麼?余光中說:“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席慕容說:“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鄉愁,最好的載體是故鄉。而村落是我們民族的根脈,是農耕文明的精髓,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與自然生態景觀資源,它是通向歷史連接未來的“軌道”,是我國鄉村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沒有村落存在,我們就不知道自己是從哪裡出發的,該走向何方。

“你家在哪裡?老家在寧陵。”在豫東古葛大地上,留存、散落著許多古村落古民居。寧陵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這些古村民居承載著葛天氏的鄉愁、典韋的鄉愁、呂坤的鄉愁……,也留存著遠遷他鄉客家人的鄉愁和根在寧陵留居海外華人的鄉愁。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黃 樓

地理位置

黃樓村位於東經115°42′55″,北緯34°52′67″。地處孔集鄉東南部,距鄉政府駐地2.5千米處。東至侯莊村,南接趙村鄉北孟樓村,西連史老家村,北鄰尤莊村。

名稱來歷

元朝末年,外來黃氏在此建村,取名黃莊。後來黃姓築樓一座,故得今名黃樓。

基本概況

轄黃樓、王福來、轆轤灣、劉莊、史張樓、小楊莊6個自然村,有5個村民小組。總面積5.41平方千米,耕地面積4155畝。總戶數440戶,總人口2130人。均為漢族。村民收入主要來源務農、務工和經商。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花生、大豆為主。有小學、幼兒園、衛生室各1所。有310國道途經,東西走向,境內長1.3千米。有古宋河流經,南北走向,境內長1千米。

歷史沿革

1949年屬四區。1955年至1958年8月為孔集鄉黃樓生產大隊。1960年5月睢寧合併,為睢縣孔集公社黃樓生產大隊。1961年7月恢復寧陵縣,為寧陵縣孔集公社黃樓生產大隊。1983年12月為孔集鄉黃樓村民委員會至今。

古蹟遺址

黃樓茶庵廟。位於黃樓村,新中國成立前後,茶庵廟猶存。該廟有三間大殿,東西廊房,龜座石碑,上載建廟時間等事項。清朝時,廟會最盛。20世紀30至40年代建有戲班,河南省豫劇著名武生趙玉亭(主演《南陽關》)在此學藝5年。還有聞名豫魯蘇皖的演員白金、黑臉三。黑臉三,不知其名,據說是著名“黑頭”演員李斯忠的老師。

古今人物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黃愛菊 女,黃樓村人。出生於1938年,主攻旦角,國家二級演員,豫劇界的“豫東黑牡丹”。13歲考入商丘市紅星劇校學戲,16歲進入商丘市豫劇團。1954年、1955年,在戲劇《白蓮花》《白蛇傳》《陳妙常》《張羽煮海》等戲中飾演主角開始在豫劇界嶄露頭角。1959年代表商丘參加河南省戲劇會演,並榮獲三等獎。1963年、1964年,由其參演的著名現代戲《社長的女兒》先後在上海與廣東引起轟動並受到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等同志的接見。“文革”結束恢復古裝戲後,主演的《打金枝》(飾國母)、《穆桂英下山》(飾穆桂英)、《三哭殿》(飾銀屏公主)等戲,以吐字清晰、以情帶聲、聲情並茂等特點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被中國唱片社錄製成唱片發行全國,至今傳唱不衰。《文匯報》《解放日報》《羊城晚報》《南方日報》《陝西日報》等報刊均對黃愛菊進行過專題報道。1981年,中國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戲曲專題節目》中,對黃愛菊的舞臺生活與藝術特色進行了總結性介紹。歷任河南省第五屆政協委員,商丘市第三、第四、第五屆政協委員。1988年,黃愛菊從商丘市豫劇團退休。

黃本同 1938年11月25日生,黃樓村人,小學文化程度。1959年5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1987年4月任甘肅省舟曲縣法院院長。

王領先 1955年1月生,大專文化,小學高級職稱。其在工作之餘,尤愛書法,先後加入省和國家書畫組織。部分作品被收入有關報刊書冊。

文明新風

好媳婦:高遠香 楊淑英

好婆婆:洪世榮 魏蘭青

好妯娌:王興玲 趙發菊

孝 賢:史家順

村 訓

勤勞 誠信 包容 創新

策劃:何為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老家在宁陵|骄傲!豫剧届的“豫东黑牡丹”是咱这个村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