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這裡是小梨正能量。

今天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最近的一個新聞: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不知道有多少家長和我一樣,看到這個標題,心裡就是一陣緊張。

這是發生在福州的一起因小區噴泉漏電而引發的悲劇:

5月26日17時許,3名兒童在福州一小區的景觀池內玩耍時,不慎觸電,雖然120醫護人員緊急實施了搶救,但遺憾的是最終搶救無效,3名兒童不幸身亡。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網友視頻中可以看到,醫護人員正在給倒在水塘邊的三個孩子做心肺復甦。)

看到這條新聞,我稍微百度了一下“奪命噴泉”的新聞,搜索結果是這樣的: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只看標題便覺觸目驚心。

我忍不住翻身看了看睡得正香的月半,無法想象如果我的小胖丫頭遭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將如何自處。

我想了又想,那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危險只有噴泉嗎?那些被忽視的小事真的只是“小事”嗎?

不,不是的。

孩子太小,面對這個世界顯得太柔弱,我們再怎麼小心都不為過。

也正因如此,我今天寫了這篇文章,來盤點一下身邊危險的“小事”。

當然,我無意製造焦慮,只是想提醒各位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不妨再多一點小心。如果看完文章,你覺得還有應該補充進來的,就請在留言區寫下來,讓更多的家長看到。

除了新聞裡的噴泉,孩子墜樓、車內高溫、被動物抓傷咬傷等新聞也屢見不鮮,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需要做些什麼呢?來細數一下吧。

01

噴泉

首先說說新聞裡的噴泉。

夏天,孩子們都喜歡到廣場或小區的噴泉邊玩,然而看似清涼、有趣的噴泉卻暗藏危機。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噴泉危險之漏電:噴泉水池下面埋有電線等用電設備,隨著設備電氣線路老化、年久失修等原因出現故障,從而發生漏電事故。這也是“奪命噴泉”出現的最大原因。

噴泉危險之水流:噴泉的水流遠比我們想象的危險。有人做過實驗,一個5公斤重的西瓜,被放在噴泉口兩釐米上方,噴泉開啟,西瓜瞬間被強大的水柱一衝而上,衝起一米多高;噴泉關閉,西瓜驟然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噴泉危險之溺水:再淺的水域也有溺水的風險。

2013年2月,一名5歲的男童在江西上饒市水晶宮廣場內的噴水池裡溺水身亡,而當時的池水僅有50-60釐米深。孩子很可能是在不慎落水後,被水嗆著了,才溺水身亡的。

泳池、池塘大家都會很小心,可是,往往是大家覺得沒什麼危險的時候,才最危險。不光是噴泉,小水窪等都存在溺水的危險。

噴泉危險之出水口卡傷:有的開放式噴泉出水口裸露在外面,這也給貪玩的孩子造成了安全隱患。

噴泉危險之皮膚過敏:噴泉水多為循環水,時間長了會產生一些有害物質,極易滋生細菌。孩子的皮膚稚嫩,抵抗力也較弱,接觸噴泉水可能會引起皮膚病,甚至引發皮膚潰瘍。

我們應該怎麼做?

  • 給孩子灌輸“噴泉是用來欣賞的,而不是遊戲的”的觀念,可以帶孩子去游泳池等專門的地方玩水。
  • 如果孩子已經接觸、玩了噴泉的水,一定要及時洗澡。

02

飄窗、陽臺

飄窗和落地陽臺,採光好、空氣好。

天氣晴好的日子,捧一本書坐在陽臺,微風和煦,陽光暖融融得照在身上。

這是我們都想過的理想生活。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但是,對孩子來說,飄窗、落地陽臺卻隱藏著巨大的隱患:

2018年1月29日下午,長沙一小區突然傳出一聲巨響,因奶奶出門買藥,獨自在家的一名3歲女童扒開防護網,從31樓墜亡。

類似的新聞還有很多: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搜索這樣的新聞,真的是又緊張又心酸。我們看的是新聞,可新聞裡的人正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觸目驚心的孩子墜樓新聞,也給我們提了醒:

  • 有孩子的家庭,所有的窗臺最好都裝上防護欄,避免孩子玩耍時攀爬到窗臺墜樓。
  • 平時一定不要讓孩子單獨在窗臺、落地陽臺等處玩耍,自己抱孩子的時候,也跟陽臺、窗臺保持距離,更不要探身出去,以免一時手滑釀成終生悲劇。
  • 最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留孩子一個人在家!不要有“我就出去兩分鐘不會有事”的僥倖心理。

太多太多的新聞告訴我們,孩子墜樓往往是因為一個人在家,想找大人導致的!

03

車內高溫

幾乎每年夏天,都會看到這樣的新聞: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就在前兩天,差一點兒我就要成為這類新聞裡的主人公了。

事情是這樣的:

某個週末的中午,我和月半爹帶著月半想去臨市的朋友家吃飯,然而月半爹是個大迷糊,加上我這個小迷糊,都沒發現車好長時間沒加油了。走到一半的時候,我們不得不靠邊停了車。

月半爹下了車,而我抱著已經睡著了的月半也下車想看看怎麼解決,就是這個時候,車子自動落鎖,而車鑰匙、我們的手機、錢包全都被鎖在了車裡。

那一瞬間,頂著炎炎烈日我就在想,如果月半沒睡著,我是不是隻顧著自己下了車,而月半就那樣被我們鎖在了車裡,在大中午這樣的高溫下,結果……

我沒有辦法想象下去。

每年夏天,都會有孩子被遺留在車內結果熱死的悲劇發生。不僅國內,歷年來世界各地頻發這類事故。

以統計數據相對完整的美國為例,每年總有幾十個孩子成為這類事故的犧牲品,平均每9天發生一起。

因此,我也想再次提醒各位家長,如果開車出門:

  • 無論何時,只要下車,最好都記得帶孩子一起。
  • 如果只是臨時下車的話,最好先開車窗,以免發生意外。

我知道很多人都會自信地說“我絕對不會做出這類蠢事”,或者有人覺得發生這樣的事情,肯定是父母缺乏責任心造成的,可有的時候,多種巧合的情況下,“無意”的成分最可能啊!

就好比我之前經歷的那次,如果悲劇已經釀成,恐怕誰也不能相信,那只是一次“無意的巧合”吧。

04

動物抓傷、咬傷

春夏動物躁動,無論是家養的寵物,還是小區、公園裡別人家的寵物,都要格外注意安全問題。

處於發情期的動物脾氣變大,很可能突然咬人或抓傷人,再加上這個季節孩子的衣著較為單薄,更容易受到傷害。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比如棉小花帶他們家小棉花出門,總是會再三地強調:

  • 別人家的狗狗在吃食、睡覺、玩玩具時,千萬不要打攪它們。
  • 如果想跟狗狗一起玩,或者想摸一摸狗狗,一定要徵得狗狗主人的同意。
  • 狗狗露出牙齒、背上的毛豎起、吼叫的時候,既不要接近也不要跑,慢慢走開就好。
  • 如果狗主人同意你跟狗狗一起玩耍,一定不能用力拉它的耳朵、尾巴、爪子等部位。

棉小花還推薦了狗狗的“身體語言”圖,她總會不厭其煩地叫小棉花識別外面遇到的小狗,表現出來的動作到底是什麼意思:

別等出事了才後悔!這些小事關乎寶寶安全,你一定要注意

另外,如果孩子一旦真的遇到危險,被動物所傷,先簡單做好止血準備(如果問題比較嚴重的話),然後一定要儘快到醫院治療。

尤其是有時被小狗小貓等等撓了一點點,很多家長可能不在意,但你一定要知道,凡是有可能讓病毒進入血液的破損或傷口,都有可能感染上狂犬病毒。

如果破損皮膚被攜帶病毒的動物舔舐了,唾液中的病毒會通過破損的皮膚進入血液。而且我們也無法判斷動物爪子上是否沾染了病毒,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小梨の心裡話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就在想,會不會有人覺得我販賣焦慮、小題大做?

但無論如何,孩子的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我始終覺得,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月半因為一點點小事發生意外。

到那時,即使全世界都原諒我的“疏忽大意”又能怎樣,我只想我的月半還好好地在我身邊。

我想,這種心情,我跟你們,一定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