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離開平台的年輕人,喪失了職場技能

那個離開平臺的年輕人,喪失了職場技能

1

學長是個有故事的人:

畢業後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編輯,算得上初始團隊了。

剛進公司時,趕上互聯網發展風口,前後融資幾輪,學長的底薪火箭提升,從6000+漲到20000+,職位也從編輯一躍到了品牌總監。

那時候,周圍很多人羨慕學長,誇他年紀輕輕就有所作為。

不到2年,公司燒光投資,團隊解散,學長覺得自己堂堂品牌總監,找下家還不簡單?

但是,接連面試碰壁打擊了學長。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無法入眠,在朋友圈分享到:有時候離開公司這個平臺,才發現自己狗屁不是!

那個離開平臺的年輕人,喪失了職場技能

​2

的確,如果背靠一個順風順水的平臺,很容易產生成長錯覺。

假設,你是一支足球隊隊員,你的老闆是這個國家的首富,你的年薪是1050萬,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很棒很了不起?

但如果把你放到世界足球市場中,你會發現,你真的什麼都不是。儘管你的球隊叫恆大,你的名字叫鄭智(不要誤會,我很喜歡鄭智)。

在平臺下,我們很容易產生三種錯覺

薪水錯覺:錯把薪金職位等同於能力

能力,作為一個抽象名詞很難被量化,而大腦是追求簡單模式的,因此很容易會將一個人能賺到的錢等同於他的能力。

這是一個謬誤,賺錢當然與實力有一定相關性,但還受到機遇、關係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並不是簡單一對一的關係。

《黑天鵝》和《反脆弱》的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認為,能力與成功之間相關性很弱,基本上都是運氣使然。

此外,人們很容易受到歸因傾向的影響。比如看到其他人成功,則傾向於歸因於環境等外在因素;而對自己的成功,則傾向於歸因於自身的努力。

教練錯覺:錯把得心應手等同於自身能力

如果球員在一場比賽中踢的順,完成了帽子戲法,球員也許會有種錯覺,我的球技快追上C羅了。

其實這可能只是教練的戰術安排得力,把你放在了合適的位置上,隊友不斷給你喂出好球。這僅僅表明,你的工作職責匹配了你的特點。

在工作中得心應手,也可能是進入舒適區的表現。而這隻說明,你適應了目前的工作壓力而已。

球隊錯覺:錯把平臺光環等同於自身能力

這就好像,有人問你是哪隻球隊的?回答恆大和回答新疆雪豹納歡隊所帶來的心理效能感是不能比的。楊晨在法蘭克福打前鋒的時候,想必是自信爆棚的,但再怎麼爆,也不可能成為梅西。

有時候球隊通過引進了資金和球星,或者超水平發揮,連戰連勝,如日中天。這就像一家公司站到了風口,大量熱錢湧入,媒體關注。

平臺的光環多少會沾染到你,讓你不自覺高估自己的能力,飄飄然起來。

那個離開平臺的年輕人,喪失了職場技能

3

在職場上,畢竟不像球員那樣可以排名,可以量化,可以明碼標價。那麼,要如何破除錯覺,看清自己的價值所在?

情感上,要警惕自滿情緒。自滿意味著,你對自己的球技已經滿意了,認為可以不用繼續向前了。相反,保持適度的焦慮則有助於推動自己不斷進步。

NBA的標準籃筐離地面為3.05米,這是因為,太低則每個人都能扣籃,讓人覺得無趣;太高則無人能完成扣籃,球員都會放棄扣籃的嘗試。

恰到好處的高度,讓人不至於很容易達成,又給人達成的希望。保持適度焦慮有助於維繫成長的動力。

意識上,要明白權力不是能力。

一切組織所賦予你的東西,都不是自身的。並不會因為你管理著幾十號人,就等同於你的管理能力強。別人之所以會聽從你,是因為組織的賦權所帶來的結果,權力不等同於能力,薪水同理。

行動上,要選好參照標準。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關鍵在於參照物;同樣,判斷一個人是否成長,關鍵在標準。

作為一個球員,你的水平在哪個位置,把梅西拿來比較一下就清清楚楚了。在一個行業,眼睛務必盯住行業頂尖的人物,才不會受到環境的迷惑。

那個離開平臺的年輕人,喪失了職場技能

4

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上看,我們的確不應該過分依賴於平臺。

在這個年代裡,養活自己已經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困難的是,要通過什麼方式去養活。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離開平臺後,你靠什麼養活自己,而在於,你的下一個目的地何在?換言之,這是一個生涯規劃的問題。

奧美互動全球董事長布萊恩·費瑟斯通豪(Brian Fetherstonhaugh),同時也是一名職業生涯導師。他提出,應該將職業生涯清晰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啟動期(前15年)

這個階段性的主要目的是為自己積累職場資本,積累「職業燃料」,即技能、經驗和關係。

這個階段可以說是試錯階段,做任何行動和選擇都是可以的,唯一不能做的就是等待。通過行動,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並在實踐中有意識鍛鍊彌補。

不會演講,就創造機會讓自己上臺;臉皮薄,就去接觸客戶的部門鍛鍊。

第二階段:發力期(中間15年)

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確認甜蜜區,鎖定長板,脫穎而出。

此階段的做法是專注長板。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面面俱到,這時候可以做減法。把長板變得更長,更專、更深是這個階段應該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找另外一個擅長的人來幫忙就行了。

這個階段是真正賺錢的時候,用10多年所培育的魚塘可以收網了。據調查,一個人在40歲前後賺到的錢是整個職業生涯的60%以上。

第三階段:持續期(後15年)

從領導、主力角色轉型為輔助者、顧問或導師。也可以考慮退休了。

當這個路線圖瞭然於心的時候,你的問題將重新定義,你的目的將會明晰,你的行動將會果敢,你將無懼。

—THE END—

作者:院長X大叔,初心客廳專欄作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主攻個人成長領域,極簡主義擁護者,現居一小城,以讀書碼字為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