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江区12年推进教师无校籍改革:深度演绎改革传承破冰双重角色

迎江区12年推进教师无校籍改革:深度演绎改革传承破冰双重角色

记者在7月15日召开的迎江区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工作推进会获悉,随着该区以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及四个配套文件,将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有序、常态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机制,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更好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

相对以往迎江区在探索教师无校籍管理中推出的骨干教师走教制、新城学校教师聘用制等做法,今年迎江区将按照教师编制(岗位)“总量控制、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的原则,全面实行教师全员聘用制、骨干教师走教制和岗位职称局管制,使全区教师由“单位人”转变成“系统人”,真正实现无校籍管理。

该区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三统筹、两交流、两统一、一不变”,即:统筹教师编制数,统筹教师岗位数、统筹教师职称评聘;校长和教师常态化在全区学校交流,统一教师考核标准,统一全区工作量;学校管理教师的责任不变。其中,每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轮岗人数应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其中每年参与交流轮岗骨干名优等,应不低于当年交流教师人数的20%。

“全面推进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积极贯彻,是区委政府重视教育工作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有力体现,是破解迎江师资建设瓶颈和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务实之举”,迎江区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认为,这项改革将能够让教师的自身权益得到最大保障,让学校的办学活力得到最大激发,让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效得到最大体现,下一步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充分吃透文件精神,以上率下稳妥实施每个环节,扮演好改革传承者和破冰者的双重角色,确保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据了解,迎江区自2006年开始探索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迎江特色的“三先三后”(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先造势后推进)和“一深一细”(深谋划细安排)的交流改革模式,相关经验一度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介绍。2018年该区将教师无校籍管理改革纳入政府工作要点,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同时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区深化改革任务清单,从政府层面联合教育、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统筹协调推进,先后赴黄山市徽州区进行考察学习,通过召开座谈会、随机访谈、调研督导等方式,对无效籍管理改革及配套文件进行充分讨论和反复修改,并对改革进程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上会,确保改革每个节点扎实有序推进。(方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