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隔代教育的困境

據調查顯示,當前,我國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是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且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家長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出於種種原因,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早已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照顧、教育孩子的責任往往被老一輩扛起。


然而,隔代教育並非那麼盡如人意——


愛的界限在哪裡


“奶奶!我想吃梨!”小雅優哉遊哉地躺在床上,一邊不慌不忙地翻著手中的畫報,一邊扯著嗓子對著門外吆喝道。“聽到了,等一下。”奶奶的回應一如既往的及時。


不到片刻,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手捧果盤小心翼翼地進了房間。斗大的容器裡應有盡有,不同種類的水果都被仔細剝了皮、做了造型,一個個盛裝出席。可小雅卻不甚滿意,她的眉頭陡然蹙起,語氣裡竟帶上了呵斥,“我只想吃梨,你切這麼多誰吃!”“水果是好東西,多吃點對身體有益。”面對小雅的不領情,老人不但不生氣,反而輕言細語地開始解釋。


這樣一來,小雅的氣焰更盛了,她翻身從床上坐起,氣洶洶地瞪圓了眼睛,“你越這樣說,我越不想吃,誰愛吃誰吃!”見小雅這副模樣,老人不知所措地愣在了原地,盤中的水果也跟著變得垂頭喪氣。短暫的沉默後,老人無可奈何地推門而去,小雅則盤腿坐在床上,看著

奶奶落寞的背影一臉得意。


又過了一會兒,屬於老人的腳步聲再度響起,這次,奶奶端進來的果盤裡全是削好的梨。

鏡頭二

父輩與祖輩的拉鋸戰

讀初中前,小東一直是個聽話的乖孩子,成績也始終穩居班級前列,沒怎麼讓父母操心。可升上初中後,小東愛上了電腦遊戲並一發不可收拾,每天琢磨的都是如何才能快速升級,不僅成績直線下滑,性格也變得陰晴不定。


為了斬斷小東對遊戲的念想,爸媽將家中的電腦加了密,還沒收了小東的零用錢,不讓他有可趁之機。除此之外,每個週末,爸媽都會給小東佈置洗碗、拖地等簡單的家務活,試圖培養他的自理能力。一開始,小東簡直覺得爸媽不可理喻,幾番爭吵鬧得家中雞犬不寧。可短短几天后,小東竟然一反常態,非但不再纏著爸媽要錢,就連佈置家務時也不再大聲維護自己的“權益”。看著小東的變化,爸媽一陣欣喜。


然而,一場“意外”卻讓家中的氣氛轉瞬跌到了谷底——上週末,爸媽如往常般給小東安排了洗碗、晾衣服兩樣家務,而後因為有事匆匆離去,家中只剩爺爺奶奶和小東三人。十分鐘後,走在半路的媽媽發現自己忘了帶手機,重返家中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大吃一驚——奶奶在廚房裡刷著碗,爺爺在陽臺上晾著衣服,小東則端坐在沙發上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這冷不防的“回馬槍”讓一屋子的人面面相覷,媽媽則氣憤至極,對著小東大聲呵斥。面對突如其來的責難,小東頓覺火大,徑直摔門進了臥室。爺爺奶奶見狀,趕緊上前安慰“受氣”的孫子,同時大聲數落是小東父母不會管教孩子。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附言:

分不清“愛”與“溺愛”的差異,讓孩子難以獨立;出於疼惜,卻成為孩子拒絕成長的“救星”;囿於自身觀念,無法理解孩子的心情……種種矛盾,讓隔代教育蒙上了不少陰影。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隔代教育的逆襲

一直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被祖輩教育出來的孩子驕縱、任性,認為隔代教育弊大於利,更有人對其全盤否定。但其實,隔代教育也有不少積極意義,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它的利與弊。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江琪:他們給我一個家

“今天語文課上,老師正在解釋成語‘驚天動地’,突然,我前排的張小壯‘砰’的一聲,重重摔到了地上,大家都嚇了一跳,回過神來才知道,他呀,是和周公打架,被一腳踹出了夢鄉!”像往常一樣,我一邊幫奶奶淘米,一邊跟她分享在學校裡收集的笑料。見我樂得手舞足蹈,奶奶也跟著哈哈大笑,露出缺了半邊的門牙,可愛得不得了。


這時,門口傳來一陣聲響,我扭頭一瞧,是外出遛彎的爺爺回來了。“隔著門都聽見你倆在笑,什麼事兒這麼高興呀?”爺爺邊換鞋邊同我們講話,頭上的鴨舌帽隨著他的動作忽上忽下,像是在跟我們問好。那是我前些日子送他的禮物,這些天,爺爺次次出門都戴著它。“你快來,我有話要跟你講。”我衝著爺爺招手,迫不及待地想把期中考試取得好成績的消息告訴他。爺爺則叉著腰對著我笑,比腳步更快的是一個撲面而來的口袋,接住一瞧,裡面滿是我最愛吃的棉花糖。還未入嘴,甜甜的滋味已在心頭縈繞。



從我記事起,爸媽就只是我腦海中一個模糊的影子,但我從未因此感到不幸,因為爺爺奶奶為我打造了世上最溫暖的家,有他們在,我便什麼都不怕。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劉寧:外公的“火眼金睛”


別看本人此時正在目不轉睛地打著遊戲,我的一對招風耳可片刻都不曾放鬆警惕。這不,樓道上響起了一串熟悉的聲音,不用懷疑,一定是媽正在靠近。千鈞一髮之際,我駕輕就熟地關上電腦、擺好桌椅,然後大步流星地回到書桌前,翻開作業本,拿起圓珠筆,裝模作樣地在知識的海洋裡遊弋。


不出所料,媽媽和平常一樣,到家後先來我的房間進行巡視,見我正在好好學習,甚是滿意。我的心裡一陣竊喜,要知道,這套“對敵方案”從未有過差池。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這時,一雙大手無聲無息地附上了我的肩頭,我心下一驚,待看到來人是外公後才鬆了一口氣。“外公,你來了怎麼不吭聲!”我嘟著嘴抱怨他把我嚇得不輕。外公卻不回應,而是“明知故問”地來了一句,“小寧,一直在做作業啊?”面對這位“老江湖”,我有些做賊心虛,但還是梗著脖子嘴硬,“對啊,今天的作業又多又難,真傷腦筋。”“這就奇怪了,既然你一直待在臥室,那客廳的電腦怎麼會燙得不行?”外公的質疑有理有據,這下,我的言語顯得蒼白又無力,只好束手就擒,灰溜溜地承認了自己的“罪行”。


後知後覺的媽媽將我一頓痛批,而後向外公“取經”,老人家的經驗之談實在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解讀|隔代教育,真的會毀了孩子嗎?



附言:

當父母不在身邊時,祖輩的陪伴能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持和情感上的肯定;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時,祖輩豐富的經驗和閱歷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前行……除此之外,當父母忙於生計,或因其他原因對孩子無暇顧及時,祖輩的挺身而出著實能解決父母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對老人來說,能參與到孫子孫女的成長之旅,實在讓人心生慰藉。


總之,任何事物都有正反兩面,隔代教育對孩子而言,有利也有弊,要解決其中的問題,需要家長、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孩子能做的便是——面對老人帶來的些許不如意,要多些理解和耐心,也可以向他們提出建議,大家一起改進;同時,面對他們洶湧而至的愛意,可以接受,卻不能沉溺。


- END -


圖文 | 川教之聲



解读|隔代教育,真的会毁了孩子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