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猝不及防的乍暖,滿衣櫃裡翻找襯衫短袖的時候,才驚覺:已是人間四月天。

想必這一次,上年的冬寒應是徹底的告別,可在前兩月,冬春之間半推半就的曖昧,就這樣揉謝了櫻花,搓落了桃李。

催了開時,催謝時,季候冷暖如世事變遷,當年轟轟烈烈的老三線建設,也只是因為要應對當年境況。

後來風雲,已不能滿足際會,便只有順時順勢地搬遷。讓那些舊時建設,從交通聯絡不暢的山裡,搬到效率至上的城市,開啟高速發展的模式。

可是舊地,如遺落的戰境,仍有崢嶸凜冽的光影,偶爾浮現。

昨日我懷著朝聖的心,去探訪了宜昌710所舊址。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過了夷陵長江大橋,往艾家方向,黑色瀝青道路順著長江邊上的山腳鋪開。

道路左下是胭脂壩,亦作煙收壩,是為長江鎖霧收煙之處,常在晴朗的朝夕,呈現雲蒸霞蔚的盛景。

雖然壩頭隨長江水位夏沒冬顯,但此時灘塗還在享受春光,坦胸露乳般引誘著越野人的靈魂。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道路右側,鋪排著一撂的農家樂,這其中,有一家叫“抱江樓”的,它是這裡最早的餐館,十年二十年,或許更久,竟苦苦的把荒蕪守成了如今繁華。

就像北門的“紅油小面”,因尋味者眾,居然帶動了一條街的飲食。

雖然它們都有開市之功,但後起之秀雲集,若想守成,必要與時俱進,因為發展的浪潮,從來不會體諒情懷的波心。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遠遠的,我就看到了執笏山,被刀劈開一樣的崖壁,很是醒目。在山下,有一條小溪流過,710的老工廠就沿溪而建。

話說這710所舊址的隸屬,在2001年之前,艾家鎮屬於宜昌縣,改縣建區後,艾家歸為點軍區轄。而710所也搬進了市區。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這裡的建築規模比809工業舊址略小一些,大多數房子也都得到了保護,只有幾棟宿舍樓的牆面,被風雨剝蝕,但傲骨凜然,絲毫不介意歲月留痕。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當年的幾棟主要大樓,如今被改造成了養老院,雖然外觀不是修舊如舊,但終於得到了重新啟用,這也是老房子最好的歸宿。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還有一些房子,710所還在使用,門口肅立“國防重地,嚴禁進入”的牌子,令人望而生畏,只得卻步。

原本710所中船重工的名頭,也足有千鈞,縱然神秘,但非我等匹夫能去窺望的。所以,你若到此,請保持敬畏。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710所舊址所在艾家鎮,秀山靈水,氣溫適宜,田園肥沃,正是養老的好地方。且有執笏山坐鎮,風水也是極好。

執笏山不高,四百米左右,聽聞有路可登頂覽勝,便藉著在商店買水,詢問老闆,這山如何上去,老闆熱情爽快,反覆指了道路。

我沿他指的方向,準備上山,無奈手機電量告警,在車上坐著充了幾分鐘,卻又見時間漸晚,索性出發。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僅剩的電量,已不能支持隨心所欲的拍照,只得用心去記下眼睛所能看到的風物。

我們常常依賴工具,以為拍攝下來,就是看到了,諸不知,那只是一張照片而已,我們忽略了人在其中的當時感受。

相機雖好,終究替代不了我們的視線,目之所及的寬度長度深度和溫度,只有帶著心領略的風景,才能真正算是,去過。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上山的路很窄,灌木瘋長,我如在荊棘叢林中穿行。具體上到山的哪個位置,根本無以參照。

偏今天老天爺玩了跳棋,直接將氣溫跳到了夏,以至爬沒到一半,就汗流如注。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猛的,豁然開朗。

原來一直低頭開路,一抬頭就已經上到了山脊。

這執笏山的脊樑瘦似魚背,而且是一條蜿蜒的帶魚。正脊上的小路,只有一人寬,兩邊懸崖陡壁,不忍顧盼。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在這兩山之間,有人工修建的一座小橋,號稱“通天橋‘,始建於洪武二年,後在康熙年間,有鄉紳劉開顯具資改為石橋。

存至今時,三百多年光陰收入石魂,逾發顯得虯勁飄逸。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站在山頂,天近雲遠,一江衣帶靜挽,兩岸華城雄立,臨風吟哦,偏又只記得一句:一覽眾山小。

後來回家翻書,才想起“山隨平野盡,山隨大荒流”等句,後悔沒有在山頂,學那太白上仙執笏稟告時的峨冠博帶,氣宇軒昂的意氣風發出來。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在山石閒坐,看著遠處發呆。

山風拂枝,靜聽有聲又似無聲,可總有歲月和歷史的字符,在感官中出現,如泣如訴,如畫如塗。

諸如執笏山下710,神州大地遍佈著這樣簡單的數字代號,由指點江山的手,運籌帷幄,揮斥方遒,承載了一代人數輩人的命運,厚重如斯卻又輕如現世,塵埃落定後只留下一個個代號,讓人追憶當時純粹到極致的青春。

有起有落本是萬物的宿命,存在即是意義,如這山頂晚風,吹透汗衣,讓涼意乍起,催人迴轉。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回看射鵰處,千里暮雲平。

-----這是在手機失電關機前拍下最後一張風景時,我想起的句子。

再低頭尋路,卻是歸途迷津。

尋找宜昌老房子:執笏山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