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時期酒業

上古時期雖然出現了酒,但只能算是原始的酒。到了夏商時期,農業技術的發展和多餘糧食的積蓄,釀酒技術得到提高,酒業產生了分類,《周禮》中就有“五齊”和“三酒”之說。


禹飲了美酒之後說過喝酒亡國之語。沒想到在他兒子身上應驗了,禹的兒子啟建立了夏朝,夏桀貪戀女色,整日飲酒作樂,沉湎美酒。他讓群臣趴在酒池邊上,像牛一樣飲酒,酒醉後就墜入酒池淹死。夏桀貪於美酒玩樂,政治腐敗,社會動盪不安,最後被商湯取而代之,夏桀也因此成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因酒亡國的君主。

夏商酒業發展

夏朝滅亡後,商朝建立,商朝人也喜歡飲酒,貴族飲酒更為盛行。這些貴族的墓裡,隨葬的酒器緊貼棺木。現代考古發現了大量的青銅酒器,都證實了商代社會的飲酒風氣。也促進了釀酒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人工酒麴釀酒,極大地提高了酒的產量。

夏商周時期酒業

西周的禁酒令

歷史上有名的商紂王,又上演了因酒亡國的一幕。商紂王和夏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他統治手段殘酷,民間怨聲載道,眾叛親離,被周武王所滅。武王滅商後,總結前者滅亡的教訓,開始禁酒。在當時,上至王親貴族,下至黎民百姓,都不能縱酒。武王死後,周公旦輔佐周成王管理天下,特別制定了《酒誥》。

《酒誥》中寫道:周文王在西部創建國家時,就經常告誡各個諸侯和各級官員,在平時要節制飲酒,只能在祭祀時飲酒。他還說,上天之所以降下災難,是因為人們酗酒後,喪失了道德。不少諸侯國的滅亡,有很多也是因為飲酒而造成的。可以說《酒誥》時中國最早的禁酒令。周王朝為了更好地禁酒,還建立一整套機構,嚴格管理釀酒和用酒。但是,隨著酒業的發展,飲酒屢禁不止,而且飲酒的範圍逐漸擴大,飲酒的人數也逐漸增多,酒的種類也不斷增多。

夏商周時期酒業

周代酒的分類

在周朝的酒的管理機構中,已經產生了專門的技術人才,他們掌握了酒的釀造技術和方法,並且建立了酒的質量標準。《周禮•天官》中記載: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辨五齊之名,一曰泛齊,二曰醴齊,三曰盎齊,四曰醍齊,五曰沈齊。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

“五齊”是釀造出不同規格的酒,其中“泛齊”是含有酒滓,味道很淡的酒;“醴齊”是指一種酒滓和酒汁相混合,而且帶有甜味的酒;“盎齊”是指白色的濁酒;“醍齊”是指黃色的酒;“沈齊”是去掉酒滓的清酒。事酒、昔酒、清酒,是指西周王宮內酒的分類。事酒是專門用來祭祀的酒,它是臨時釀造的,釀造期較短,而且不需要經過貯藏;昔酒則是經過貯藏的酒,它是用來招待貴賓的;清酒則是檔次最高的酒,它是經過長期貯藏後,再經過過濾和澄清等步驟製成的。

夏商周時期酒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