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峯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聚焦信息技術領域 為產業發聲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導讀

7月16日,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十年特別峰會在北京大學舉行,來自國內及國外可視化領域知名學者、跨界專家、往屆學員、行業從業人員等250餘人參加了本次峰會。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會議伊始,北京大學袁曉如研究員在開場回顧了創辦可視化暑期學校的發展歷程,他提到,自2009年開始創立舉辦全國研究生可視化暑期學校,每年邀請國內外學界精英到北大授課,十年來,面向全國院校、研究機構,培養近千人次可視化人才。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技術的興起,可視化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暑期學校也已經成為業界學習、瞭解可視化的重要途徑。

他還介紹到,此次特別峰會分為四場,分別為概述與前景篇、科學可視化和交互篇、可視化成長篇、可視化跨界篇,諸位講者將分別從不同維度為大家帶來可視化領域的精彩分享,從初級入門到深入學習,從藝術角度到專業角度,本次十年特別峰會將帶給大家不同凡響的“視覺”盛宴。

開篇:可視化領域前景可期

在第一場報告中,來自企業界以及學術界的專家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可視化的應用及未來發展進行闡述,一致認為可視化在未來前景可期。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來自奇虎360的技術總裁、首席安全官譚曉生進行了《第五空間,第五戰場》的演講,他提出,隨著互聯網滲透到生產生活的各個細節,網絡空間即第五空間的大戰已經開始了。從美國大選到震網病毒事件,網絡大戰開始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包括美國在內的120餘個國家建立了自己的網軍,以此保衛自己的國家。而可視化正好成為網絡攻防的一個重要手段。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隨後,北京大學教授、前沿計算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寶權在《新一代視覺感知:從計算到智能》中結合自己所研究領域提出,人類對視覺感知不陌生,那計算機是如何看見世界的呢?接下來它將機器與人做類比,提出,機器也可以像人一樣,實現從現象到本質,從看懂到創意的進化。最後他提出,視覺感知未來在機器人中的應用是無限的。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接下來,來自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的屈華民教授在《可視化的三大機遇和下一波榮景》中提出,從2012年到現在,可視化迎來了第二波榮景,可視化面臨重大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三大困境:手工作坊式的產出模式、研究和實踐的脫節、增長的困境。針對這三大問題,屈華民認為可以通過可視化的大規模創制、以解釋為主的可視化的崛起、可視化的風格化可以解決以上三大問題。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最後,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信息藝術設計系教授、系主任徐迎慶在分享中提到,清華大學最近成立了未來實驗室,並從目前進行的人場交互、嗅覺計算等進行了展示和介紹,他認為人機交互應當包含情感因素,目前正在做情感交互與理解實驗室,希望更多志願者積極參與。

技術篇:科學可視化和人機交互

隨著企業界及學術界的專家分享完可視化未來的廣大前景後,來自科學可視化和人機交互領域的專家就專業內容進行了分享。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來自清華大學軟件學院的劉世霞教授從孩子對人工智能的理解出發,對人工智能目前的情況進行糾正,她認為“人工智能並不都是魔法,而是黑箱子”,由於機器學習模型功能難以理解、工作機制不明確,大多數用戶往往將其視為“黑匣子”。在不清楚模型如何工作以及為什麼工作的情況下,高性能模型的開發通常依賴於耗時的試錯過程。接下來,她介紹了交互式機器學習的主要挑戰,並結合案例說明了幾種可視化分析技術和示例,包括模型理解和診斷。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接下來,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單桂華博士提出,有數據的地方就有可視化。可視化可以助力科學探索與發現,並結合可視化在天文領域和力學領域的應用展現了可視化的強大魅力。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隨後,來自ETS的Michael McGuffin在題為《為知識工作者提供增強現實技術》的演講中,從微軟全息透鏡的炫酷場景出發,對其廣泛的應用進行了展示,隨後,他又以Leap Motion的 North Star為例,提出增強現實可以讓可視交互可以更有效。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最後,小小牛創意科技的曹翔在名為《科技,為創造而生》的分享中提出,創是idea,造是make,創的靈感來自身邊,並不是憑空冒出來,而造往往需要學習專業技能和知識,現在,他們想要通過技術降低創造門檻,詮釋開放創作。隨後以Kinect 輔助的 3D 遊戲為例,在遊戲中,用戶可以創造自己的形象,通過人體動作幫助用戶自定義人物形象,引得全場鬨然大笑。

成長篇:我與可視化的故事

在下午的分享中,參加過以往北京大學可視化暑期班的優秀學員對自己的可視化發展之路進行了分享。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首先,來自中南大學的趙穎教授分享了《我與可視化暑期學校的故事》,以尋找初心、初嘗勝果、低谷徘徊、繼續前進幾個篇章闡明瞭自己進行可視化研究的道路,他認為,只有積極的心態,才能跨越低谷,收穫希望。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隨後,博士畢業於北京大學可視化實驗室,現就職於奇虎360的王祖超進行了題為《要做有用的可視分析系統》分享,他認為以在學校和企業學習工作的經驗對比,提出,真正有用的可視化必須基於真實的需求。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緊接著,就任於阿里巴巴的聞嘯進行了題為《數據可視化工程師在企業的定位是怎樣的》的分享,他從《人民的名義》相關的段子出發,提出可視化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循序漸進地展現了自己在企業中圖表工程師、視效工程師、數據可視化工程師三個不同層次的定位。最後他提出,無論是哪種定位,最終的問題都在於數據怎麼樣才能被可視化。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接下來,浙江工業大學的孫國道在題為《從可視化暑期學校到可視化學術界》的分享中,結合自己開始可視化的的經驗,分為參加北京大學可視化暑期學校、進行小組項目、回杭州後的實踐、去斯圖加特大學訪問、回到浙江工業大學的不同階段,對自己的可視化道路進行了梳理和總結分析。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最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生輝,分享了《走進高維的世界》報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並沒有接觸過高維世界,我們可以對一維、二維、三維、甚至四維的世界進行想象,但是高維的世界是難以捉摸的,其數據不像衣櫃中排列整齊的衣服,而是雜亂無章的;此外,它的關係很複雜,類型很複雜......只有我們提高認知維度,提高對維度的認知,才能提高認知維度。

跨界篇:可視化是風?還是雨?

在峰會的最後一個篇章,來自藝術界的以及在藝術領域有深厚基礎的專家們對自己眼中的可視化進行了分享。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來自美國雪城大學的徐瑞鴿在《The Role of Art in Visualization》中提出,藝術和科學的結合很早就已經發生,而藝術與可視化的關係有三層,藝術讓可視化更美麗、藝術可以增強可視化的可讀性和可用性、藝術還可以激發觀眾參與度、鼓勵大家觀察數據、發現意想不到的關係,能夠推動自由思考。接下來,徐教授結合大量例子提出,藝術家不斷嘗試的意義,一是擴展邊沿,二是揭示藝術在可視化中的接受程度和可視化在藝術中的接受程度。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隨後,美國羅格斯大學譚力勤教授帶來了題為《科技智能將重構藝術、藝術家和創作力》,譚教授認為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能的臨界點將要到來,藝術及其相關的一切都將被重構,包括藝術家生物體重構、藝術環境重構、藝術工具材料的重構、創造力的重構甚至藝術和美學的定義重構。因此,藝術家們必須擁抱可視化,積極應對。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接下來,藝術家任遠進行了《計算機中的藝術》分享,他分享了他使用計算機編程進行的大量藝術創作實驗和感性體驗。他提出,我們可以換一個思考的角度,我們不斷讓人類讓機器和人工智能為自己服務,但卻沒有為他們做些什麼,沒有考慮它們是否有生命和靈魂。於是他進行了Play項目,他認為,機器不是工具,而是朋友。接下來分享了自己使用遺傳算法生成詩歌等詩立方項目等案例,展現了計算機中的藝術。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與上邊所分享的藝術家不同,來自天津大學的張家萬教授從事文物工作十餘年,他在《可視分析助力文物精準保護》的分享中提到,我國的不可移動文物數目巨大,且具有很高的價值。接下來以莫高窟的保護為例,提出文物面對多樣化的威脅,如何應對是一大挑戰,接下來他詳細介紹了分析和應對風險的方法,包括分析洪水時,使用監測點監測數據和數值模擬;使用震動傳感器收集數據,進行可視分析和遊客承載量管理等。這一跨界交叉的嘗試,使得對文物的預防性保護成為可能。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緊接著,國際知名可視化專家、悉尼大學教授Peter Eades 分享了題為《Topological and Geometric Graphs》的報告,介紹了關於小圖佈局的工作。他提出,圖佈局可以視為對只有點邊關係的抽象圖數據,增加面和麵相鄰信息轉化為拓撲圖,再增加邊的曲線進行圖佈局。數學中的一些關於平面圖的研究可以被用於進行圖繪製,並可以通過平面圖的性質,進行語義縮放、動畫中的佈局等。

小結:可視化一定要為大眾人民所有、所用

十年峰會丨北京大學可視化發展前沿研究生暑期學校隆重開幕

最後,袁曉如進行了《數據之美》的總結,他提出了可視化為大眾人民所有、所用是可視化在社會生活中發展突破的關鍵。他指出,可視分析是把算法與決策關聯起來的一種技術,為機器和人的交互建立橋樑。對科學家而言,無論是哪個方向的研究,都需要可視化方法,這已經成為他們分析數據的重要手段。可視化恰好成為展現數據之美的一個重要途徑。

從可視化前景分析到技術應用,再到從業人員與可視化的成長故事,以及藝術家們對可視化的獨特見解,可視化以其龐大的包容性向世界展現著數據的魅力。十年峰會,由淺入深,由理論到應用,再從跨界到融合,真正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一場不一樣的“視覺盛宴”。

黃河連線系太原九州連線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旗下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