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在MotoGP中曾經因為財務問題而在2011年提出分手情的SUZUKI,沉寂了四年後於2015年又提出複合迴歸MotoGP賽道,而這幾年來SUZUKI的廠隊以及量產車表現日益增強,車手駕駛SUZUKI廠車甚至又站回了頒獎臺位置,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SUZUKI的當家跑車GSX-R的歷史枝節。

1984年─初代GSX-R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85年第一代GSXR始祖的誕生,每個人只要一聽到GSX-R750不外乎直接聯想到直列四缸,全包覆整流罩以及鋁合金車架,這些特徵更加確定未來幾代的基礎。實際上這部車提早一年1984年開始銷售。當地稱它為GSX-R,後方沒有搭載數字,當時根本打遍天下無敵手。以398c.c.直列四缸加上跑車設定可以說是震撼彈一枚,而這部老組宗更為往後推出的GSX-R奠定基礎,引起潮流。

長又扁平的車身、獨特雙圓頭燈、搖籃式鋁製車架,超乎驚人的羽量級車重152公斤;相比其他對手來看整體輕盈了不少,而且當時GSX-R一代已採用水冷技術了!(當時其他車款還是以空冷為主,漸漸轉向水冷)

1985年─GSX-R7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85年GSX-R在國際車壇引起各方注意。全新搭載SUZUKI自家研發進階型冷卻系統(Suzuki Advanced Cooling System,SACS)的油冷引擎、依舊採用扁平的車身,屬於當時GSX-R750自有一大特色。以當時106匹馬力搭配176乾重,依舊錶現出色。

1986年推出GSX-R750R特別版,採用單座和改良的懸吊及至動力。

1987年更加優化懸吊系統,油箱部分也加大提升續航能力。

1986年─GSX-R4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86年發佈了GSX-R750R特別版同時,原先400c.c的引擎推出大改款,在後方加上400字樣作為區分。原先的搖籃式車架已經不再沿用,取而代之是時最先進的鋁製Beam-Frame車架(隨後原廠也有針對大排量車種進行升級)。引擎冷卻系統也更加優化,採用SUZUKI進階型三向冷卻系統(Suzuki Advanced Three-Way Cooling System,SATCS)水冷、空冷、油冷一起來;在外觀上獨特的雙圓燈改成方燈設計,但後來又改回經典雙圓燈。

1987年推出小改版,輪框和排氣管做些更動。

1986年─GSX-R11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在1986年,GSX-R1100應該對於很多人是夢想神駒,而且大排氣量油冷1,052cc四缸引擎下可以產生128匹馬力,車身乾重只有197公斤。車架選用GSX-R750鋁合金車架,當時引起一陣潮流,把1100的引擎塞到750的車架內。

1986年─GSX-R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如果你認為GSX-R一定是採用許多競速科技下去打造,並搭載大排氣量的引擎,那你就錯了!RB50採用小巧玲瓏的50c.c.單缸引擎,採用環抱式鋁合金車架,搭配GSX-R外型的整流罩,最後加上GSX-R貼紙!這些小摩托相當搶手,當時許多已經擁有GSX-R750或是R1100的車主,必備的第二臺『玩具車』。

1987年─GSX-R2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在GSX-R1100發表一年後,SUZUKI再次展現他們的才華,有史以來排氣量最小的四缸車款GSX-R250,138公斤羽量級的車重,加上可產生45匹馬力的引擎, 248c.c.搭配16汽門雙凸輪軸,如寶石般耀眼的存在。

1988年─GSX-R4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88年GSX-R400,更換第二代Beam-Frame車架,即使現在來看仍然漂亮的工藝。整體感是歷代GSX-R車系裡最耐人尋味的一款,更多線條曲線,更加圓滑。1989年GSX-R400成為GSX-R400R,搭載全新的搖臂。當中1989款GSX-R400R SP更是精華,配備了更堅固的車架,R版本的搖臂,SP版本懸吊系統以及變速箱,以及獨特的單座蓋設計。

1988年─GSX-R7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88年GSX-R車系向扁平的車身說再見,迎來更具曲線飽滿車身設計。第二代「Slingshot」(以化油器設計而命名)GSX-R750,採用全新設計車架、造型以及重新打造的引擎,引擎擁有更短的衝程以及更大的缸徑。馬力提高至112匹,但重量卻來到了195公斤(乾重)。1989年進行一系列改善計畫,也就是,引擎換回與舊款一樣的長衝程引擎,馬力來到了120匹;外觀還新增了單座蓋,較密齒比的變速箱以及鋁製油箱,如今也是很頂規配備猛獸。

1990年GSX-R750換成了R版的長衝程引擎,失去一小部分馬力來到115匹,換上了倒立式前叉。隨即在1991年,SUZUKI進行大幅度修改,採用全新整流罩類似1990年的雙燈GSX-R400,車重來到了208公斤(乾重),跟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5公斤。但這只是一個過渡期,1992年推出全新R750登場。

1989年─GSX-R11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與1986年的初代相比,GSX-R1100首次發生了重大變化,採用全新車架、排氣量更大的1,127cc引擎,類似前一年R400、R750圓滑的外型設計。加上R750一樣的Slingshot化油器,馬力提升到142匹,但也讓整車重量增到210公斤。同時期YAMAHA發表了FZR1000 EXUP,更大的馬力、更輕盈的車身、更犀利的操控,頓時GSX-R1100毫無光彩黯然失色。

1989年─GSX-R250R

1989年GSX-R250加入鋁製車架,全新設計的外觀設計以及搖臂,讓這部車更加運動感;同時原廠也推出了R250R車款以及隨後推出搭載可調式懸吊的高階版─GSX -R250R SP。有趣的是,高階版的車重不減反增,重量從138公斤來到143公斤,但馬力依舊維持在45匹。而在數年後,GSX-R250停產,但可靠消息指出,SUZUKI可望在明年重新推出GSX-R250/R300,搭載並列雙缸引擎,相當值得期待。

1990年─GSX-R4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90年的GSX-R400令人訝異之處,放棄前身的GP式橫樑車架,投入了舊式搖籃式車架的懷抱。但好消息是,首次加入了倒立式前叉,馬力小幅度上升,整體車重來到了167公斤。造型從兩個前燈移到透明面板後面。對於400cc級別來說,這真的是一個全新的開始,GSX-R400自1984年發表至今進行第四次大改款,自此一直都沒有顯著地改變,直到1995年生產終了,不會在任何更動。

1992年─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從外觀看去,1992年的GSX-R750W看起來跟1991的差不了多少,但它卻是一輛不同的野獸。最大亮點在於名稱尾端『W』一字,代表採用水冷式設計。車架與引擎也是為它重新而設計。從歷代改款至經,GSX-R車系逐漸變得又大又臃腫(乾燥重208公斤)。隔壁家HONDA在1992年,推出更輕,更快,更大CC數引擎的FireBlade車款。值得注意的是,SUZUKI在這期間推出了動力稍弱(106匹馬力)的GSX-R600,開啟了全新的市場戰局。

1993年─GSX-R11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1993年GSX-R1100有點像恐龍,過時的存在,但它還是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改造升級,採用全新的水冷引擎,動力來到155匹馬力,重新設計的底盤,具有更高的剛性。雖然進行了改造,但它還是相當沉重達到231公斤乾燥重。1995年全新的搖臂搭載於GSX-R1100,幫助它進行塑身。不過,GSX-R1100的定位比較偏向『旅跑車』、其對手為KAWASAKI ZZ-R1100,而非其他公升級跑車。持續到1998年,以GSX1300R Hayabusa『隼』來替代,GSX-R1100也正式結束它的一生。

1996年─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雖說GSX-R750是跑車的老祖宗,如今卻是敵人十面埋伏,包含YAMAHA YZF750、以及HONDA FireBlade等。在1996年,SUZUKI推出了GSX-R750 SRAD來回應各位的期待,SUZUKI Ram Air Direct之縮寫,使用新式進氣系統,這部車的靈魂來源自GP賽車的鋁製Beam-frame車架、短衝程128匹馬力引擎以及經過風洞測試的全新造型。車重也因此大幅削減了20公斤,剩下179公斤,也讓SUZUKI再次回到該級距的競爭對手之一。

在1998年再次進行打造,加入了燃油噴射系統,馬力提升到135匹。其餘的部分在2000年後才有所更動,而在此同時,GSX-R600的改動與R750一樣,只差在動力以及煞車部分較R750低階。

2000 GSX-R7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0年式的GSX-R750是一個跨時代的發明,更小更強大的電子燃油噴射引擎,能輸出141匹馬力,為了讓車身更符合空氣動力學,車高降低30mm,騎乘起來更有舒適感,搖臂延長了20mm,軸距保持在1,400mm,以便有良好的操控性及牽引力控制,重新設計的儀表板,增加了LCD訊息(里程錶、冷卻液溫度、時鐘等),雖然當時是以1,000cc公升級當道,但GSX-R750仍屹立不搖的存在著。

2001 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GSX-R600也採用與R750同樣的更新,使用38mm電子燃油系統,但經改良後馬力又更強了,加大了缸徑及縮短衝程,有利於引擎高速轉,新款的GSX-R600比起上一款更顯得流線,風阻係數減少了4%,車身也更小巧輕盈,減輕了11公斤,鑽石型頭燈有利用SRAD進氣系統的佈置,可以運作得更有效率,2001年式的R600車型一直延續到2003年,幾乎沒有任何的變化。

2001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1年,SUZUKI推出了GSX-R1000,取代了三年前突然停止生產的GSX-R1100成為旗下最強大的型號,早期大多數公升級車款如YAMAHA YZF-R1,是以750c.c.引擎作為基礎,當然GSX-R1000也不例外,引擎是經由GSX-R750重新設計的,能在9,500轉時達到160匹馬力,最高時速為278公里,0到100公里加速只需3秒,除此之外沒有改變,車身也與R600及R750相仿。

2003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經過在賽道上取得優異的成績後,SUZUKI並沒有停下腳步,2003年GSX-R1000終於進行了改造,慢慢跳脫R600及R750的框架中,成為獨樹一格的車款,安裝了最新的四活塞卡鉗,搭配300mm碟盤,有助於剎車力道的控制,引擎保持在988c.c.,但在氣缸之間增加四個通風孔,以釋放活塞下方的曲軸箱壓力,發揮出更大的馬力及扭力,尾燈也由LED給取代,將會以全新姿態來主宰賽道。

2004 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隨著GSX-R1000已成為GSX-R系列的全新標準,旗下兩臺R750及R600也理所當然的進行改革,更流線的造型,讓騎乘姿勢顯得更低更趴,比起GSX-R1000,更新奇的是引擎更輕巧了,也減少了燃燒室的空間,讓壓縮比增加,提高馬力及機械效率,增加了ECM運算速度和記憶體容量,使電子燃油噴射系統效率更好,外觀共享了底盤和車架設計,差異不會太大。

2005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5年款GSX-R1000增加了引擎排氣量,由原本988c.c.提升到999c.c.,馬力達到170匹,乾重則再次下降到166公斤,比許多600c.c.中排氣量車更加嬌小,這是SUZUKI開發車輛多年以來,讓速度能發揮到極限,剎車系統安裝了新式卡鉗及310mm的碟盤,讓剎車力道更足夠,燃燒室空間也又有做一些修改,令壓縮比由12.0:1提升到12.5:1,使引擎更加狂野。

2006 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自從SUZUKI推出初代GSX-R,到2006年已有20多年發展歷史,依然積極的開發及設計,2006年款的GSX-R750/GSX-R600使用的是直列四缸引擎,首次使用輔助平衡軸,使引擎性能更加平順穩定,具有改進過的缸徑及尺寸,更新的燃油噴射與排氣系統,搭載與GSX-R1000同樣的新型離合器,降檔變得輕而易舉,同時仍保持良好的油門控制。

2007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7年的GSX-R1000擁有前所未有的動力,採用最新SDTV雙活瓣電子噴射系統,最高可達到185匹馬力,噴嘴由4孔改為12孔,讓動力表現有一定的增長,另外共有三種(乾地、混合、雨天)三種動力模式,可依照路況來做選擇,在電控方面也有相當的進步,增加四倍ECM運算技術,將排氣管改為左右雙管,是過往排氣效率的一倍,水冷排也加大了10%,使得引擎更容易散熱。

2008 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8年的GSX-R750與R600只進行了一些小調整,與2006年的版本幾乎相近,車重雖然增加可是卻擁有相同的馬力及扭力,SDTV(雙活瓣電子噴射系統)的進氣孔由4孔改為8孔,以便增加燃燒速率,也更新了ISC(怠速控制系統),控制空氣進入引擎的閘門,讓轉速相對提高,皆搭載了S-DMS(SUZUKI可選式騎乘模式),同樣也有三種模式可供選擇,雖然沒有太多變化,但改造的地方卻非常實用,引人注目。

2009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常在奇數年推出新產品的SUZUKI,也符合定律的在2009年推出新版本的GSX-R1000,引擎壓縮比提升到12.8:1,可調節的腳踏,騎乘起來非常舒服且穩定,新款43mm SHOWA大活塞前叉可以保持高速穩定,能應付顛簸的路段,下進氣管縮短了10mm,保持高轉速下的進氣效率及馬力輸出,新登場的SCAS(SUZUKI離合器輔助系統)擁有滑動離合器功能,在減速時能些微滑動,同時也具備離合器咬合輔助的功能,使用離合器時能更方便操作。

2011 GSX-R750/GSX-R6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11 GSX-R750仍然堅持使用2006年的引擎設計,車身重量為190公斤,具有令人垂涎的148匹馬力,安裝了全新的SHOWA BPF前懸吊及BREMBO卡鉗,有著更短的軸距,讓入彎時能更靈活,燃油效率也提高了10%,S-DMS動力模式則由先前的三種縮減為兩種,GSX-R750比GSX-R650重量多了3公斤,主要差異在引擎部分,其它大致無任何明顯差別。

2012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2009年GSX-R1000的銷售困難,沒有停下改善的腳步,針對配備及組件設計重新調整,車身重量比2009年款減輕兩公斤,燃燒效率也提升了許多,採用與MotoGP相同的全新鍛造活塞,搭配全新BPF可調式倒立前叉,壓縮比提升到12.9:1,升級BREMBO卡鉗並減少前輪重量,提供更好的機動性。

2017 GSX-R125/GSX-R15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在2009年左右,SUZUKI開始學習研發低級距排氣量的GSX-R125,但到了2017才開始在科隆發表並販售,SUZUKI將它定義為能給初學者輕鬆上手的車款,124c.c. DOHC雙凸輪軸引擎有著15匹馬力,車身重量僅134公斤,並實現最好的馬力重量比,採用正立式31mm前叉,以獲得較輕的車身,搭載與GSX-R1000的的LED大燈,以及Keyless免鑰匙系統,讓騎乘上能多一點玩樂。除了針對歐洲市場的125級別外,也針對東南亞市場推出GSX-R150,搭載馬力更大的147c.c. DOHC水冷單缸引擎,可輸出19.2匹馬力,而車重僅僅比GSX-R125多出2公斤。

2017 GSX-R1000

鈴木當家跑車進化論1984-2017

在2009 GSX-R1000量產後的8年,2017年GSX-R1000第一次有兩種版本提供,一般版及高階版GSX-R1000R,都是使用同一顆999c.c. DOHC直列四缸引擎,電控部分一樣有10段循跡模式,能夠允許在行進途中改更設定,S-DMS騎乘模式、快速排檔系統也沒有少,為了保持中低轉速動力,導入大量MotoGP賽場的技術,強勢宣稱搶回公升級跑車的王座。

喜歡摩托車就關注一下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