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日本海军学德国,把巨量资源投入潜艇及其配套装备的研发,能否打赢美国?

用户68042581


虽然用巨额资源来形容日本海军不好,但笔者比较同意这个意见。如果日军学习德军的破交战,在一开始就把大部分精力用于对美国的海岸封锁,以战迫和未必不可能。

首先看德军的战绩,德国海军军被认为是末流海军,没几条像样的军舰。但就是因为德军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潜艇制造和潜艇战,以至于被认为是世界前五海军之一的英国,出现了用殖民地利益换美国驱逐舰的窘况。

然后说美国和日本,相信看到这个标题,知道美日太平洋战争结局的人,都会说不可能。说不可能的的人,大概会生产出那种看法,美国制造力和国力超出日本那么多,只要美国愿意,就会造更多的驱逐舰来对付日本人的潜艇。笔者此前也多伊400的作用解释过,认为其作用不大。但是笔者的考虑是建立在日本海军不重视潜艇的基础。就像认为美国一开始,不管日本用什么战术,美国都能打赢日本的那一类人一样。认为的方向不对,那结局肯定是一样的。

事实上,美国在对日战争的一开始,还不如日本海军,如果说瓜岛战役之前的太平洋霸主,那绝对不能算是美国人。

就以航母对决来说,后来美国靠自己的制造能力和国力,造出了几十条航母。但在一开始,美国人的处境可谓是叫花子上战场。以航母来说,美国的“企业”号,参加了太平洋战场初期不少的战役。但这绝不是说美国制造的可靠。而是美国人实在没航母用了,只能让“企业”号等伤痕累累的航母挺过战场最艰难的时刻。就像后来在中途岛被日军潜艇击沉的“约克城”号航母一样。为了让其在中途岛之战时候有战斗力,美国海军尼米兹司令甚至命令维修工人即使航母出海了,也要待在航母上继续修理。这才有了后来中途岛3条美国航母对决日本四条航母的战场形势。

后来在瓜岛争夺战中,也是类似的情况,美日航母都打的筋疲力尽了。如果不是因为日本在战列舰上败北和输送陆军物资的方法实在太无能,加上制空权的失去和一开始对美国登陆瓜岛的认识错误。这才让美国守住了瓜岛。

虽然日军对航母这类兵器不重视,但我们如果看日本潜艇的战绩,还是有些亮点的。

比如在1941年的击沉英国“威尔士亲王”战列舰的时候,最先发现英国舰队的就是日本潜艇伊65号。应该来说,击沉“威尔士亲王”的前,日军为了保证交通线的安全,命令潜艇组成警戒部队这一做法是正确的。

1942年的6月6日,中途岛海域,伤痕累累的“约克城”号被日军潜艇伊168号击沉,同时被击沉的还有“哈曼”号驱逐舰。同年的9月15日,日本潜艇伊19号击沉航母“黄蜂”号,驱逐舰“奥布赖恩”号,又击伤战列舰“北卡罗来纳”号。

1945年7月29日,日本海军潜艇伊58号击沉美国重巡洋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

可以说,日本海军潜艇的战果不算太逊色。然而,正是因为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一开始,就把潜艇部队置于错误的境地,才不可能让日本海军的好运继续下去。

如果日本海军一开始就对美国实行破交战,历史的改变,可能性很大。


魏博镇节度使王前策


我先说答案,不能。日本和德国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压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两国就衍生出了完全不同的战术,哪怕日本半路出家学习德国也没用。德国所有的军舰都是围绕破坏英国交通线为主,而日本是围绕面临美国舰队进攻日本的“渐减邀击战术”。


其实相比德国,日本在潜艇的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其实都不比德国差,并且日本的鱼雷的威力都是很大的(玩过游戏的都知道),但是就是因为他们的战术思想不同就导致了日本潜艇的战绩很差。


日本潜艇是“渐减邀击战术”中反舰重要的一环,所以它大部分都是大型的远洋潜艇,吨位大(最大的伊-400型水上吨位达3530吨,水下排水量达到了6560吨,多快赶上054A了),航程远,重武装(610mm的鱼雷,舰首6-8具鱼雷发射管)。但在实战中最辉煌的战绩也就是击沉黄蜂号航母和印第安纳安第斯号重型巡洋舰。

因为联合舰队规定,击沉对方的补给船不算入战绩。所以日本潜艇遇到美国补给舰船,一般都不会选择攻击。并且日本潜艇发动机噪声大以及通信设备落后等问题也是制约日本潜艇的重大因素。玩过海战世界都知道伊-400一旦冲进敌方战舰群,那几乎等于是屠杀。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比较奇怪的问题。首先要了解日本的战争目的是什么?潜艇的作用是什么?

日本是岛国,物资匮乏,为保障国家生存,必须掌握一定的制海权,没有制海权扩张就无从谈起。这点和英国很相似,早年日本也一直将英国作为学习对象。

潜艇在当时属于袭击型舰艇,主要作用是进行不对称作战,通过打击非军事目标来遏制对手的海上运输线。此种战术只是个针对物资进口方,例如英国和日本。当时的潜艇并不具备与水面舰艇抗衡的实力,远洋补给也是大问题,一但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这些注定它无法成为海战的主流。潜艇战绩最优秀的美国也是在掌控制海权的条件下实现的,这也是由于美国从一战开始就特别重视反潜作战,驱逐舰、反潜机与潜艇相辅相成共同提高的结果。

德国是后起的内陆国家,且出海口受英国封锁,正常发展海军基本就是浪费资源,无论怎样努力都会处于英国的掌控之下,英国也不会坐视起成长。唯一的手段就是通过破交战切断英国的物资进口,使英国本土经济崩溃而获得胜利,当然因为美国的加入也变为不可能。

日本与德国情况正相反,必须依靠正经的海军力量获得周围海域的制海权,否则无法保证自身发展所需的巨大资源,打败清朝与俄国更是无从谈起,强大也就成了痴人说梦。

如果日本真如题目所说侧重于潜艇,首先会丧失制海权,进而失去已有的海外利益,再也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兵力投送。更不可能有偷袭美国这样的壮举,日本会因为美国的禁运自己就崩溃了。即使尚能苟延残喘,潜艇唯一能做的就是打美国往来于东亚的商船,这也会逼美国参战的,美国海军不需要多大的努力即可将日本本土封锁,日本照样崩溃。


约翰的甲壳虫


这个不好说。但是从国家大小与人口工业生产能力来说。无论日本怎么投入都没办法与美国竞争到底。因为毕竟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再加上日本疯狂的扩张,到处侵略消耗过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如果日本重点,把资源投资在潜艇及配套设备上能打败美国吗,我想从两国的综合国力就可以看出日本拼耐力不行。无论日本投入再多的资源在潜艇研究与配套上都无法与美国抗争到底。日本的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再偷袭珍珠港之后说过这样一句话,看看美国的工业能打败美国吗?山本五十六自己心里都没底,没有把握打败美国的海军,可见美国的强大的综合工业能力生产能力是让日本感到害怕危机的所在,最后的结局大家都知道,因为日本的扩张速度太快,消耗资源太多。日本的军工产业无法满足,前线士兵作战的需求。最终日本与战败无条件投降而告终。


铁木真165163663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现代战争,尤其是国与国之间的大规模战争,讲求的是作战体系的对抗和综合国力的较量,单独的某一种武器、某一种战术乃至某一军兵种都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即便是日本海军将大量资源用于发展潜艇,也无法战胜美国,因为两国的国力差距明摆着,只要美国作战意志坚定,击败日本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海军潜艇的性能并不算差,还很有特色,比如携带有水上飞机。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日本海军在潜艇上的投入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日军潜艇的技术水平也居于世界前列,其水下舰队的规模也相当可观,但是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潜艇部队战绩不佳,这主要归因于其错误的作战指导思想,将潜艇主要投入到舰队交战中,以受到严密保护的美军大型战舰为优先攻击目标,一个劲地向对方强点上撞,又不屑于攻击运输船等后勤舰艇,导致损失大而战果少。

日军潜艇艇长使用潜望镜搜索目标。


即便是日本海军以德国海军为师,将潜艇主要用于破交作战,虽然会起到更大的作用,但对战局仍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因为日德两国的作战目标存在明显差异。德国海军之所以大力发展潜艇,实施大规模破交作战,其根本出发点在于英国是一个岛国,本土资源匮乏,维持其国家生存的海量资源大多来自海外殖民地,而且通过海运输入本土,所以海运线对于英国等同于大动脉,对海运线的严重打击将给英国造成致命的威胁。

德国海军之所以重视潜艇战,与其作战目标英国对海运线的依赖有很大关系。


相比之下,日本的作战对象美国是一个大陆国家,本土拥有丰富的资源,对于海外资源的依赖程度远远低于英国,即便是对美国的海运线进行打击,也很难对美国的战时经济和军备生产造成切实影响,同时也不能忽视美国海军强有力的反潜作战能力。这一点已经被德国海军的作战所证明。1942年初,邓尼茨曾多次派遣潜艇群横跨大西洋,在美国东海岸和加勒比海实施破交作战,这就是著名的“击鼓”行动。由于美国参战未久,尚未建立完善的反潜体系,使得德军潜艇猖獗一时,美国损失了不少船只。但是,这并未阻止美国迅速转入战时体制,造枪造炮,同时,美国海军在充分动员后建立了护航体制,在1942年夏秋对德军潜艇实施了有效打击,迫使邓尼茨重新将作战重心转移到大西洋中部,基本停止了对美国本土海域的袭扰。由此可见,就算日本海军潜艇跨越太平洋对美国东海岸实施破交作战,也不会比“击鼓”行动更有效。

1942年在“击鼓”行动中被德军潜艇击沉的美国油轮。


在笔者看来,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海军潜艇部队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是攻击美国本土至前线的补给线和美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海运线,尽可能地给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后勤补给体系制造麻烦,延缓美军的进攻步伐,迫使美军将相当一部分兵力投入反潜护航作战,从而减轻一线日军的压力。当然,考虑到美军的反潜能力,对于日军潜艇破交作战的效果很难有所期待,但至少比强攻美军舰队强得多。

日本海军拥有规模可观的水下舰队,但未能有效地运用这支力量。


其实,日本海军与其将大量资源投入潜艇,不如下大力气加强反潜作战能力和护航体系的建设,因为,日本和英国一样是岛国,海运线对于日本来说同样具有生死存亡的意义。从太平洋战争的过程看,美国海军潜艇部队取得的成就绝不亚于航母特混舰队,美军狼群对日本海运线的绞杀极大削弱了日本战争机器的能力,同时由于日军对反潜作战的忽视,又使美军潜艇屡屡击沉日军主力战舰,这恰恰是日军潜艇想做又难以做到的事情。总而言之,日本海军在作战体系的构建上存在极大的偏差,迷信大舰巨炮的威力和舰队决战的意义,没有真正认识到潜艇的作战价值和威胁,最后沦为潜艇战和反潜战的双重输家!

美军潜艇部队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战绩相比德国海军潜艇部队毫不逊色。


崎峻战史


二战时期,在大西洋战场上,德国海军拥有上千艘凶恶的U型潜艇,其展开的水下“狼群”战术,给盟军的运输船队和护航舰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但随着美国租赁或无偿援助了英国皇家海军50余艘大型驱逐舰,加之美海军参与大西洋海战,最终德国潜艇战宣告失败,但毫无疑问,其潜艇所创造的战绩,名列二战各主要交战国首位。

倘若日本海军学习德国,把巨量资源投入潜艇及其配套装备的研发,即使日本海军拥有了德国海军上千艘的潜艇规模,最终也打不赢美国。

(美太平洋舰队密密麻麻的舰艇)

因为战争打到最后面,拼的是综合国力和战争潜力,美国的人口及受教育程度、国土面积、工业基础与规模、石油、橡胶等战略资源,是日本所远远比不过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能在二战开始后,短短的二年时间内,奇迹般地建造了175艘满载排水量超过3000吨的弗莱彻大型驱逐舰的原因,这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唯美国一家耳。

太平洋海战爆发后,其航空母舰、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等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似流水般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了美海军太平洋和大西洋舰队,只有国力强大的国家才能做到。

而日本是个小岛,四面环海,国土面积仅是美国的一个零头,人口及受教育程度也远逊于美国,尽管其工业基础和工业规模在亚洲傲视群雄,但却也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其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去甚远。

(德海军U型潜艇)

太平洋战争中后期,随着美海军航母、战列舰、重型巡洋等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美海军太平洋舰队规模日益庞大。

相反,日本海军的航母、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等主力舰艇,却越打越少,得不到及时补充,限于国力,此时的日本已无力再建战列舰等主力战舰,自中途岛海战后,太平洋战场上的态势就向有利美军转变,日海军联合舰队最终战败已成定局。

倘若日本学德国,把资源投入到潜艇领域,那势必削弱航母、战列舰、重型巡洋舰的力量,二战时期,德海军潜艇力量非常强大,但却没有航空母舰,极少量的战列舰和重型巡洋舰,最终还是打不赢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均衡发展的英国皇家海军。

(日本海军联合舰队)

历史的经验值得重视,海军建设需要均衡发展,事实上,日本海军建设还是相当成功的,二战时,毕竟拥有12艘主力航空母舰,12艘战列舰,20艘重型巡洋舰,20余艘轻型巡洋舰,130余艘驱逐舰等主力水面作战舰艇。

日本重视水面作战舰艇的建设,却相对忽视了潜艇的发展,因为国力的原因,不可能象财大气粗的美国一样全面发展,凭借工业优势,陆海空三军武器制式装备,全都碾压日本军队,日本遇到如此强劲的对手,最终只能举手无条件投降。


国平军史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傻。德国不是不想造航母,航母上的战机归属权是谁?指挥权是谁?是空军元帅还是海军元帅?

日本用潜艇战,作战半径到珍珠港,太平洋是大西洋的二倍。太平洋岛屿多,适合航母舰队侦查和攻击。

大西洋就是海,德国想通过U型潜艇把英国包围困死,让英国投降。

日本是造航母还是潜艇,钢铁产量多少?钢铁用来造什么,他们很清楚。日本海军一直给陆军压着。海军是辅助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