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的用法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搞懂?你知道为什么吗?

在生活中,人们用陈皮泡水、用陈皮煲汤、用陈皮入药,基本上都是直接用的“裸陈皮”,就是说买回来的陈皮是什么样就怎么样,也不做任何处理就放入杯中、锅里或是药罐里。可是这样的做法,大家只能得到陈皮一半功效,另一半功效为什么得不到?就是因为没有“去白”!

陈皮,就是常见的橘子的皮,将它剥下来晒干或是焙干,放的时间越久,陈皮的药效就越好。因为陈皮可以药食两用,所以在生活中,人们吃完橘子之后就把皮子留下来,备放在那里,等到做煲汤的时候就放入一点陈皮在菜里面,因为陈皮味辛苦而性温,具有清香的味道,用来煲汤不仅能让陈皮的清香之味融入到汤内,还能促进人们的食欲和温暖脾胃。

陈皮的用法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搞懂?你知道为什么吗?

人们也喜欢将陈皮单独用来泡水当茶饮,除了它味道独特以外,还因为它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药用的功效,它能调理脾胃、止痛、散寒湿、祛胀气,治疗恶心呕吐以及化痰止咳平喘。

正因为陈皮有这样的妙用,所任人们就特别的偏爱这个食材(或药材),当然,它也是临床上面临床医生常常运用的一味药材。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都不知道,运用陈皮的时候,非得要注意一下才能获取“良效”!

大多数草本古籍都记载了陈皮的药用功效为何,如《神农本草经》载“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但是在很多非草本古籍上面,讲到组方用药该如何炮制的时候都有特别提到陈皮要“去白”才行,如《御药院方》当中的“思食调中丸”,这个方子用以治疗脾胃久弱、胸膈痞闷、肢体倦怠、呕逆恶心等病症,组方为“神曲、麦柏、半夏曲、陈皮去白、乌药各一两,槟榔、人参各三分,木香,沉香各半两,白术一两半”,用陈皮去白的方剂还有非常多!

陈皮的用法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搞懂?你知道为什么吗?

那么,为什么在用这些方剂的时候陈皮为什么要去白呢?

陈皮主归于脾肺两经,在治疗疾病方面,需要各自主入肺经和脾经的时候,必定要和陈皮配伍不用的药材,而入脾的时候就一定要去白!入肺的时候就不需要去白!为什么?理由很简单,陈皮的内白又叫做橘络、橘筋、橘丝,它味儿苦甘,性平,能够通络化痰止咳,当然它也归脾肺两经,但是从功效上面来看,它却更偏向于肺,所以在治疗方面需要偏向于化痰的,我们就不需要去掉内白。

但是如果不是取这方面疗效的,而是偏往脾经方向的,比如说治疗恶心呕吐、腹痛、气滞等等,不管是入药、入汤、入粥还是泡水喝,都要去白才能达到最佳功效,因为陈皮的药用功效主要在外皮,而有的陈皮内白较厚又苦,所以不去内白的陈皮药效一定不如去白的陈皮好!

陈皮的用法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搞懂?你知道为什么吗?

去内白方法,将瓣状的干陈皮用冷水泡开,待内白被泡软之后,就用刀将内白刮掉。需要注意的是只能用冷水泡开,这样就不会让陈皮的药性挥发。

记住:用的时候再制作!

记住:想要用它治什么症,就看它是偏向那个经,偏脾的就去白,偏肺的就不用去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