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養我長大,我陪她到老!90後女孩帶患病養母讀研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2018年5月30日,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1991年出生的孫玉晴和母親正在租住的房子裡聊天。

在此之前,她剛剛完成了一場令她擔驚受怕卻又習以為常的尋人行動——母親又走丟了,這是她不得不面對的日常“小狀況”。她最擔心的就是母親喜歡出去逛,卻總回不了家。

享受旅行、肆意追夢、甜蜜戀愛,這些同齡人的正常生活距離孫玉晴都太過遙遠。自高三那年養父過世,擺在孫玉晴面前的只有身兼數職“吃飽飯”,攢錢給養母看病,不負養父囑託完成學業。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孫玉晴勇敢、堅定,8年來她自強奮進,不僅完成了從高職到本科再到研究生的課業,還帶著養母暢遊北京。

在生活窘迫稍有緩解的時候,年近八旬的養母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為了照顧養母,她只能把自己的活動範圍限定在校內。儘管更大的挑戰仍在繼續,孫玉晴卻堅定如初:“養母陪我長大,我陪她到老。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孫玉晴與養母。本人供圖

一條用兼職搭建的升本、考研路

養父母撿到孫玉晴時已是65歲和51歲高齡,雖是養女,他們卻視如己出,鄰居們說“能養活就不錯了”,他們卻靠撿賣廢品全力支持女兒上學。

5歲起,孫玉晴放學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好袋子跟養母一起去撿拾廢品,和養父一起賣廢品,給養父母做飯、洗腳、洗衣服、捶背都是她最愛做的事。雖然日子過得緊巴,但那卻是孫玉晴心底最溫暖的回憶。

飽受高血壓和風溼煎熬的年邁養父,最終還是沒能等到女兒考上大學,在孫玉晴高三那年離世。“那時候特別自責,一想到我媽一個人孤零零在醫院照顧我爸,就痛恨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憶起往事,孫玉晴淚水譁然。

至親離世,還沒來得及處理好悲傷的情緒,孫玉晴便不得不面對日益逼近的高考。遺憾的是,那一年她只考上了高職。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我一定要上大學!給我爸媽爭氣。”踏入學校的第一天,孫玉晴就下了這樣的決心。然而彼時,孫玉晴面臨的更迫切的問題是“生活費”。

去食堂打工,是孫玉晴初入學校時唯一能找到的兼職。賣飯、洗碗、擦餐桌、倒剩飯,早中晚三個時段的忙碌,換來80塊的月薪,“很多同學不明白我為什麼要去幹這個,但這可以省去一日三餐的生活費”,孫玉晴說這份兼職她幹了整整一年。

做銷售、翻譯、發傳單、一天三個家教……在同學眼中,孫玉晴是一個不會玩的“怪人”,因為除去兼職時間,她幾乎都在圖書館度過。

“我捨不得睡覺,從來沒午休過,專升本只有一次機會,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提起大學的日子,孫玉晴再次淚目,儘管她已說不清為什麼當時會有那樣的勇氣,但對那份在她心中“必須承擔的責任”記憶深刻。

功夫不負有心人,孫玉晴不僅成功考取了本科,還在2016年考取了西北工業大學的研究生。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攢錢圓了養母北京旅行夢

除了克服學習、生活上的壓力,養母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是孫玉晴最憂心的事。大學那幾年,養母每年都要住院三四次,孫玉晴每半月都要從學校回家一趟,火車票放了滿滿一抽屜。

子欲養而親不待,養父離世是孫玉晴心中永遠的痛。為了在還來得及的時候報恩盡孝,孫玉晴決定奢侈一次,幫養母完成“到北京看看”的心願。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如今患上了老年痴呆症的養母,頭腦不清醒,總跟孫玉晴鬧脾氣,還不時走丟。但她卻也時不時無意提起“我去過北京”“坐過飛機”的事,這讓孫玉晴在疲憊中多了一絲安慰。

“感謝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一路走來,外界的每一份關懷於她而言都彌足珍貴。

收到西北工業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的當天,孫玉晴一邊是欣喜,一邊是忐忑。

時年76歲的養母身體越來越差,她怎能把養母獨自留在湖北老家?思考再三,孫玉晴撥通了輔導員的電話。素未謀面,輔導員卻在瞭解了情況後,立即伸以援手,不僅幫她找房子,還幫她申請一系列補助,解決經濟上的困難。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孫玉晴本科畢業時與養母合影。本人供圖

學校的關懷讓孫玉晴至今感動不已,她說:“這是當時我面臨的最大的困難,在陝西我人生地不熟,都是學校幫著出力。所以我發誓一定要好好學習。”

讀碩士期間,孫玉晴一邊細心照顧養母,一邊砥礪前行。在學習科研上,她赴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參加外語類頂級國際會議並作口頭彙報;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核心期刊等發表多篇論文並獲得了多項獎學金;被評選為第十二屆 “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在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主辦的“青春自強·勵志華章”主題活動中,獲得2016年“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一路上我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我覺得自己所有的努力就是為了回饋那些幫助過我的人。”時序更迭,孫玉晴仍記得高中時期那些關於“一件衣服”“一頓飯”的關切,“可能老師覺得微不足道,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是莫大的安慰”。

夢想當教師回饋社會

2018年,孫玉晴27歲了,生活的磨礪讓她考慮事情比同齡人更加長遠。

孫玉晴對從業方向有著清晰的規劃。養父曾是小學老師,成長過程中蒙受師恩,讓孫玉晴對教師這個職業懷有特殊的情結。她說:“我想當老師,想去關心那些有困難的學生,想讓那些遇到困難的學生能從我身上學到一些東西。”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在實現職業理想之前,孫玉晴還有一個讀博的願望,一些瞭解她艱辛生活的同學對此並不能理解——“為什麼不去工作?”

孫玉晴坦言,她對學術有著一份特殊的熱愛,此外在她看來,只有留在學校,才有更多時間守著母親。“我知道未來還有更多的困難,但那麼難的日子都過來了,車到山前必有路,所以我會一直堅持、努力,去實現自己的夢想。”說這些話時,孫玉晴笑了。

她养我长大,我陪她到老!90后女孩带患病养母读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