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民國時的南京,出於戰略和交通等需要,先後建設了許多機場,有些發揮了重要的航運作用,一直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些只是作為小型飛機臨時起降之用,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曇花一現。有的則是侵華日軍修建的,抗戰勝利後即荒廢消失了。1949年之後,南京又先後新建了祿口國際機場、老山若航直升機機場和六合馬鞍機場。

現筆者根據手頭的零散資料,整理出南京歷史上曾有過的大小13座機場。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在小營機場起飛過的飛機

小營機場:小營機場是民國時期建設的首個機場,也是南京有史以來第一個機場。這個機場的位置在珠江路演武新村附近。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中國同盟會美洲總支部決定籌建華僑革命飛機團支援革命。他們募集資金,購買了6架寇蒂斯(Curtis)飛機。1911年12月31日,華僑革命飛機團的兩架飛機經上海轉抵南京,參加孫中山的就任典禮,可沒有供飛機降落的機場,於是,擔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指定小營的演武廳作為飛機場。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由於空軍編制的擴大、飛機數量的增加,小營機場不能滿足需要,因而廢棄。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南京的放羊人趕著羊群經過明故宮飛機場

明故宮機場:因原小營機場場地有限,飛機起降困難。1927年,國民政府在明故宮遺址,修建了僅有一條跑道和幾間簡易棚屋的明故宮機場。明故宮機場北鄰中山東路,西鄰西華門大街,東鄰御道街,南鄰八寶前街。1929年4月的第一次擴建,將原來的土跑道擴成800米長的碎石道面。當年8月,明故宮機場第一次開闢了上海至南京的航線,當年一架運載2000多封郵件的飛機在明故宮機場降落,機場的民用功能就此開啟。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明國時期航拍明故宮機場

1947年6月,明故宮機場再次擴建,拓長跑道、新建候機室,還增加了夜航燈光設備,建成479米長、25米寬的滑行道,機場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當時屬於軍民合用機場。

1949年後,由於明故宮機場緊靠市中心,再無擴大的可能,四周高層建築也漸漸多了起來。1956年7月,南京民航由明故宮機場搬遷到大校場機場,淡出了歷史舞臺。同年10月,明故宮機場廢棄,交由南京市體委作航模軍體訓練用;1958年10月,該地移作工業基建用。

今金城集團所在地,也是當年明故宮機場舊址的一部分。而今的瑞金路小學的教學樓底下,仍留有該機場的跑道痕跡。

三汊河機場:1930年8月,國民政府在南京下關三汊河設水上民用機場,設有浮橋碼頭,因該地點偏僻,且夏日江水氾濫,次年11月16日,該機場移至挹江門外中山北路末端的江邊。這裡地理位置好,交通方便,機場設有風標、氣壓表、寒暑表等氣象設備和200瓦無線電短波電臺通信設備。1937年南京淪陷後,水上機場廢棄了。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三汊河機場

大校場機場:1929年,國民政府軍用需求越來越多,軍政部航空署徵收大校場土地700餘畝,作為空軍訓練場所,當時全國最大的靶場也設立在這裡。1931年大校場機場落成後,國民政府在大校場建立了中央航空學校,蔣介石任校長。三年之後,大校場被正式闢為軍用飛機場。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大校場機場

1934年,大校場機場擴建,建有一條長800米、寬50米的土跑道,該機場是中華民國首都唯一的空軍基地。在當年,大校場可以算得上是中國空軍的搖籃,到了抗戰前夕,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最高級別的航空總站。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日軍在大校場機場檢查中國空軍受損後放棄的飛機

1937年日軍佔據南京後,大校場也一度成了日軍的軍用重地,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經過炮火摧殘後的大校場機場,破損極為嚴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6年7月,明故宮民用機場搬遷到大校場機場,使後者成為了軍民合用機場。1997年祿口國際機場建成,大校場機場的民用機場功能轉移到祿口國際機場。之後,該機場繼續保持當初軍用機場的用途。直到2015年關閉。

溧水機場:民國時期,為南京防衛的需要,民國航委會要求民國江蘇省政府興建溧水機場。溧水機場1936年開始修建,位於溧水東門外章家莊,距縣城中心1.5公里。同年冬建成,機場長1500米,寬1200米,有趣的是該機場並無跑道,場地平坦,僅作迫降場或野戰機場之用,次年該機場即廢棄。1949年後曾作513廠(南京空降裝備廠)試傘基地。

中山陵臨時機場:1936年底,中國空軍的馬丁-139WC重型轟炸機速度快,載彈量大,是當時中國空軍裝備的最先進飛機。這種重型轟炸機,南京市區的機場無法滿足起降需要,因此民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宋美齡決定,將市區通往中山陵的一段道路改造成臨時飛機跑道。後因戰局變化,1937年12月馬丁重型轟炸機移駐南昌,公路機場也因此被廢。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中山陵臨時機場

玄武湖水上機場:1937年5月,為方便蔣介石水陸兩用型專機起降,國民政府在南京城內北極閣對面玄武湖建立臨時性水上機場浮碼頭一座。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水上機場隨之廢棄。

草場村機場:據記載,這座機場位於南京市麒麟門附近吳家墩勵志莊草場村。1938年,侵華日軍在這裡開闢跑道,建設飛機場,機場場面為長方形,長1500米、寬60米。1945年1月,機場報廢。

土山機場:土山機場是侵華日軍在1939年修建的,土山機場採用的是碎石跑道,長1600米,寬50米,兩端還有保險道各100米。1945年日軍投降後,該機場並未廢棄。1951年重作整修,作為空軍機場,後成為民航通用航空基地。

如今,土山機場漸漸成了“城中機場”,但仍然作為軍用直升機場在使用。

馬群機場:這是日軍佔領南京期間,於1945年3月修建的又一個機場。馬群機場為碎石跑道,長1450米、寬40米,機場跑道位於寧蕪鐵路和白水河之間。但馬群機場,僅在開工6個月後,因日軍投降而停建,機場被廢棄。

祿口國際機場:祿口國際機場於1995年2月28日開工建設,1997年7月1日正式通航。它是目前中國最具現代化的國際航空機場之一。

老山若航直升機機場:老山若航機場,是全國首家民營直升機機場。2007年底由若航公司在浦口老山南麓開工建設,2012年7月31日投入運營。該機場佔地10萬多平方米,可滿足近40架公務直升機的起降停放服務,並有配套的航空主題會所、航空酒店等附屬設施。在這裡,市民可以乘坐直升機,“空中游南京”。此外,併為公務、應急救援、商用及私人飛行活動提供直升機起降平臺。

“老南京”:歷數南京歷史上的大小機場

六合馬鞍機場

六合馬鞍機場: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即南京第二國際機場,建在六合馬鞍鎮附近,2012年8月,機場正式開工。2015年7月30日,南京馬鞍國際機場建成投運,同年大校場機場正式關閉,整體搬遷至此。建設初期為軍用,遠期將改為民用,是軍民合用型機場。馬鞍機場主要輻射範圍是蘇北及皖東北地區,方便區域居民出行。馬鞍機場將建成我國面向日韓、北美和連接歐亞的國家大型門戶樞紐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