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安徽省省會在安慶或者蕪湖,現在的安徽是不是跟江蘇一樣?

嘻哈就是我啦


首先我可以確定的是,安徽換了省會,肯定比現在發展的要好,但是和江蘇比,還是沒可比性,但是肯定要比現在要好。以下是我觀點的分析。

第一合肥雖然位居安徽省中部,理論上發展會帶動全省,但是首先合肥定位省會之初,只是人口五萬人的小鎮,沒有任何經濟,人文,教育,基建基礎,這些建設需要耗費多少錢?相對於當時的蚌埠,蕪湖,安慶,合肥都落後太多,首先這筆城市建設費用得多少錢?得拖累安徽多少年,這些也是計算不出來了。

第二合肥雖然位居安徽省中部,單從交通上說,合肥當時既沒有蚌埠的全國鐵路樞紐的地位,也沒有蕪湖水運的發達,現在合肥建成了高鐵樞紐,這又得花多少錢?耗費安徽發展多少年?如果省會放在其他城市,這筆錢得節省出多少?又會對安徽經濟產生多少影響?

第三合肥發展過於自我,根本不管省內其他城市的死活,說白了,合肥發展帶動和輻射哪些地方,安徽人都心知肚明,只輻射了,肥東、肥西、長豐、廬江,而這些地方還都是合肥的轄區,以上四縣大肆搞大拆大建,比其他兄弟城市發展還快,財政支持力度也是冠絕全省,而省內其他城市的基建如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合肥吃肉,根本連湯都不會分給他們,這也是一種拖累和制約。

第四合肥現在規劃出八條地鐵,每條都在25公里以上,地鐵造價大蓋7億左右一公里,也就是說至少一千四百億用於地鐵建設上?這是安徽省2017年全年GDP的百分之五左右?在一個經濟欠發達省份,這樣做,讓基建落後的兄弟城市情何以堪?以後的維護費用,這就更沒法算了。

第五合肥雖然進步是有目共睹,但是合肥的進步不應該唯我獨尊的發展,更不應該寧願浪費資源都不把資源分配給其他兄弟城市。

第六目前與其說安徽是一個省,還不如說是個合肥直轄市,因為安徽經濟除了靠近江浙一帶的地級市發展還勉強上三線城市以外,其他城市就是幾乎停滯不前。

綜上所述,合肥的發展到目前的局面,是至少犧牲安徽十年的經濟發展換來的,但是合肥卻一味唯我獨尊的欺壓地方城市,與其說安徽省還不如改名合肥直轄市,因為實際情況如此何須一塊遮羞布。

以上觀點是個人觀點,個人認為安徽省會應該放在蚌埠,蕪湖設為副省級,那樣安徽2017全年GDP至少在三萬五千億以上級別,因為本身這些地方有先天條件,城市建設,基建,人文上,以及交通上都不用投入像合肥那樣的資金,發展合肥一家的錢,足夠這兩個地方發展,之所以省會不放在蕪湖,是因為蕪湖離南京太近,輻射能力在所難免的會被壓制,如果蚌埠得到資金髮展,徐州的輻射能力還是要次於蚌埠的。


小名叫陛下


不會。原因很簡單,江蘇和安徽自古就是一個省份,但同為江南省的時候,現今江蘇下轄的蘇州府常州府(當時無錫屬於常州)、江寧府(南京)、徐州府,都是發達富裕的地方,強於現今安徽下轄的安慶府徽州府(黃山,現今已經衰落)。


當年的江南省是全國最發達的省份(上海也屬於江南省),不便於管理,於是便拆分為江蘇和安徽兩省。當時提出的一種拆法是沿著長江劃分,那樣可能現今的蘇北還不如皖北。當然最終的拆法是由南向北劃分,也就是現在的樣子。


安徽省的GDP總量為27518億,江蘇省為85900億,安徽僅有江蘇的三分之一。蘇州(17319億)、南京(11715億)、無錫(10511億),加起來要遠遠超過安徽。事實上僅蘇州加上南京或無錫,只要兩個城市,就能抗衡安徽全省。

所以,即使省會在蕪湖或安慶也沒用。當然如果在蕪湖可能更好一些,蕪湖底子不錯,清朝就是中國四大米市。安慶位置太偏,競爭不過臨近的武漢,顯然不是好選擇。合肥是從縣城開始建設省會,所以吸收了安徽省內太多的資源。

現在江蘇的發達,基本上都是依靠蘇南的城市,蘇州、南京、無錫三市佔據了江蘇85900億的近一半。所以,歷史已經無法改變,同為江南省的江蘇和安徽,因為當年劃分時區域的不平衡,造成巨頭城市都在江蘇,安徽多為中小城市。

但當年富甲天下的徽商,絕不是現在的浙商、蘇商、閩商之類所能比。全國範圍內“無徽不成鎮”,放在現在無論哪個省的商會,都沒有這樣的影響力。

安徽最近幾年的發展速度很快,經濟增速全國領先,相信未來可以進入全國前五。“苟富貴,勿相忘”,何況安徽江蘇自古就是一省,有著血緣關係,卻有很多江蘇人對安徽抱有很大偏見,江南省拆分到現在也沒經歷幾代人,有些人卻早已“忘祖”。


堅果旅行


有人提問這個問題,我都覺得可笑。省份發不發達,三個定位。

1區域定位,比如江蘇的定位應該是和上海,浙江構件為中國的東大門,包括了。對韓,日,美等國家的貨物對接(其中江蘇的貿易和區域定位更高)江蘇在其中的定位更高,為長江三角洲入口(包括將國外的貨物和資源運輸入內物的角色)在看江蘇的城市定位,蘇州依靠上海承擔了上海貿易細分和承接上海的產業對接。無錫承擔了江蘇省內的運河和長江中轉城市的定位(江蘇省內快遞有30%-40%的經過無錫中轉),南京為省會定位,區域定位為集中高鐵和其他國家級資源輻射周邊,影響最深的為鎮江和皖南和蘇中等地區,高鐵協同周邊佈局,南京的人口足夠支撐南京成為特大城市的基礎。南京扮演著對接安徽和江蘇的角色,徐州為三省要塞,是蘇北的唯一比較大的中轉站和華北地區貨物進入江蘇的分流站。

在區域定位上,安徽城市的優勢並不明顯,稍微好一些的就是合肥和蕪湖,一個是省會,另外一個是安徽較大的貨物分流和中轉站,而且江蘇還有一個南通和連雲港(這兩座城市江蘇還沒騰出手去規劃,這兩座城市都擁有黃金海岸)

2人口資源

省發不發達還要看人口,人口是最基本的生產第一張要素,江蘇人口8000萬,安徽7000萬,相差不大,但是安徽的城市多,一細看,其實就合肥和阜陽兩座城市人口超過700萬,而江蘇人口比較集中在幾個一流城市,比如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徐州,鹽城等城市,其中南京,無錫,蘇州,南通,徐州都屬於區域優勢明顯的城市,人口可以大力的發展科技,江蘇在和科技有關的數據方面常年前三,兩院院士全國領先,江蘇的中考和高考難度大,刷了很多的優勢人才。唯一不足的是江蘇的人口增長率不高,增長點不高,人口方面應該會繼續維持在8000萬左右,但是千萬別覺得這是壞事,江蘇的人口質量年年上升,年輕人更加註重生活質量,不再是以人為本的設備,升級為科技為基礎的較為理智的成熟社會。(你會發現江蘇人口的綜合素質一代比一代高,工廠用機器取代勞動力的比例持續加大),而同期的安徽大部分地區還處於科技不行,人補上的社會,政府和社會還不夠成熟和透明。

3地理原因

不比江蘇的是,安徽大部分地區有山,海平面還要高於江蘇,江蘇以平原為主,可以大力的修建高鐵和高速公路,核心政策為將江蘇十三市,市市相連,相通,江蘇要發展裡面的人要走得出去,外面的人要進得來,貨物和資源要流入,而不是爬山涉水的流入,江蘇政府一直奉行交通是發展的第一要素,而安徽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炸山修路工程提上日期,這是好事。

4政府要素

省份發不發達,政府起到極具重要的原因,政府是招商和吸引外資的第一要素,江蘇政府給予外商極大的優惠政策和支持,作為商人和企業,當然優先考慮政府透明度高和政策優惠大的地區,我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學過歷史,江蘇和安徽原本就是一個省,江南省和南直隸,在明清時期,江蘇安徽的定位是,安徽負責生產糧食和發展農業,養活人口,而江蘇則重商,負責交錢和發展科技,通俗的來說一個交錢,一個交糧,江蘇的政府不但支持招商還特別支持全民創業,江蘇的專利申請一直位居全國前三,江蘇的民企全國第二,僅次於浙江,在江蘇的企業可以憑藉能力獲得大力發展,這是安徽政府暫時達不到的。

總結下來,江蘇的發達是因為城市定位明確。區域優勢明顯,人口充足,人口質量高,人口智商平均較高,江蘇社會成熟,政府透明,而安徽想要發達可不是憑藉幾個搬省會就可以做到的。


不改名是怕你找不到我


首先,肯定會比現在的安徽更強。其次,無論如何安徽也無法媲美江蘇。拋開蕪湖不談,我們先拿安慶舉例:


1:昔日安慶的歷史地位。

眾所周知,安慶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譽。從清乾隆二十五年,一直到民國二十六年,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安慶曾經一直都是安徽的行政中心。甚至在建國之前,安慶曾經與重慶、武漢、南京、上海合稱為“長江五虎”。


2:安慶與省會失之交臂。

令人遺憾的是,在1953年,出於各種方面的考慮,安徽省的省會定為合肥。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合肥,還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就這樣,擁有數百年省會歷史的安慶,和省會的稱號失之交臂。


3:假如安慶是安徽的省會。

值得肯定的是,如果安徽的省會史安慶,藉助長江黃金水道的優勢,安徽的經濟發展一定大變樣。但是無論如何,安徽不管誰做省會,經濟都不可能發展到江蘇、浙江那樣。這是整體發展水平制約的,不是說換個省會就馬上變發達。


當然,每個人的理解不同,以上只是我自己的一些見解,當做是“拋磚引玉”。歡迎更多的人留言補充、多多指正!我是頭條號“揹著女兒去旅行”,足跡遍佈100座城市。歡迎關注、吐槽,有問必答,有評必回!


揹著女兒去旅行


個人觀點,我覺得安徽省省會如果在蕪湖,應該會比現在的安徽發展好的多。

地理位置

安徽合肥的地理位置並不佔優勢,為什麼這麼說,安徽合肥是安徽中心內陸城市,沒有翔蕪湖和安慶一樣靠近長江,在合肥南站還沒有建立起來之前,合肥通往安徽其他城市的交通是非常不方便的,即使現在也沒有通往蕪湖的高鐵。雖然說合肥地理位置在安徽省的中心,但是並沒有起到輻射的作用,經過確立省會到現在,發展的並不如人意。

蕪湖優勢

蕪湖又稱江城,長江流域的重要城市,造就了蕪湖水上交通的便利,蕪湖高鐵站和即將通車的城市輕軌,也足以說明蕪湖經濟的發展非常的迅速。馬上建成的蕪宣機場,給蕪湖飛速發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這還是安徽把重心放在合肥的基礎之上完成的。如果蕪湖也有這些資源,取得的成果將會不言而喻。

和江蘇對比

假如省會中心真的是在蕪湖或者是安慶,我認為安徽的整體發展應該比現在的要好,當然和江蘇肯定還是會有差距,但是差距肯定會縮小很多,江蘇的地理位置決定了他們的經濟成就。


小康教育


外省人在安徽,常住合肥,也到過黃山,蕪湖,蚌埠。

個人覺得不會更好,就算省會不在合肥,安徽也會是省會獨大的省份。

省內出現兩座以上前20的城市縱觀下來只有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和廣東。

江蘇,蘇州7,南京11,無錫14

浙江,杭州10,寧波16。

廣東,廣州3,深圳4,佛山15。

但是這三個省份,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都靠近一座超級城市,江蘇和浙江是上海,而廣東也是香港,正是依託這種超級城市的影響,承接他們的產業轉移和招商引資才塑造了浙江,江蘇和廣東的經濟奇蹟,而他們也是先有深圳,廣州,杭州,寧波,南京,蘇州這些城市以後才出了一系列無錫,常州,東菀,佛山這些這些年出現的新興城市。

不信你們看看蘇北浙南……

剩下的遼寧,山東。

遼寧是大連17,瀋陽19。

他們是以前的重工業基地,大連是以前北方的中心港,這個是計劃經濟的產物沒話可說,當時除了東北沒有任何一個省份有這福氣。

山東,青島12,煙臺20。

但是山東的模式也是安徽複製不了的,青島是建國以前的院轄市,有北方最好的港口(大連港是渤海港,水太淺,而天津港則是人工港)有德國人和日本人留下來的工業基礎,雖然計劃經濟時代青島被濟南折騰的半死不活,但是改革開放以後享受了四十年的春風終究還是活過來了,青島在國際上的名聲本來就高於濟南,改革開放後又拿到了計劃單列的資格招商引資不受濟南這個省會影響,而安徽沒有一個城市能全方位壓制省會,不論合肥是不是省會,即使省會當時是蕪湖或者安慶,安徽依舊沒有能夠全方位壓制省會的城市。青島這個城市的強大是全方位的,重工業它有南車,有中石油中海油黃島的海上石油產業,輕工業它有頤中菸草,有青島啤酒,有雙星,製造業還有海爾海信澳柯瑪都是gdp貢獻大戶,加上新引進的一汽和原本的旅遊業這些都是青島崛起的資本,而且青島的轄市,以前的即墨,現在的平度,膠州,萊西都是百強縣,基於青島港這個平臺發展的貿易中心最終形成這座城市。

而濟青之間矛盾本來就深,青島有了計劃單列的地位後重慶直轄,燃起青島開始謀求回覆直轄市的地位的夢想,而為了避免被分離,山東又被迫開始支持煙臺龍口港分流青島港,從山東省內的資源裡截斷對青島的支持從而塑造了煙臺的崛起,加上一個計劃年代的靠吸青島血建立起來的十大城市之一濟南,山東也顯得不是省會獨大。

而上述這些,無論是超級城市,還是重工業基地,還是省內存在本來就能全方位壓制省會的城市,安徽都不具備任何一個。

所以,我認為,安徽省會是不是合肥都免不了要走省會獨大的發展道路。


不雨亦歇歇


如果安徽省會在安慶或者蕪湖,那麼安慶或者蕪湖必將是沿江重要的特大型城市,可以媲美南京武漢。




省會在沿江的好處..擁有長江港口,上萬噸巨輪進出,合肥巢湖港只能通行二千噸一下的貨船。長江岸線適合發現特大型重化工,國家;南京上海武漢都有大型鋼鐵石化等工廠佈局,而合肥只能靠自己發展。


安徽沿江地區總體經濟不錯,蕪湖是安徽第二大城市,銅陵馬鞍山都比較富裕。如果省會在沿江城市的,沿江城市會發展的更好,從而帶動其它城市發展。


淡淡的憂傷666888


會有一定的區別,但區別應該不會很大。

江蘇,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中心、長江下游,東瀕黃海,東南與上海和浙江毗鄰,西接安徽,北接山東,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


江蘇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這裡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有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水鄉,有眾口頌傳的千年名剎,有精巧雅緻的古典園林,有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有規模宏大的帝王陵寢,有雄偉壯觀的都城遺址,纖巧清秀與粗獷雄渾交匯融合,可謂是“吳韻漢風,各擅所長”。


叫醒不過三生


假如省會放在蕪湖,像現在一樣舉全省之力發展蕪湖的話,我們可以想像比現在的合肥肯定好的多,打個比喻,當初合肥是一張白紙,蕪湖的米市,鐵畫,及三刀和港口己經家喻戶曉了,現在合肥GDP己7000多億了,蕪湖3100億,多一半還轉彎,若蕪湖是省會,可以把全省好大學遷過來,再加以周邊的市一整合,假設把馬鞍山及銅陵一合併,要工業有馬鋼,銅化,要大學中科,安大,安師大,安工大,有企業工廠支撐,有大學人才儲備,不想上去都難,至少和南京有一拼。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楊人水上漂


我看了許多老師的答題,也說說心裡話。一六六七年康熙執政,將江南省劃分為安徽,江蘇兩省,一碗水端得平,長江淮河平原陸地兩省都有,這是不爭的事實。兩省會都是五虎之一,(安徽省會安慶,江蘇是南京),兩省省會都不在本省中心,也是事實。改革開放四十年了,安徽傾力發展農業,而江蘇發展工業,以龍頭企業帶動鄉鎮企業發展,也是事實,兩省差異存在也是事實。(個人言論,僅供答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