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銅陵、馬鞍山區域之間想協同快速發展應該如何實現?

納蘭談史


馬—銅—安協調發展這個論題,也許由你爺爺的爺爺提出來,是最合時宜的。

不錯! 我們臨近有個蘇錫常、杭嘉湖等,但這是當下大交通格局自然形成的城市鏈,可以談協同發展,一榮俱榮。然而馬銅安,如今沒有了這樣的現實基礎。

100年前,水路交通一統天下,鐵路、公路剛剛興起,馬—銅—安是長江上的重要節點,那時安慶是省會,銅陵的大通市,與安慶、蕪湖和淮河上的蚌埠,為安徽“四大碼頭”。

“洋務運動”時期,清政府也確實是這樣有意無意佈局皖江城市發展的。北京頤和園裡,有一幅大清時代全國電話線的佈局圖,安徽境內第一條電話線就是從南京沿著長江到蕪湖—銅陵大通—安慶,連到九江、武昌的。

但是現在,時過境遷,水上交通地位退後,省會遷移,安慶城市地位下降,而且偏居一隅,鏈接省會的高鐵(南京—合肥——武漢)遠離皖江一線佈局。銅、馬已有相當的實力,並已做好城市定位。馬鞍山對南京有向心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察天下大勢就會明白,在長三角城市群這個大背景下,搞“小集團”,談馬—銅—安協同發展,有點怪怪的。遠期有可能,那時再談城市個性化定位和精細化發展。


許子8


發展你老M,一天到晚就發展,發展,就不能歇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