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北伐时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这只是一个口号!

《明宪宗行乐图》部分,明宪宗穿着依照元俗,头戴蒙古式大帽,身穿蒙古袍曳撒。

明人王世贞在《觚不觚集》称:“胡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褶,而下腹竖褶之。若袖长则为曳撒。“

朱元璋北伐时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这只是一个口号!

元取代宋,对于当时汉人来说,只是视为一次改朝换代。明取代元,也是一样,并没有太多民族革命属性。中国是近代才出现民族主义,因此现在对“旗袍”颇有争议。如果元朝末年的汉人和现在汉人思维一样,蒙元服饰大帽曳撒绝对不会成为大明衣冠。

朱元璋北伐时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种种迹象表明,这只是一个口号,并非真实心声,也没得到当时主流认可。若真视蒙元为胡虏,那就不会穿胡服了。

朱元璋登基后,称赞元朝说:“元本胡人,起自沙漠,一旦据中国,混一海内。建国之初,辅弼之臣率皆贤达,进用者又皆君子,是以政治翕然可观。”

朱元璋北伐时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这只是一个口号!

特别留意明初开国诸臣的民族主义论调的学者钱穆发现:明初士人“心中笔下,并无夷夏之别”,诗文中谈及元明换代时“皆仅言开国,不及攘夷”。

钱穆对此愤激道:“所谓民族大义,光复汉唐旧统,诚千载难遘一机会,而明初诸儒似无此想。”

钱穆为何如此义愤填膺?因为他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民族思维代入到元末明初的汉人身上。

朱元璋北伐时提出“驱除鞑虏,复我中华”,这只是一个口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