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家禽養殖科學通風

為禽舍加強通風的目的是在於調節禽舍內的溫度和相對溼度並排除禽舍內的有害氣體,從而改善禽舍的空氣質量,使舍內保持空氣清新,讓家禽生活在適宜的生活環境中。

夏季家禽養殖科學通風

禽舍的空氣質量標準是:氨氣濃度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80毫克/立方米,硫化氫濃度不超過10毫克/立方米,並儘可能使禽舍內的溫度不超過25℃,相對溼度保持在60%-70%。

由於每個家禽養殖場條件不同,所以禽舍的通風降溫要根據家禽的養殖方式採取不同的方法。一般蛋雞、肉雞養殖多采用封閉式或半開放式禽舍,進行籠養和網上飼養;蛋鴨、肉鴨養殖多采用半開放式或開放式禽舍,進行地上飼養。

夏季家禽養殖科學通風

所以,在夏季,在有條件的封閉式禽舍,要儘量使用通風機降溫設施,來加大禽舍內的通風量,如果禽舍內的溫度過高,超過28℃時,還應開啟水簾降溫設施,為家禽降溫。每天的通風量應根據外界溫度和家禽的體重來決定。一般情況下,家禽的體重越大,禽舍內的通風量也就越大,因此在夏季當外界溫度超過30℃時,應保持白天全天開啟通風機通風換氣。

夏季家禽養殖科學通風

而半開放式禽舍主要是靠窗戶和風扇,來使舍內的空氣流動,達到通風降溫的目的,因此溫度高時在白天要將包括天窗在內的窗戶完全打開並開啟風扇,到了晚上要將天窗關閉,並將禽舍的前窗全開,後窗相隔而開並關閉風扇,減少禽舍的通風量。為了保持禽舍的通風量,採用開放式禽舍的家禽養殖場應儘量不在禽舍之間種植高大植物。在半開放式禽舍內,如果禽舍內溫度過高時,還可在禽舍內的走廊上定時灑水,利用水分蒸發吸收舍內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

而在肉鴨或蛋鴨的禽舍,應儘可能將鴨群趕到洗浴池內洗浴,從而使鴨群達到降溫的目的。另外一個降溫措施就是調整飼養密度。避免過於擁擠影響散熱,特別是籠養蛋雞,要將飼養密度降低至每個雞籠飼養兩隻蛋雞;網上肉雞飼養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2-3只;地面飼養蛋鴨、肉鴨控制在每平方米3只以下;此外為了更加方便有效的降低家禽糞便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對禽舍的汙染,要求每天兩次清理禽舍內的家禽糞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