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难尊者能对佛陀宣说的妙法,生起不逆的信心?

药师经札记八十四

皆仁法师

【尔时,世尊告阿难言:“如我称扬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所有功德,此是诸佛甚深行处,难可解了,汝为信不?”】

为什么阿难尊者能对佛陀宣说的妙法,生起不逆的信心?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前面不是一直以文殊菩萨为当机众吗?为何这里当机众又变为阿难尊者了呢?

这是因为文殊菩萨是智慧第一的大菩萨,诸佛“甚深行处”及功德妙行,文殊菩萨自然是完全能够理解的,而且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因此佛陀就转问阿难尊者。

我们来看经文中所说的内容。

这一段是说:世尊问阿难尊者道:“如我前面所称扬赞叹药师如来所有的功德,这是十方三世诸佛的甚深、微妙的行持之处,是一般凡夫众生难以信受理解的,你听闻之后能如是信受,而不生疑惑吗?”

这里所说的甚深行处是佛的悲智所行的甚深境界,以一般凡夫众生的心境来说,是无法对其生起信心的,除非是善根极为深厚、经过累劫熏修的人,才能甫一听闻就生起正信。诚如《金刚经》中所说,有些众生听闻甚深佛法,心即狂乱,狐疑不信,所言非虚。

因此,世尊特地询问阿难尊者,籍由与阿难尊者的问答作为方便开示大众,解开他们心头的疑惑。

【阿难白言:“大德世尊!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对于世尊的提问,阿难尊者做出了很给力的回复,他是怎么说的呢?

阿难尊者回答世尊道:“大德世尊,我对于如来所说的甚深经典,不生丝毫的疑惑之心。为什么呢?因为我深切地知道,一切如来的身口意业无不清净,不会以妄语欺诳众生。就算是悬挂在天空中的日月轮有天会坠落,就算那高耸不可攀的妙高山王有天会倾动,但是佛佛道同,诸佛所说的妙法都是无有异的。

“大德”,梵语为婆檀陀,这是对佛的一种极为尊敬的称呼,又译为尊者,其中包含有极其尊重的敬意;现在这个词也被滥用了。

为什么阿难尊者能对佛陀宣说的妙法,生起不逆的信心?

【我于如来所说契经不生疑惑】

阿难尊者说:我对于释迦世尊您所说的“契经”——即上契佛所证之妙理,下契众生应度之根机,对于如此妙法,我从来不生丝毫疑惑,不生起任何的怀疑心。

值得一提的是,契理契机是很重要,因为不契理就会失去法体,不契机则失去法用。

我们知道,阿难尊者在当时示现为一位声闻有学位的修行人,当释迦牟尼佛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尊者示现为三果圣者,尚未证得阿罗汉果,那为何此时的他如此有底气对于世尊所说的“诸佛甚深行处”能够深信不疑呢?

【所以者何】

这是阿难尊者自己设问:为什么我能够对佛所说的法不生丝毫的疑惑呢?

【一切如来身语意业,无不清净】

这里是阿难尊者自己的回答:这是因为一切如来的身、语、意圆满清净。世尊无论动身、发语、起念,无一不是智慧慈悲的体现,无一不是从一真法界中自然任运流露出来而为利益众生的。

我们知道自从阿难随佛出家之后,一直就给世尊做侍者。无论是佛陀穿衣吃饭,还是行住坐卧、待人接物,阿难都在一旁随侍,对佛陀的种种示现,看得清晰明了,知道佛陀种种行止,无一不是契理契机,只为利益无量众生。

正因如此,阿难对世尊生起不逆的信心,对于佛陀所宣说的药师法门“诸佛甚深行处”同样具足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阿难尊者在这里所说的,并不是他真的已经具足了大智慧去信解甚至证入诸佛的甚深行处,而是因为深信释迦世尊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所以才进一步对药师法门深信不疑的。

我们知道,信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巩固和坚定:

一种是智信,也就是藉由自己的智慧从理上通达,进而生起真实胜解,由此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

另一种是仰信,也就是对于佛陀所说的甚深微妙法理,虽然暂时无法凭借自己作为凡夫的智慧去理解,因诸佛所说的甚深微妙之法,连大菩萨都不一定能够通透了解,唯佛与佛乃能究竟,但是修行者对于佛陀有信心,深信诸佛巍巍功德,进而对佛陀所说的妙法生起信心。

接着阿难尊者就用比喻来陈述,自己对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没有丝毫的怀疑和半分的动摇。

为什么阿难尊者能对佛陀宣说的妙法,生起不逆的信心?

【世尊!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所言,无有异也。】

这是说在阿难尊者所处的时代中,认为日月运行于天空之中是不会堕落下来。“妙高山王”是指须弥山,它上至忉利天宫,下至地狱之界,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是不可动摇,除非整个世界坍塌损坏的时候才会毁掉,否则的话,它是不会动摇分毫的。

因为日月和须弥山在当时人们心中都是不可动摇的典范,于是阿难以此譬喻来说:哪怕是日月会有堕落的一天,高耸巍峨的须弥山会有动摇的一天,诸佛所说的妙理是永远都真实不虚,无有异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阿难对于佛陀所说的法都能够信受奉行,始终不会动摇半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