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点击上方“金山网” 可以订阅哦!

张家港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地处常熟、江阴都不要的边角地,40年前的张家港俨然是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弃儿。 在谁都不看好的情形下,张家港凭借“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成为精神文明享誉全国、经济实力位居百强县三甲的现代新兴港口城市。

——“破茧成蝶”的传奇

时隔多年,“张家港精神”依然光芒四射,成为这座奋进中的城市勇立时代“风口”的精神支柱,也激励着张家港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一路爬坡过坎、劈波斩浪,不断续写新时代“张家港精神”的璀璨华章。

效能提速 从碎片化到集成化

注册一家公司需要多长时间,张家港市市民服务中心给出的答案是半个小时。仅仅通过一个窗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申办表格,很快完成包括营业执照、公章刻制、银行开户和涉税事项的所有申报手续。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这是记者在该中心“一窗融合”窗口见到的情景。从原来一个窗口办一件事项,转变为一个窗口办成一件事,这是时下张家港市探索“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

不是躺在光荣册上沾沾自喜,不是从成功中寻找慰藉,而是始终不回避眼前的困难和问题,不遗余力地寻找出路和方案。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既然一些证件在电子证照共享平台可以核验并调取,那么市民可不可以办事时不用提交身份证等复印件?

张家港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屈荣杰抛出的这个问题,最终以一场制度变革完成了破解。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今年起,张家港市域范围内的户籍人口、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本市办理政务服务事项、便民服务事项、公共服务事项时,不再需要提交身份证复印件和营业执照复印件,直接由受理部门读取身份证信息后,从电子证照共享平台核验并调取信息进行复用。此举标志着张家港市在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上再度走在前列。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想到的不是已经解决了多少问题,而是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屈荣杰在与记者的对谈中不止一次地提及,与其他兄弟城市相比,张家港有哪些短板可补,政务服务如何由“碎片化”向“集成化”转变。比如像“一窗融合”这种全新的政务服务运行模式如何向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延伸。言词背后,这股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驱动着张家港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速,使得张家港精神之树常青常新。

思路变革 从创业激情到改革勇气

张家港的发展史,保税区的拼抢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仅用了9月,保税区就基本建成。当年底,保税区封关运行,创造了让人惊叹的“张家港速度”。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作为全国第一家内河型保税区、重要的外来资本承载区,多年的高速发展后,张家港保税区也走到了换思路、求革新的关口。尤其在近年的发展实践中,“一拥而上”“血拼政策”的粗放型招商路子已经走不通了。张家港的决策层深感,当下已经到了聚焦产业链、深耕价值链、整合创新链的精准选商阶段。该市为此转变思路理念,对招商模式作了全面升级和革新。

与康得新合作,积极培育产业生态即是最新的注解。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康得新是落户张家港本土的新材料国际领军企业,预涂膜的全球王者、光学膜的业内航标,碳纤维带动了国内几十年的跨越。去年,张家港市政府与康得新签订了总投资1800亿元的“两园一城”项目,即碳纤维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园、先进高分子材料产业园、康得新未来城。

政企合作新模式的引领下,一方世界新材料产业高地、一个新材料“创新生态圈”正呼之欲出。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走进康得新集团这家高分子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办公楼里悬挂的名言金句令人感受到逼人的气势。“别人做的我不做,别人做得好的我更不做,我做的应该是别人没有的,我做的就不叫别人追上。”公司光电材料事业群行政中心总经理张伟介绍,这句话是康得新有名的创新理论,引领着公司一路颠覆性创新。而企业的精神气质也与张家港精神一脉相承。

选择与张家港结缘,除了保税区独特的区位优势,更重要的是张家港人亲商理念和办事的高效给康得新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张家港请来了苏州发改委到场,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从谈判到签约也仅用了4小时,办理拿地等手续也只用了一两个月的时间。

从当年9个月建成保税区,到此后的4小时完成谈判签约,再到招商模式的革新,时隔二十多年,张家港人与时间赛跑的创业激情,与敢于自我否定的改革勇气,不断把这座城市推向新的高度。

先行先试 从资源整合到金融创新

“以前政府提供要素,就是提供土地、供电或者道路,在内涵式增长的前提下,政府提供什么样的要素、资源来支持企业发展?”

对于各级地方政府而言,这是一个亟须回答的共性问题。而张家港对此已有一项答案——暨阳湖产业资本创新小镇。它的另一运作形式是张家港市产业资本中心。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通过建立产业资本中心,有效拓展“资本+创新”的项目库。2016年,张家港设立100亿元“市政府产业投资基金”、45亿元“产业资本发展母基金”、3亿元“新兴产业引导基金”,成立了产业资本中心。目前,香港招商局资本、深圳松禾资本等一批知名投资机构已先后入驻,依托全市3000亿上市资本的优势,开启了从资本合作到导入项目落地、孵化、培育乃至合作并购的全流程模式。

所有这些令张家港人得出的启示是:一个城市产业的发展,不在于能承载多少资源、提供多少资源,关键在于能组织多少资源、整合多少资源。城市不分大小,贵在解放思想、敢为人先,只要坚持以我为主,发挥优势,就能爆发出超过自身能级的产业能量。资源整合,从本质上讲,就是打破条条框框、走向包容开放。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张家港人,头脑灵活、惯于创新不自今日始。产业资本中心仅仅是个剪影。

近些年,该市先行先试,探索推行工业转型扶持资金政策。2014年张家港制定工业转型扶持资金。张家港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该项资金采用股权投资方式注入被扶持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参与管理和分红,但明确被扶持企业获得的资金只能用于购置先进设备、补充流动资金。三年来该市31家企业获得扶持资金总计1.68亿元。通过政策不断引导,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另外,股权投资政策也改变了中小成长型企业的融资观念,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创投、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

娴熟运用金融创新工具,为张家港这片经济热土引入了源头活水,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记者手记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走进张家港,总是会被一种奋力拼搏、争分夺秒的精神氛围感染着。同时,也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张家港精神经过岁月洗礼,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并且内化为这座城市的宝贵“市魂”。

一切事业和工作都是干出来的。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干部立身之本和成事之要,也是苏南经验代表——张家港精神的精髓所在镇江的发展前途最终落实在干字当头。干事创业,不仅要有观点、有思路、有办法,还要有作为、有担当、有成效;不仅要做有识之士,还要做务实之才。我们应当拿出拼劲韧劲,少讲问题多谈办法,少讲“不能办”,多讲“怎么办”,以担当的行动、发展的实绩,铺就镇江高质量发展之路。

文:陈志奎 图:陈希璇 、网络综合

精华推荐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有料】严肃知识,八卦内幕!

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深度对标苏南 走进苏锡常——张家港:勇立时代“风口”的弄潮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