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藏自驾,为什么涡轮增压的车是首选,专为高远而造?

去西藏自驾,为什么涡轮增压的车是首选,专为高远而造?

很多驴友去西藏自驾游,还没去就开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一大堆,当然,每个人的侧重点也都各不相同,开车自驾游,还是更多会担心安全,担心加油,担心路况,轿车担心通过性,还担心车的动力,一会专门说汽车动力问题,给大家普及一些常识,接着说这些担心有没有必要,是这样的,目前川藏线的路况基本都是铺装立面,一般的SUV和轿车都可以胜任;

但是,最近下雨雨季,川西以及川藏线的很多路段,也都没被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塌方,也有路段被冲毁,都在紧急修复中!

这个时候,开SUV合越野车的优势,可能就变得非常重要了,修通的塌方路段,如果下雨,还真的不知道深浅,轿车底盘确实很担忧,过来的驴友都说了,会有底盘托底的可能,轻微的很正常,开轿车去西藏的驴友,要知道这个情况,不能盲目的就出发,看看是不是换个时间更好呢?

或者想去,那就多花点钱,直接找我们拼车过去也可以,泥泞路段,也需要丰富的开车经验;

接下来说说,车辆的动力问题,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辆,到底是不是去西藏更有优势,到底是为什么呢?

很多驴友也说了,五菱宏光去西藏,夜跑的很溜,这点没错,西藏的五菱宏光,瑞风这类车确实多,跑的也都不错,但是能跑,不代表跑的开心,不代表跑的有力量,也不代表跑的时候,发动机能够起到最大效用,这是有区别的,明白了吧?

西藏,什么车都能去,但是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涡轮增压的车,就显现出他的优势了,去西藏要想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方开车没有太大的阻力,要么开大排量自然吸气的车,例如普拉多4000。要么就是要开涡轮增压的车,一定给你动力上的一个强大的恶推力;

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初是专门为飞机发明的,因为飞机在万米高空,经常动力不足,有了涡轮增压发动机,一下动力变的强劲了,飞机在万米高空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意味着飞机在珠峰上开着,珠峰是什么概念,那绝对是高原,怕能上珠峰以后,离开氧气不超过30分钟人就会窒息,也就意味着飞机是在绝对的高原上飞行,这就好理解了,为什么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高原上,动力比较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涡轮增压的发动机在高原上一点劣势也没有,那也不对,涡轮介入是有一个介入时间值的,有的车辆1800转以后才会介入涡轮,也就意味着在涡轮没有介入之前,还是一辆普通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这也是为什么涡轮增压的车,到了高原上也会有迟滞的感觉,这样一说道理也就讲通了,但是目前的车辆,涡轮介入时间值,越来越早,甚至1200转就介入涡轮,这对去西藏,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涡轮增压的车和自然吸气的车,在高原上开车,区别在于一个海拔值,4000米以上的地方,涡轮才能显现出优势来;

走川藏线,一般都在4000米以下的海拔,有的地区都在3000米左右徘徊,也就是一些哑口高一点点,所以在川藏线上感觉并不明显,一般到了青藏线格尔木之前的这一段,或者去珠峰,阿里那边就显得更重要了,那边才是真正的高原,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这个时候五菱宏光怎么能和涡轮增压的车去比较呢,就没有了可比性;

另外,就是驴友们担心自己的车能不能去西藏的问题?

这个问题,也需要一些常识来解决,为什么呢?

很多车友,驴友都不知道,在中国销售的车辆,要经过严格的测试,因为中国的气候,环境称多样化,漠河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0多度,三沙夏天最热的时候,达到50度都有可能,西边有青藏高平原,东边是沿海地区,制造一辆车,必须符合沿海,高原,高温,低温的测试,也就是说除了场地进行的车辆性能测试以外,还必须要在高原,漠河,三沙这些地区经历严苛的高低温,高原测试,合格后在会上市;

也就是说,驴友们所买的车,都可以去西藏,都经过高原测试了,你还怕什么呢?

真正该害怕的就是车辆的稳定性,不过现代汽车工业,对三大件的技术,越来越成熟,稳定性似乎也不是问题,那还担心什么?

川藏老兵点评:

一是开车去西藏还是那句老话,要做全面的保养和检查,带上全尺寸备胎,旧车重点检查电瓶,轮胎,还要检查常用的一些消耗性的油,配件,还有液体等等,例如玻璃水,防冻液,机油,火花塞,高压线,刹车油,刹车片等等;

二是什么车都可以去西藏,但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也要有所选择,冬天只能四驱越野车,下雨苦况不明,开SUV更好,6.9.10月轿车也无所谓,当然7.8月份轿车也没问题,注意路况,省的托底,自己心疼车;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关于去藏区旅游,还有什么疑问,可以随时留言,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愿每一位驴友,都能够去西藏玩得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