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只是在姑娘們面前換身衣服,爲何就被看出有造反之心?

王敦只是在姑娘們面前換身衣服,為何就被看出有造反之心?

文丨張溥傑

劉姥姥進大觀園,給富親戚家增添不少笑料。笑點無非在於,飽受貧窮限制了想象力的窮人們,在光輪陸離的新鮮玩意兒面前表現出的不知所措罷了。直至今時今日,仍有錯把洗手水當飲料一飲而盡的笑話不時傳播。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並非鮮見,晉朝權臣王敦就鬧過此類笑話。他的老婆是晉武帝的女兒舞陽公主,兩人剛結婚時,王敦上廁所看見旁邊箱子裡裝著幹棗,以為是可以食用的果品,專供上廁所時品用。於是毫不分說的全都吃盡。

其實這些幹棗是為了上廁所時塞鼻子用,畢竟不管處理的再幹淨,如廁難免會有異味。不知王敦的腦回路為何如此清奇,上廁所的時候嘴還不閒著。

如廁完畢後,王敦閒庭信步走了出來,看到侍奉在側的婢女們手捧金澡盤盛水,琉璃碗裡放著澡豆。皇家人真講究,還怕在裡面吃不飽,外面還備點兒。於是一股腦將澡豆倒入水中,如同喝粥般悉數吞下。婢女們實在是忍俊不禁,鬨然大笑。

琉璃碗的澡豆是以豆粉添加藥品製成,用以洗手、洗臉、甚至洗澡,金澡盤裡的水,毋庸置疑就是要用來洗手的。

由此來看,應該是女方家提供的住宿。儘管當時有“王與馬共天下”之說,也只能說明王氏有權有勢,就連皇室也不得不攀附姻親,但並不能說明其富可敵國。

當然,作為崇尚清談的直男,極有可能是王敦平日裡並不講究這些,富貴又如何,老子就是喜歡這樣簡簡單單吃泡麵。這話不是無憑無據,畢竟他年輕的時候,可是有著“鄉巴佬”外號的,而且鄉音極其重。

要真論起財富排行榜,莫過於石崇、王愷、王武子,這三個人鬥富起來,都是不見高下絕不善罷甘休的主兒。俗話說財大氣粗,行起事來,往往令人咋舌。

王敦只是在姑娘們面前換身衣服,為何就被看出有造反之心?

據說石崇每回宴客時,都會令美人行酒,假如客人喝不完,就會讓僕人們將勸酒的美人殺掉。有次王敦跟著堂兄王導前去石崇家赴宴,石崇自然也不會饒過他們,王導本不勝酒力,但不忍美人慘死麵前,每次都一飲而盡。

而王敦非常厭惡這種勸酒方式,每次酒到面前,他就故意不喝,看石崇奈之若何,不顧美人驚恐失色,連斬三人之後,依舊不肯啜一口。王導就勸說弟弟酒場之上不必如此僵化,但王敦卻一臉嚴肅地說,他殺他自家人,關我門何事!

王敦所作所為看似不近人情了些,但卻無法苛責,他鐵石心腸麼?或許的確是有點兒,但最應該被唾罵指責的不應該是石崇嗎?利用他人的惻隱之心,達到自己的勸酒目的,實在是太噁心不過。

就像有些人勸酒,你要不喝就是看不起我,你要不喝我就長跪不起。真碰到較真的主兒,不好意思,就是看不起你,想跪就跪著吧。

有些人表白求愛不也是如此麼?你要是不答應我我就跳樓,你要是不答應我我就跪著不起來,明明是自己只顧一己之私,卻把對方綁架至道德的風口浪尖。這還算好的,到底作踐的是自己。像石崇這樣以第三人去要挾別人,達到自己之目的,簡直挾持人質毫無兩樣了。

作為當時一富,石崇的家的廁所也不遑多讓。廁所裡有身著華麗的十來個婢女在裡面服飾,擺放有甲煎粉、沉香汁一類的高檔日化用品,供如廁後使用。這些還不算什麼,最雷人的當屬裡面備有新衣服,專門讓人換上後才能出來。

王敦只是在姑娘們面前換身衣服,為何就被看出有造反之心?

奢華如此,客人們除了驚歎之外,很多人都不好意思,在那麼多女子面前如廁更衣,作為上流的體面人,如何拉下臉面。但是王敦就不同,面不改色的如廁更衣,還十分神氣傲慢。惹得婢女們私下議論,此人必能作賊。意思是這廝不是善茬啊。

王敦的這些軼事可能是真,但婢女們的非議張溥傑表示存疑,可能是附會。因為王敦日後的確作亂,身為大將軍、江州牧,漢安侯,沒能守土有責,反而以下犯上,自然得被後人編排。

假如他忠心耿耿一心侍奉晉室,恐怕又是另外一番說辭了吧。或者說造反成功,是不是得杜撰個姑娘們通過他換衣服,就知道了此人胸懷大志,絕非池中之物?事兒是同一件事兒,就看你怎麼說了。懂得這個道理,也就瞭解了歷史的套路。(張溥傑)

作者張溥傑,著有《民國情事:此情可待成追憶》,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