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里的侠女隐姓埋名为穷书生传宗接代,为何不愿与他结婚?

聊斋里的侠女隐姓埋名为穷书生传宗接代,为何不愿与他结婚?

文丨张溥杰

武侠电影中的侠女,让无数男儿醉心不已。她们来去如飞,做事雷厉风行;她们有勇有谋,一脸冷艳倾城的容貌;她们路见不平,不以老少俊丑取人。总而言之,她们是侠义与美貌的完美融合。

我们这个民族,似乎自古以来都存在着朴素的侠义观,人们之所以渴望侠义,是因为公家的正义有时候会缺席,冤情迟迟得不到伸张,善人受屈,恶人猖狂。行侠仗义,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称之为侠,如果是为自己家事主持正义呢?是不是应该也是“侠”,对此蒲松龄老爷子似乎是极为认可的。

话说金陵穷困潦倒的顾生靠卖画与老母亲相依为命,二十五岁了还是赤裸裸的一条好汉。就在他家对门,有一对母女寓居,只因没个当家的男人,也不便于前去搭讪。

不过毕竟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有次顾生外出归来,看见那女郎从自家出去,两人打了个照面。只见她十八九岁,出落得亭亭玉立,不说世上罕见,最起码是十里八村都少见,。当然,更关键的是,她见了顾生丝毫没有羞怯躲避之意。

顾生进屋后就问女郎为何而来,母亲说是过来借剪刀尺子,通话得知她家里也只有个老母亲。但是看其模样,不像是贫穷小户人家的闺女。问她为何不嫁人,也是以老母亲为由推辞。赶明去她家走动走动,如果要求不高,你就顺带把她老母亲一块儿养了。

第二天顾母果然前去,只是跟她想象的不一样。女郎的母亲是个耳聋的老太婆,家徒四壁,连隔夜粮食都没有。此情此景,顾母宽慰了几分,贫穷如此,提亲应不会太难。

当她委婉的表明是否可以一个锅里吃饭时,女郎母亲些许惊喜,然而女郎自己却是沉默不语,面露不快。

回去之后,顾母将女郎反应说与了儿子。“这女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言不笑艳如桃李,冷如霜雪。”两人揣测到了油灯枯尽,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事情一时间似乎没有了眉目。

常言道,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顾生勾搭少女无望和邻村投怀送抱的一个少年郎腻歪苟且之时。女郎走进了顾生的家门,少年和顾生都直勾勾的打量着女郎,看来两人并非真的腐男,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少年就问顾生少女何人,顾生对以“邻女”。

聊斋里的侠女隐姓埋名为穷书生传宗接代,为何不愿与他结婚?

过了会儿顾生就进屋问母亲女郎来为何事。老母亲感慨的说,刚才是来乞米,家里已经好几天揭不开锅了,这是个孝顺的闺女,咱们啊,能帮下就帮下。

如此一来,顾生便师出有名的再去女郎家。卸掉了米,表明了来意,女郎欣然接受,但是却不道谢。其实也能理解,米对于女郎家来说,无异于救命食粮。救命之恩自然算是大恩,大恩不言谢,只会以行动表示。

果然,后来女郎经常去顾生家帮忙家务,如同媳妇儿一般。顾母下体生疮,女郎不嫌脏臭,不辞辛劳的殷勤照顾。顾生呢,虽然家里也是捉襟见肘,但一旦有些收入也会分与女郎母女二人。

顾母越看眼前这闺女,心里越欢喜,不止一次的感慨道,要是自己儿媳妇多好,每每此时,女郎多不言语。这一次,为了安慰顾母,女郎说道:“郎子大孝,胜我寡母孤女百倍矣。”

话是这么说,但顾母心心念念的不就是抱个孙子嘛,顾家香火不能眼睁睁的中断。说到动情处,顾老太抽咽了起来,让儿子跪下感谢女郎的辛勤侍奉。对此女郎的态度依然是不冷不热:“君敬我母,我勿谢也,君何谢焉?”

两个人不讲求客气,距离也便拉近了些。但是,她还是那样冷若冰霜,不给人一丝靠近的机会。但这并不代表没有机会。一天两人在门口相见,女郎忽然回眸一笑,顾生的心随之而去了。

随之而去的不仅是他的心,还有他的身体。跟女郎进了屋后,顾生百般调戏,女郎没有拒绝,但事后正色道:“事可一而不可再。”顾生心想,有了一还怕没有二吗,随你怎么说。

谁知第二天相见,女郎厉色不顾而去。不管顾生如何耍宝,她均不为所动。然而在一天夜里,女郎又过来了:“我与君情缘未断,宁非天数。”两人便开始了生命的大融合。

自此以后,女郎又经常过来收拾家务,两人莺莺燕燕,宛若夫妻。但当顾生提出要结婚时,女郎不屑一顾,已有夫妻之实,何必在乎名分呢?

顾生以为女郎觉得他穷,但是女郎便说你穷难道我富裕?我之所以来这儿,就是可怜你穷找不到媳妇儿。说完后,女郎的脸色恢复了往日的凝重,:“苟且之行,不可以屡。当来我自来,不当来相强无益。”

后来女郎母亲过世,顾生竭力帮忙料理,他也不是没有歪心思,在他看来女郎从此就是一人独居,大把的可乘之机。但当半夜翻墙而入后,发现屋里空无一人,于是心生疑惑,莫非另外有约?

第二天夜里顾生又跑过去,依然如此,只好在窗台留了块玉。到了第三天两人总算相见,女郎开言便说知道顾生有疑心,不过每个人都有心事不可为外人道。另外,当务之急是自己已经有孕在身八个月了。因为没有名分,所以只负责生,不负责养。让顾生偷偷告诉老母,找一个奶妈,就说是要来的孩子。

顾生虽然感到奇怪,但还是答应了。回去告诉了母亲后,母亲也是又惊又喜,这人也是怪,结婚不愿意,但却愿意跟儿子私通。不管怎么说吧,好歹算是香火有希望了。

聊斋里的侠女隐姓埋名为穷书生传宗接代,为何不愿与他结婚?

然而让顾生母子没想到的是,女子又消失了个把月。顾母眼瞅着到了分娩的日期,心里那是一个急啊,只好自己去女郎家探个究竟。叫了好长时间,女郎才蓬头垢面的出来,屋里传来婴儿的叫唤声。

原来女郎已经产子三天了,只是没有力气去顾家。如今顾老太太登门,便嘱咐半夜无人可将其抱走。顾母有了孙子,心中自然是高兴。但想到这孩子很可能没有妈妈陪伴,也是有些失落。

又过了数十天的夜里,女子忽然闯进门来,手提皮囊,凄厉且得意的笑道:“我大事已了,请从此别。”那皮囊里不是给孩子买的玩具,也不是吃食,而是一颗血粼粼的人头。

顾生惊骇至极,仍挡不住好奇心泛起,在他的再三追问下,女郎终于道出实情。原来女郎的父亲官至司马,但是被仇人所害,且遭灭顶之灾。她偷偷背着老母亲跑了出来,隐姓埋名三年,之所以一直迟迟没有动手,只因老母尚在。母亲去世后,又有了身孕,只能再拖延。

生下娃儿后,便前去探路摸清状况,也正是那几日不在家的缘故。如今终于出手,大仇得报。对于顾生,只是感念于他们一家本不富裕还慷慨相助,特牺牲自己帮他们传宗接代。今日仇也报了,恩也报了,自此一别两宽,互不亏欠。转眼间,女郎便消失不见。(张溥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