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流行音乐是属于一种有着广泛听众极具吸引力音乐,相较于艺术音乐站和传统音乐。流行音乐是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音乐以“雅俗共赏”通称。我们80年代这一代人是听着香港流行音乐长大的一代人,谨以本文献给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

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一下上世纪香港乐坛60、70、80、90年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第一位,上世纪60年代代表:泰迪罗宾

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年轻人以听英文歌为时尚。随着1964年披头士访港,香港更兴起“夹Band”(组乐队)热潮。而最具代表性的乐队就是泰迪罗宾的花花公子乐队,可以说香港乐队非泰迪罗宾莫属。很多当年的乐队成员,今天都成为了乐坛举足轻重的幕后人员,比如环球唱片的亚太区总裁郑东汉(郑中基之父),就是当年泰迪罗宾乐队花花公子的成员之一。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第二位,上世纪70年代代表:许冠杰

上世纪70年代,香港乐坛出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他就是许冠杰。他独创了用方言演唱流行歌曲的潮流,使人们发现,原来粤语并不是只能用来唱那种老故事和老戏剧,还能唱出世界流行的感觉,唱出小市民的心声。同时,许冠杰的小市民歌曲开辟了流行音乐的一个新题材:下里巴人的生活也是可以进入音乐世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许冠杰应该是本世纪最有价值的香港歌手。就这样,因为电视剧文化的崛起和许冠杰的天才创举,香港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流行音乐文化。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第三位,上世纪80年代代表:谭咏麟

上世纪80年代,超级巨星谭咏麟的出现,令广东歌步入了一个新时代。1982年,谭咏麟推出第三张个人大碟《忘不了你》,该专辑一改之前采用英文歌旋律的传统,改用适合香港人口味的日语歌旋律,迅即达到白金销量。之后《迟来的春天》、《雾之恋》、《爱的根源》等专辑一步步将谭咏麟送上香港乐坛“一哥”的宝座。这也同时宣布香港乐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有乐评人认为,整个上世纪80年代可以称为“谭咏麟时代”,当时还曾出现过谭咏麟一人独占《十大劲歌金曲》中四个席位的劲势,风头一时无两。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第四位,上世纪90年代代表:张学友

上世纪90年代,香港乐坛开始了我们所熟悉的“四大天王”的时代。在“四大天王”里,张学友是第一个在歌坛站稳脚跟的。1991年,张学友以《每天爱你多一点》成为首屈一指的男歌手,连获《十大中文金曲》以及《叱咤乐坛流行榜》唱片销量大奖。1992年的大碟《真情流露》狂卖八白金,牢牢地确立了他在香港歌坛的地位。张学友唱歌非常投入,这使他的作品总能感人,他的唱功在四大天王中也是首屈一指的。与三位著名的“靓仔”齐名,外表略逊一筹的张学友用实力说话。与其他三位天王拥有的数以万计的忠心歌迷相比,张学友虽然专一地痴迷于他的歌迷不多,但他拥有更为广泛的听众。1996年,他更凭借专辑《吻别》在全球取得超过300万张的销量,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舞台。

香港乐坛最具代表性的四个人,他凭一张专辑带领香港音乐走向世界

在香港乐坛近几十年里,一些光芒四射的巨星支撑着整个香港乐坛世界的天空,除了以上介绍的几位以外,还有一些人的歌声值得我们记住,他们是忧郁伤感的陈百强、前卫西化的林子祥、清新纯真的陈慧娴、已经去世的张国荣、梅艳芳等等。

你还对哪个时代的歌星或歌曲印象深刻呢?欢迎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