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33個濱州孩子一起研學恩施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7月,對我來說是記憶深刻、充滿挑戰,也是充滿意外和驚喜的一個月。由濱州授田教育集團銅聲少年宮和濱州日報社主辦的“齊韻楚魂”文化交流活動不僅讓濱州的孩子們走進了大山,也給我帶來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人生處處是課堂,只要用心體會,何處不修行?

其實,此次活動就是幾個朋友間的“一拍即合”。我們最初的想法是策劃一次簡單的研學遊,帶領濱州的孩子們看看沿途名勝古蹟,到土家看看風土人情,結合課本知識做好研學活動。

後來,通過朋友介紹我認識了此次“齊韻楚魂”文化交流活動恩施方的總策劃人謝冰峰——一個有情懷的土家漢子。他,是在“知識改變命運”的感召下,通過高考走出大山的土家孩子的典範,他對大山和土家孩子有著無以言表的深情。

通過與謝冰峰交流,我在頭腦中勾勒出了遠在千里之外,在大山深處有一群渴望瞭解外面世界的孩子。為了赴一個恩施之約,圓一個美好的夢,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踏上了遠赴恩施的考察之旅。

初識恩施 情定金龍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黃河岸邊已然生機一片,我們一行人帶著對恩施的無限憧憬上路……

考察活動最初並不順利,我們首先來到恩施自治州巴東縣清太坪鎮。這裡山路崎嶇,好多地方只能一輛車通過。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有3輛車為了給我們讓路而退進了路旁的小院裡,並禮貌地鳴笛打招呼。大山裡的土家人真摯、熱情、質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遺憾的是,這裡山路崎嶇、道路狹窄、車輛不便通行。出於對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綜合考慮,我們決定放棄這個考察點。

正當一籌莫展的時候,謝冰峰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我們欣然應允。後來得知,為了款待我們,他的父母已經提前幾天開始準備了。當看到站在路邊等待我們的土家親人和精心準備的晚餐時,我們的眼睛溼潤了。這是一桌飽含著全村土家人盛情的飯菜啊!清江邊的土家阿姨,真摯、熱情、質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讓我們難以忘懷的是她那雙充滿深情和質樸的眼睛,當放下依依不捨告別的手,莫名的感動無法控制地襲上心頭。

就在我們為了選址的事情而頭疼時,恩施州白果鄉傳來消息,希望我們前去考察一下,於是我們匆匆告別土家親人前往白果鄉。

白果鄉地處恩施市西部,屬中緯度亞熱帶季風性山地溼潤氣候,相傳此地原來長有一棵大白果樹(銀杏),故名白果鄉。轄區內金龍河發源於星斗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後匯入烏江,金龍河素有“倒流三千八百里”之稱。

有著6年新聞行業從業經驗的鄉里的宣傳委員接待了我們,如數家珍地介紹白果鄉的概況。最後,他著重介紹了金龍壩村,神秘地說金龍壩村有著不被外人瞭解的一面。於是,滿懷憧憬的我們踏上了去金龍壩村的山路。山路崎嶇,有過15年駕齡的我真正體驗了一把電影《頭文字D》的感覺,感受著山裡人出山的艱辛。

翻過兩座大山,金龍壩村終於出現在眼前。停車小憩,一下車就聽到了山澗淙淙泉水的叮咚聲和嘰嘰喳喳鳥兒的婉轉清脆的鳴叫聲。這裡,藍天碧水、青山環繞,空氣清新得讓人不由得閉上眼深呼吸,一種從未有過的彷彿身心被淨化的感覺溢滿心間。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當地孩子為遠道而來的濱州客人端上油茶湯。

村裡的負責人和小學的周校長接待了我們,他們衷心希望我們能帶孩子們來交流,讓大山裡的孩子通過交流了解外面的世界。看到土家人真誠充滿期待的眼神,我們決定:就是這裡了!這裡就是我們要找的地方——金龍壩村金龍小學。於是,文化交流活動更詳細更系統的策劃在我們心中開始呈現……

專業團隊做專業的事

帶著土家人的滿心期待我們回到濱州,開始靜心著手這件美好的事情。簡單的研學遊可能不用太複雜的策劃,可此次活動是讓更多的人和單位參與進來,把媒體直播、文化交流、研學、生命成長曆程等揉和在一起,做一次全方位的研學與文化交流還是第一次。為此,我們專門成立項目組,由恩施、濱州日報社和少年宮各抽調人員共同組成。

一個項目的“落地”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支撐。於是,我們經過商討決定在金龍壩村金龍小學成立文化交流基地,以基地為依託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活動。其間,由濱州日報社、銅聲少年宮聯合向恩施市白果鄉人民政府發出倡議,並很快得到答覆——同意設立文化交流基地,為此白果鄉政府還專門抽調精幹力量成立活動籌備組。

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項目組有了明確分工。恩施方根據自身條件,把活動細節考慮得非常周到,包括大巴車的換乘、孩子們的飲食起居、活動場地的轉換、節目的安排等都責任到人,連孩子們的菜品都要和我們對接,甚至連活動的時間都精確到了分鐘。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兩地孩子共繪百米長卷。

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少年宮的老師們。第一批報名參加活動的33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學校,雖然這些孩子都很有個性,但老師們僅用短短的兩天時間就把他們“捏合”在了一起。剛開課的時候,我們去探營,感覺整個場面有些失控,孩子們各玩各的,都有自己的想法,隱隱的有些擔心。可第二天下午再到少年宮,孩子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列,做遊戲、演講……簡直判若兩人。老師們超強的“整合力”真讓人歎服!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走進土家吊腳樓,體驗打餈粑。

教育界資深人士趙曉紅介紹,他們為每個孩子都做了詳細分工,每個孩子在研學過程中都會有責任、義務和擔當。老師們還準備了研學手冊,讓孩子們將研學路上的每一段遊歷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寫出心得體會。研學過程中,我真正領略到了什麼叫責任?在人流密集場所,每名老師帶著四個學生,手拉手川流在人群裡;面對精彩的演出老師們卻無從欣賞,眼睛始終不離開手中的孩子;深夜,當瘋玩了一天的孩子們酣然入睡後,帶隊老師又聚在一起商討第二天的研學課程……

為了辦好此次文化交流研學活動,濱州日報社派出精幹的採訪團隊,出發前做了明確分工,精心策劃活動中的每個環節。此次“齊韻楚魂”文化交流活動真正做到了直播、航拍、新媒體、報紙、微信等全方位報道,讓濱州和恩施之間無障礙溝通,把恩施人民的熱情好客第一時間傳達給濱州人民。孩子們在交流學習過程中的言行也讓我們感動著……

恩施州電視臺、中國硒都網也對本次交流活動進行了報道,並受到了白果鄉政府和金龍壩村的盛讚。臨行前,周老書記動情地說:“無論什麼時候來,你們都是貴客,我們都會以最高規格接待,因為你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軍人出身的土家漢子、鄉武裝部的劉玉紅也即興賦詩一首《金龍河不幹,齊楚清不散》。

此次“齊韻楚魂”文化交流活動在整個恩施州引發盛讚,濱州這張靚麗的名片也在恩施州紮下了根基。“濱州網”的直播更是引發了觀看、轉發熱潮,活動期間點擊量突破10萬+。

此次活動,濱州日報·濱州網真正做到了整合資源,小平臺、大舞臺,憑藉濱州日報的社會影響力,把研學機構、政府、學校、孩子、家長、文化有機整合,在她們之間架起了一架溝通的橋樑,使他們各自發揮著自身強項,真正做到了專業的團隊做專業的事。

一場文化的盛宴 一次生命的歷練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茶園採茶忙。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茶園中體驗採茶。

雖然是酷暑季節,但金龍小學全體師生為了我們,身著節日盛裝,翩翩起舞,用土家族特有的迎賓儀式迎接遠道而來的濱州客人。兩地學生互贈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隨後研學隊伍與金龍小學的孩子們一起在金龍河邊共同繪製百米長卷,土家人手把手地教孩子們挖土豆的技巧。隨著採茶大姐唱起嘹亮的《採茶歌》,孩子們背起揹簍加入了採茶的體驗中,讓孩子們見證了茶葉由嫩葉到成品的過程,他們吃著自己親手打的餈粑,體會著勞動的艱辛。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兩地孩子手拉手,在篝火晚會上載歌載舞。

最讓人期待的是篝火晚會。晚會上,篝火的火種是從村裡85歲的老奶奶居住的吊腳樓裡取來的。一個個精彩的節目、一團團紅通通的篝火沸騰了山鄉,孩子們圍著篝火繞成一圈,載歌載舞,歌聲、笑聲、掌聲在山間迴盪。最後以“共上一堂課”的形式,為這一階段的研學劃上了圓滿的句號,兩地的孩子含淚暢談著自己的感悟。

和33个滨州孩子一起研学恩施

濱州授田教育集團銅聲少年宮校長蔣丹為孩子帶來詩歌朗誦《在山的那一邊》。

或許,一場小小的文化交流不會引起太大的社會反響,但在山裡孩子們期待的眼神裡,我們看到了希望。正如現代詩人王家新創作的一首新詩《在山的那邊》,“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小小的結對可能會影響兩個孩子的一生,濱州的孩子在大山裡找到了樸實,大山裡的孩子更是由此看到了海、看到了憧憬……

“齊韻楚魂”活動結束了,帶給我們組織策劃方太多的深思。為了孩子,我們還會繼續前行,責任和使命會讓我們堅持不懈。“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未來我們或許會通過更多方式把大山裡的富硒產品帶到濱州來,讓更多的濱州孩子感悟大山的情懷,讓更多的社會愛心人士參與進來。

經過我們的努力,今年的10月份將會有一批恩施的孩子走出大山,來到濱州做客,親身感受齊魯文化的魅力和濱州人民的熱情好客,真正感受山那邊的海。

未來,更多美好的故事,仍將繼續……

(作者李洪勇為濱州日報市場部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