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是的,又有一家咖啡品牌揚言要幹掉星巴克了。高呼著要用 10 億人民幣教育市場的瑞幸咖啡一上來就把矛頭對準星巴克,並且在官網上打出了“歡迎各類咖啡廳轉讓”的霸氣口號。

作為一個動不動就收到英雄帖的咖啡老前輩,不知道星巴克對這次的威脅作何感想。

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星巴克:又是我又是我又是我?

既然這麼多人想要幹掉星巴克,那麼今天我們就認真來思考一下,幹掉星巴克究竟需要幾步?

第一步:一個響亮的口號

在搜索引擎內輸入關鍵詞“幹掉星巴克”,你會發現幾乎所有與咖啡業務相關的品牌,都曾試圖把自己放在星巴克的對立面,挑戰這位行業巨頭:

韓系咖啡搶佔中國市場的時候,也是來勢洶洶,“大陸連鎖店開到 5000 家,成功上市香港”,代表人物:咖啡陪你,動物園咖啡;

以給星巴克送外賣來積累客戶信息的連咖啡,最近完成了 1.58 億元的 B+ 輪融資,善於線上營銷,並且專攻星巴克的痛點——外賣;

這幾年備受資本青睞的精品咖啡也紛紛走上了謹慎的連鎖之路,面對媒體,Seesaw 咖啡的創始人之一逐漸用起了“中國的星巴克”這類字眼;

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seesaw的意思是蹺蹺板

加上這次來勢洶洶的瑞幸咖啡,就算星巴克不煩,看客們也煩了,不少人聽到瑞幸幹掉星巴克的口號之後只有一個詞:seriously?

觀眾已經看夠了類似的戲碼,畢竟吵著要幹掉星巴克的人真的太多了,而星巴克依然佔領著中國連鎖咖啡館 80% 的市場份額,擁有的門店數量佔國內連鎖咖啡店總數的 61%,交易總筆數佔連鎖咖啡市場的 73%,麥當勞的麥咖啡、Costa 和太平洋咖啡加起來的市場份額還沒有星巴克的二分之一。只要星巴克還是那個所有人叫囂著要幹掉它的眾矢之的,就足以證明它風雨不動安如山的行業地位。

第二步:一臺天價的咖啡機,和一位高薪“聘請”的咖啡師

既然咖啡是主角,那麼咖啡的質量理應成為關注的重點。

為了打造大師級咖啡,瑞幸咖啡請來了 WBC 的冠軍團隊,只為拼配出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的咖啡,甚至花三倍工資挖星巴克的牆角,據說瑞幸已經挖走了星巴克北京門店 1/7 的員工,部分高端手衝咖啡門店挖走了 1/4 的員工。

但是,瑞幸咖啡的所有門店配備的都是全自動咖啡機。所以那些高薪“聘請”的咖啡師們都去打包外賣紙袋了嘛?

眾所周知,泡咖啡是一門工藝,即使是同一臺咖啡機,同一種咖啡豆,同一個咖啡配方,在不同的咖啡師手裡也會調出天差地別的口感,地域和水質也會影響咖啡的酸度和苦度,因此很難有連鎖咖啡店敢拍著胸脯跟顧客保證自己能做出兩杯一模一樣口感的咖啡來。那麼,什麼樣的咖啡才能算是大師級的咖啡?

美國有一個處女座咖啡品牌藍瓶咖啡,其創始人對咖啡有著變態級別的追求,他根本不在乎能不能打敗星巴克,也不在乎能開出多少家連鎖,他只是想給顧客提供一杯好咖啡,因此藍瓶咖啡只提供 48 小時之內的咖啡豆,堅持每一杯咖啡必須是一滴一滴地手衝出來,強迫顧客在店內喝完意大利濃縮,不許超過 45 秒,傲嬌得很。

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處女座代表人物小藍瓶

這樣一個龜毛的咖啡品牌,都不敢聲稱自己賣的是大師咖啡,瑞幸對產品的自信從何而來?

還有不重要的一點,什麼時候挖牆腳變成了值得稱讚的事情,難道只是因為挖的是星巴克的牆角,生怕消費者不知道嗎?

第三步:10000家門店,或者飛毛腿牌配送員

星巴克小心翼翼地試水了很多年,都不敢挑戰咖啡的外送業務。

除了美式以外,其餘所有咖啡產品很大程度都會受到外送的影響,口感上大打折扣,不僅是時間的問題,溫度、搖晃、飲品本身的特點,都決定了咖啡不適合外送服務。

瑞幸咖啡專攻星巴克的短板,與國內最好的物流團隊順豐達成合作,強調 30 分鐘之內必送到,如果晚了必賠償。這個雄心壯志是有很大的侷限的,在全國僅有 500 家分店的前提下,要麼大部分人群覆蓋不到配送範圍內,要麼對配送環境有很高的要求——配送員要穩,路況不可以不好,氣溫不可以太熱或者太冷。

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即使以上不可控因素都被很好的解決了,那超過七成的配送範圍外的消費人群呢,500 家咖啡店在這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真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以內地人口的密度來計算,瑞幸咖啡最起碼需要 10000 家門店才能初步完成其品牌戰略的第一步,而且還不會把順豐的小哥哥們累死。

再退一步,就算瑞幸真的要開 10000 家門店,它在迅速擴張的進程中不得不面對的還有來自便利店的壓力,畢竟跟一杯所謂的被配送晃廢了的大師咖啡相比,到樓下 711 買一杯不用排隊的新鮮便宜的咖啡不是更划算嗎?

第四步:如果還是不行,就再來場官司吧

就在昨天(2018 年 5 月 15 日),瑞幸咖啡發佈了一封給星巴克的公開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概括來講就是兩件事:一,我們在擴張的時候遇到了來自星巴克的阻礙,其與很多店鋪物業簽訂的租賃合同中包含排他性條款,不允許我們在附近賣咖啡,這不僅針對我們瑞幸,也針對其他大大小小的咖啡店;二,由於我們瑞幸咖啡與星巴克擁有重合的供應商,星巴克要求這些供應商站好隊二選一,如果想要跟星巴克合作就必須停止對我們的供貨。

為了顯示瑞幸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瑞幸咖啡委託律師對星巴克涉嫌壟斷的行為繼續蒐集證據、向法院提起訴訟、並同時向國家反壟斷行政執法機構投訴。

幹掉星巴克需要幾步?

公開信原文

瑞幸咖啡相信,起訴和投訴不是目的,他們是在為了淨化中國咖啡市場,維護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如果說瑞幸之前把互聯網思維運用到咖啡市場上來,融資、補貼、流量、市場、壟斷,重新上演了一出滴滴和 Uber 的燒錢大戰,那麼開業第一天就與星巴克撕逼的這出戏,簡直是掃了觀眾們的興致。因為早在七年前,三星就起訴蘋果侵犯其專利技術,結果三星輸掉了那場專利戰,賠償蘋果十億美金,似乎每一個行業的後入者們都很喜歡跟這個行業的巨頭打一場官司,無論輸贏,自己都能成功地變成行業第二,巨頭只好在風中凌亂,拿這個不講道理的挑戰者一點辦法都沒有。

瑞幸咖啡一開始的高姿態試圖教育國內咖啡市場,後來發現消費者沒有想象中那麼愚昧,那好吧只能再換一個思路了,於是瑞幸現在變成了受害者,不僅瑞幸是受害者,之前沒有活下來的連鎖咖啡們也都是受害者,說不定都是星巴克的壟斷行為造成的呢。

很奇怪,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中國的消費市場變成一個“會哭的孩子有糖吃”的市場了,任何企業都可以空口無憑給競爭對手安一個罪名,巨頭垮臺了,正直的小人物成功了,營銷需要劇情,銷量背後全是手段。

消費者想要的只是一杯咖啡罷了,好與不好,公道自在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