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人生、忠誠爲民

——河南南陽臥龍崗公安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主任李浩二三事

李浩,男,漢族,35歲,中共黨員,三級警督,河南省南陽市公安局臥龍崗分局刑事科學技術室主任。作為一名分局現場勘查方面的指揮員,李浩同志苦練基本功,憑著勤奮的學習和堅韌的毅力磨練出過硬的本領,從事刑偵工作13年來破獲刑事案件300餘起,在許多重特大疑難案件的偵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工作成績突出,2012年李浩同志榮獲“河南省優秀人民警察”光榮稱號,多次被評為“南陽市優秀人民警察”和“先進工作者”。

無悔人生、忠誠為民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場刑事勘查工作已由過去的傳統勘查模式向立體勘查模式轉變,由單一的痕檢為主,轉變為多種手段多學科並重的局面。2010年,李浩同志由偵查員調整為技術員,為適應新的工作要求,他在向各專業老同志請教的同時,一頭扎進業務書籍,沒日沒夜地刻苦鑽研。正是這種肯吃苦、肯鑽研的勁頭,讓他迅速成長為刑事技術領域標兵,他用自己出類拔萃的業績詮釋了他對公安工作的無限忠誠。

“人命大如天”是李浩同志在勘查死亡案事件的口頭禪,證據意識、法律意識、程序意識在河南南陽臥龍崗分局的現場勘查工作中時刻體現。每次臥龍崗轄區發生殺人、高墜、中毒、燒死、縊死、溺死、割脈、電擊、注射等死亡案事件和其他重特大案事件,李浩同志都要親自參加現場勘查工作。他綜合運用痕檢、法醫物證、理化、文檢等多學科知識來解決現場疑點,給偵查人員指明偵查方向。

2014年,轄區發生一起搶劫殺人案,現場條件較差,破案壓力大,李浩同志與市局痕檢、法醫技術人員一起,轉戰上千公里,連續工作八晝夜,在案發現場和相關現場提取並送檢80多件檢材,最終在相關現場提取的一枚指紋和一處微量物證將嫌疑人緊緊鎖定,成為案件偵破的最關鍵證據。

2015年,轄區發生一起墜亡事件,經對現場初步勘察瞭解,偵查、技術人員初步推斷死者系跳樓自殺,死者家屬也認可死者系自殺的意見。但是正在勘查現場的李浩同志和市局痕檢、法醫認為現有痕跡證據不能完全證明死者系自殺,堅持對現場立體勘查。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勘查,在室內以及距離地面50多米的飄窗內、外側提取到相關痕跡,根據痕跡分析,確定了死者系跳樓自殺的推論。第一現場至關重要,市局痕檢專家老師當年的教誨,他銘記於心,嚴謹地從事勘查工作。

2016年,轄區發生一起墜亡事件,現場環境複雜,繪製出死者的最後路線圖和查找最後的關聯痕跡至關重要,死者怎麼會墜落在這裡?經對所有有關住戶進行走訪,未查到線索,周圍也沒有監控設施,怎麼辦?李浩帶領分局技術員,採取多種勘查方法,排查地面600多平方米,迎著大風天氣,克服高空眩暈,經過20多小時的工作終於查到死者最後的軌跡和相關痕跡,結合其他工作,為案件定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7年“十九大”安保工作結束後,案件大隊偵查員全部投入到外地偵查、抓捕工作當中。在人手不夠的情況下,技術室調配人員配合抓捕工作,而李浩同志發揮“老黃牛精神”,獨自一人承擔起轄區的刑事案件現場勘查工作,以單位為家,吃住都在單位,連續工作15個晝夜,期間嚴格按照刑事技術“一長四必”機制等要求開展工作,這種勇於奉獻、兢兢業業的工作精神受到了分局領導和同志們的高度評價。

李浩同志對工作無限忠誠,對家人卻是無盡的愧疚。無論是為人子、為人夫還是為人父,他都是不合格的。連續值班,家對他來說有時就是個旅館,因此,他被家人、朋友和同事們戲稱“工作狂”。儘管刑警道路上充滿風雨和坎坷,但李浩同志憑著對刑事技術工作的熱愛和執著,默默無聞、無怨無悔地為刑偵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文/張全恆 圖/翟全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