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01

杀害空姐的司机被抓获?

搜索次数:3亿6343万

事件热度:★★★★★★

【传闻】5月11日,有网传视频称已抓获空姐顺风车遇害案嫌疑人,视频中一个貌似刘振华的男子留着鼻血,背景声中有警笛声,并有旁白称:“大家看一下,刘振华已经被抓了!100万到手,兄弟们。”

【真相】5月11日,河南网警通过官方微博辟谣,经与当地公安机关核实,此人还没有到案,视频中的男子与本案毫无关系。5月12日,郑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警方在郑州市西三环附近一河渠内打捞出一具尸体,经过DNA比对确认系杀害空姐的犯罪嫌疑人刘某华。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原因都已经被警方调查清楚,与网传谣言不符。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这类谣言因依托人民关心的热点事件而容易得到大规模传播,通过选取相似元素如“警方逮捕画面”“空姐乘车”,再编造符合案情的信息,添油加醋形成谣言。碰到这类谣言,大家只需稍作辨别即可破解。

02

牙合村有抢小孩的坏人

搜索次数: 8528万

事件热度:★★★★★

【传闻】5月21日,甘肃陇西地区有人在当地微信群、朋友圈传播“牙河村有抢小孩的坏人”的信息,导致当地村民对“抢小孩的坏人”进行拦截,引发冲突。

【真相】陇西县警方通报,5月20日,有四个青年(两男两女)驾驶一辆白色轿车到巩昌镇牙河村坡儿社附近野炊。三名牙河中学学生路过四人野炊地点后,误以为野炊的两男两女是“抢小孩的坏人”,并在路过牙河村坡儿社后将该消息告知当地村民。当地部分村民对白色轿车进行了拦截,引发冲突。经调查核实,不存在5月20日网上流传“抢小孩”的事实。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这则谣言是通过截取部分事实来混淆视听,该谣言要素齐全,但事实错误。因涉及“抢孩子”这个敏感因素,使人“宁可信其有”,传谣者容易不自觉的带上主观色彩,在描述和传递信息时也会不自觉的夸大或歪曲事实,导致谣言产生。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尽量客观的看待和描述事实,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减少谣言带来的不良影响。

03

湖南臭豆腐配料表里有屎

搜索次数: 6022万

事件热度:★★★★

【传闻】网传湖南临湘一公司生产的臭豆腐背面包装袋图片上,配料栏中,在“优质黄豆、饮用水、食用植物油、食用盐”后,赫然出现了“屎”。

【真相】6月22日,湖南省临湘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在临湘市政府官网上回应,经执法人员现场查看,“味知爽”牌臭豆腐配料不含“屎”,产品包装袋标注内容没有网传含“屎”的配料成份。当事企业已向公安机关报警。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人们对“臭豆腐是怎么做成的”疑问由来已久,这则谣言属于恶搞,用技术手段在包装上加一个“屎”字,符合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使人信以为真,带来不良影响。面对这类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相信,不要继续传播。

04

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

搜索次数:4802万

事件热度:★★★

【传闻】6月17日到19日,海南琼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流传着不同版本“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的视频和文字消息,视频内容是不同的“跳楼自杀现场”,配发的文字是“某地一男子赌球跳楼”“一男子连续赌球赔了300多万一了百了”等内容。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经查实,这些跳楼事件都与“世界杯赌球”无关,且很多视频真实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与谣言不符,各地警方已辟谣。

【提醒】关于世界杯的谣言“求真”之前就进行破解。就像中国足协新闻办在微博中说的一样:“世界杯期间,足球是热点话题”,易引发关注。面对这类谣言时,我们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视频内容和文字匹配吗?这条消息时间地点人物等关键信息清晰准确吗?官方有通告吗?相信问完这三个问题,大家定能识破谣言。

05

大蒜可以检测地沟油

搜索次数:3405万

事件热度:★★★★

【传闻】网上有传言称:“检测是否地沟油的最简单方法:在炒菜时放一颗剥皮的蒜子,蒜子对于黄曲霉素最敏感。如果蒜子变红色,就是用地沟油,含有大量黄曲霉素。食油良好的话,蒜子是白色的。把你家里的油放到冰箱里2个小时,如果出现白色的泡沫一样,那就是地沟油。”

【真相】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云无心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示,地沟油和不合格食用油确实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国家抽检就曾发现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不合格产品。但是,大蒜遇黄曲霉毒素变色没有明确科学依据。单以黄曲霉毒素含量作为指标也有失偏颇。煎炸老油的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合格,尽管其含有大量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

【提醒】对于地沟油的疑问由来已久,网络上也流传着各种检测方法,但目前还没有方便易行适合普及的检测方法。有关部门强调,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行为应以源头管理和现场监督检查为主,检验手段为辅,并注意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投诉举报的作用。

06

12306用户信息泄露

搜索次数:2820万

事件热度:★★★

【传闻】6月13日,“12306密码”登上微博热搜榜,有传闻称“12306数据疑似泄漏”,众多网民纷纷表示要“改密码”。

【真相】6月13日晚,中国铁路总公司在官方微博“中国铁路”上辟谣,表示铁路12306网站未发生用户信息泄漏,网传信息与铁路12306网站无关。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信息泄露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保护自己的账号安全,定期修改密码是良好习惯,但是扩散谣言易导致恐慌,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中国铁路官方微博及时出面辟谣有利于快速澄清谣言,减少人民的恐慌。但从另一方面,也应当更加注意管控信息泄露,保护民众信息安全。

07

浙江台州“准新娘艳照门”

搜索次数:1154万

事件热度:★★★

【传闻】3月30日前后,一则“浙江台州温岭一对新人去拍照,摄影师与新娘发生关系并拍下照片,被新郎发现”的消息在浙江温州各社交平台热传,并配有“新娘”照片和聊天截图。

【真相】台州市公安局网警通报,网传“温岭准新娘艳照门”系蔡某(男,30岁,温岭籍)捏造散布,陈某(女,24岁,温岭籍)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该谣言。两人发布的虚假信息引发公众关注,社会影响恶劣,现陈某和蔡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已被温岭市公安局行政拘留。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这类谣言无中生有,为搏眼球,恶意捏造谣言,带来不良社会影响。警方提醒,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未经核实通过互联网散布、转发谣言的行为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08

喂孩子吃活蝌蚪可以治病

搜索次数:1000万

事件热度:★★★

【传闻】4月初,一段家长给孩子喂食活蝌蚪的视频曝光,视频中碗里不停游动的活蝌蚪被一口一口喂进孩子口中,家长称可以“强身健体”。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科学研究显示,蝌蚪体内有一种称作裂头蚴的寄生虫,如果误食,会引发严重后果,有呕吐、抽搐、昏厥、癫痫等症状。而并非像视频所说的“强身健体”。

【提醒】民间偏方一定要向医生核实之后再尝试,否则可能对身体带来很大伤害。野生动物体内可能还有很多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尤其儿童抵抗力弱,应当谨慎食用。

09

“无锡五爱路裸女不雅视频”相关谣言

搜索次数:984万

事件热度:★★

【传闻】6月16日,江苏无锡当地微信群、朋友圈出现一段“裸体女子夜晚在大街上做出不雅动作”的视频并配有一女子身份证照片,有网民猜测是“因为世界杯喝多了”,并配文称发生地系无锡市五爱路。

【真相】据台州网警通报,经调查该视频发生在15日凌晨台州椒江工人路,目前椒江警方已经查获该女。将其带至派出所尿检后,初步确认是精神疾病,并非吸毒、被下药。此外,网传该女子的身份证照片是不实信息。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此类谣言来源于事实,但通过移花接木,添油加醋,用来源不明的图片视频变换地点,蓄意捏造女子信息。越是荒诞不经的传闻,人们往往越敏感,越容易相信,也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转发。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遇到这类信息保持清醒,相信自己的判断。

10

两外卖小哥闯红灯暴打辅警

搜索次数:724万

事件热度:★

【传闻】6月4日,网传一段视频并配文称“南京两个外卖小哥酒后为抢单闯红灯,被辅警拦下后暴打辅警造成辅警严重昏迷。”视频中能看到一名穿着类似保安制服的人脸部有血迹,疑似昏迷。

【真相】6月6日,南京交警官方微博发布通告称,某外卖公司送餐员陈某和社会人员邓某分骑两辆电动车经过路口时,因由西向东闯红灯被保安鲍某拦下,两人借口对鲍某进行辱骂并殴打,至鲍某脸部多处肿胀,送医留院治疗,现已无生命危险。事发后,陈某和邓某因涉嫌妨害公务罪被刑事拘留。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提醒】人们的记忆是有偏差的,在传播时候也容易加入自己的主观判断,导致事实部分失真,不信谣、不传谣是破解这类谣言的最好办法。同时,社会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各行各业工作者的努力,多一些尊重和理解,就能少一些摩擦和不满。

拓展阅读:

盘点6月谣言:蹭高考热点"改头换面" 借世界杯"移花接木
"

文:| 孝金波 王晨羽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求真实验室”(rmwqiuzhen),首发于7月3日,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高考谣言

盘点

6月7日高考,6月中下旬各地公布高考成绩,寒窗十余载的学子,结束了人生第一个重要战役。受到如此高社会关注度的高考,难免有谣言相随。这些谣言往往带着“高考”关键词,内容涉及“状元”“泄题”“零分作文”“错过高考”“准考证丢了”“高分上不了重点大学”“高考失败自杀”等,甚至有些谣言还涉及诈骗,如“提前查分”“交钱上名牌大学”等。

其实这些谣言存在规律。首先,利用公众的紧张情绪。如“700分都上不了清华北大”、“泄题”、“交钱上名牌大学”等都是对“教育不公”“考试不公”的反映,迎合公众对“社会不公”的情绪宣泄。其次,利用人们的“共情”心理。如“错过高考”“准考证丢了”“高考失败自杀”等谣言,易引发人们同情和共鸣,从而得到大量转发传播。

1.“惊世神作——高考零分作文”

传闻

高考刚结束,各种“高考零分作文”就开始网络上出现,如《中国式平衡》《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等文章被广泛传播,并配以“轰动全国”“惊世神作”“看哭了”等字眼。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经记者调查,流传广泛的零分作文《中国式平衡》,在2013年已经被辟谣,该文章并不是真的高考作文。

某游戏微信公众号于6月8号发表的《2018年高考零分作文新鲜出炉,你们来感受下》的文章,包含了多个省份的高考作文题目和答卷片段,然而在文章后面则大篇幅为其游戏产品做广告。另有一篇《2018北京高考首个0分作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最早在6月7号就被发表出来,文章末尾也涉及商业推广,且该文章在其他网站也被发表,只是改变了末尾的商业推广段落。

2.“高考700分都上不了清华北大”

传闻

高考成绩公布后,湖南当地微信群流传信息称“真是逆天啊, 湖南省今年高考700分以上157个,连加分共168个,600分以上竟然有两万四千人,700分都上不了北大清华,太牛了,真正的教育大省! 山西状元在湖南排269名,江西状元在湖南168名,福建状元在湖南153名,安徽状元在湖南117名,湖北状元在湖南69名,看看湖南!想想湖南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啊!为了湖南孩子们转起来……孩子们太辛苦啦!”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记者检索发现,与此类似的分数信息,曾在近两年来被冠以江西、河南、河北等多个省市传播,对比各地传播的版本可见,前面的考试成绩数据基本一致,中间“状元排名对比情况”略有不同,结束语除了“为孩子们转”外,还有感叹“孩子们有多么不容易啊!”“中国的教育求改革!”“说好的公平呢?”甚至文末还有中介机构“帮办户口”的广告。而这些假消息,已被多个权威机构辟谣。

3.“高考考生溺亡”

传闻

“18岁男子高考后随父游泳溺亡”

湖南常德当地的微信群、朋友圈热传一段溺水遇难者在一水池中被打捞上来的视频,并配文称事发地在常德“丁玲公园”,溺水遇难者“十八岁,刚参加完高考,会游泳,在爸爸陪同下”。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经湖南常德武陵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调查核实,该起溺亡事故并非发生在丁玲公园,而是在汉寿县龙珠湖公园,事故造成一人不幸遇难。6月27日,常德民警从汉寿县公安局获悉,6月25日,汉寿县岩汪湖居民刘志坤、王兵、李杰与罗亮四人相约在龙珠湖公园的健身场所打乒乓球,约一个小时后,罗亮提议去公园内湖游泳。除李杰未下湖去散步外,刘志坤、王兵、罗亮等三人在龙珠湖公园靠芙蓉广场的内湖游泳。之后,刘、王两人相继上岸,而罗亮不见踪影。经过一夜打捞,至6月26日早上6时,罗亮遗体被打捞上岸。

传闻

“高考状元溺亡”

网上流传一段少年溺水身亡的视频,并配发文字“都昌县高考第一状元,鸣山乡天才崽俚考了686高分,前天接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不幸发生了,昨天跟伙伴到塘里洗澡淹死了。”这条谣言被“移花接木”,换上不同地名在四川隆昌、湖南祁阳等地传播。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6月28日,“九江都昌发布”通报称,经向县教育体育局及鸣山乡政府等单位进行核实,该溺水事件并非发生在都昌。祁阳县公安局网安大队民警也辟谣称,祁阳县近期发生的三起溺水事故中没有高中毕业生,该贴内容系谣言。

4.广东东莞某学校高考理综泄题

传闻

6月10日,有网民反映广东东莞某学校2018年高考理综泄题。

真相

6月13日,东莞市教育局通报:“针对6月10日网传东莞某学校2018年高考理综泄题一事,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立即联合公安部门组成专项工作组进行调查。经组织多名专家对网传的练习题试卷与2018年高考理综试卷进行比对,专家一致认为,练习题试卷中3道题目与高考试卷题目部分内容相似。经进一步分析,部分相似的题目均来源于近年各地高考模拟题、练习题,基本判定不符合高考泄题特征。同时,专项工作组对我市今年高考试卷领取、押运、保管各环节进行了认真核查,各环节操作规范,未发现泄题情况。”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世界杯谣言

盘点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牵动无数球迷的心。与“高考”话题类似,关于“世界杯”的谣言也存在一些共性,依托“世界杯”这一热点,配以“赌球”、“国足”、“球迷”等关键词,通过“移花接木”的方式搭配信息模糊的视频、图片等,迎合受众心理,得以大范围传播。

1.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

传闻

6月17日到19日,海南琼海、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微博、微信群、朋友圈流传着不同版本“世界杯赌球输钱跳楼”的视频和文字消息,视频内容是不同的“跳楼自杀现场”,配发的文字是“某地一男子赌球跳楼”“一男子连续赌球赔了300多万一了百了”等内容。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经查实,“四川成都赌球跳楼”视频拍摄于2017年12月26日,24岁遂宁男子杜某某从双流区西航港温哥华花园6期楼顶跳下,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发时间和地点都与谣言内容不相符。“琼海某酒店一男子因赌球跳楼”被海南琼海警方辟谣,17日凌晨确实有男子欲轻生,但是

是因为与女朋友的感情纠纷,并非因为赌球。“南京大厂某小区男子因赌球跳楼”也被江苏南京网警辟谣,当日南京大厂该小区并未发生跳楼事件。该视频实际发生在6月14日郑州黄河科技学院内,一男生疑因感情问题,在女生宿舍内将一名女生捅伤,造成其当场死亡,后该男生坠楼。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2.“中国足球官员世界杯豪华包厢视频”

传闻

6月19日,有网民发布一段“世界杯豪华包厢”视频,并配文称“这是中国国家足球管理中心官员到世界杯观战的包厢”,还调侃“不比踢球,比吃喝”。

真相

中国足协新闻办于19日晚通报称:网传“足球官员世界杯包厢视频”内容不实。已有相关企业自发澄清,网传视频展示的是其在世界杯开幕赛时的商业包厢,是其世界杯期间发布活动的一部分。世界杯期间,足球是热点话题,希望大家在享受世界杯盛会之时,多领略足球赛事的激情与魅力,少一些对中国足球的以讹传讹和恶意调侃。足球运动的发展,离不开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6.28”上海持刀杀人案

突发事件也会带来谣言。因为涉及“儿童”“持刀杀人”等因素,“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后,人们对该事件发生原因,相关人员有诸多猜测,成为谣言的土壤。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传闻

“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发生后,网上相继出现了“嫌疑人因子女被学校劝退,75万赞助费未归还引发报复”、“嫌疑人是学校教职员工”、“死亡人数不止2人”等信息。

真相

据上海警方通报:“6·28”浦北路持刀杀人案发生后,网上出现的“嫌疑人因子女被学校劝退,75万赞助费未归还引发报复”、“嫌疑人是学校教职员工”、“死亡人数不止2人”均为不实信息。经警方调查,8名编造、散布谣言的涉案人均受到依法查处。犯罪嫌疑人吴某某,男,26岁,房产中介,长期通过其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业务信息。据其交代,为扩大其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和影响力、提升工作业绩,他在微信公众号上拼凑发布了“嫌疑人子女被劝退,赞助费未归还实施报复”等不实信息,混淆视听,引发大量转发,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到案后,吴某某对其违法犯罪事实供认不讳。6月30日,吴某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同日,上海市网信办协调有关部门注销吴某某的微信公众号。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不明来源图片、视频

不明来源的图片、视频经常会成为广泛流传的谣言。这些图片、视频有一些共同点:1.视频时间、地点、人物等重要信息不明确;2.内容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或涉及暴力、色情;3.含有一些超出普通个体知识储备与社会经验的“事实元素”。这类谣言中的图片和视频或经过图像处理、视频剪辑造成特殊效果;或原始视频搭配不同地标信息,令人难以便利地证伪,再通过朋友圈、微信群等社交平台实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

1

“两交警当街练散打”

传闻

6月10日起,一则“神木两交警大街上上演散打”的消息在神木当地自媒体发出,文中引用多张视频截图,图中两名疑似身着交警服装的男子在街上发生肢体冲突,甚至躺倒地面互殴,周围有群众围观。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10日晚,“神木交警”和“榆林交警”官方微博均发布辟谣消息,网传视频中这两个交警并非锦界中队民警,视频中的发生地点在也不是神木市。经记者查实,6月8日,“绵阳市公安局直属四大队”的微博已经对该视频内容进行详细情况通报,事发地实际上在四川省绵阳市。通报中提到,该事件发生于6月8日,绵阳市公安局直属四大队两名辅警在执勤时因工作原因发生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

2

“无锡五爱路裸女不雅视频”

传闻

6月16日,无锡当地微信群、朋友圈流传出一段街头“裸体女子夜晚在大街上做出不雅动作”的视频,有网民猜测是“因为世界杯喝多了”。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经无锡网警调查,此事实际发生在浙江台州,台州网警已于16日凌晨发布事件通报,15日早7时起,当地人微信群、朋友圈开始传播这条不雅视频,并配发一名女子的身份证照片。经过调查,该视频发生在15日凌晨台州椒江工人路,目前椒江警方已经查获该女。经初步调查,该女子姓张,患精神病已经三四年,曾接受过治疗,但病情不稳定,之前也发生过类似情况。现在张某已由其母亲送往医院继续接受治疗。此外,网传该女子的身份证照片是不实信息。

3

“外卖小哥被耳机线割喉”

传闻

近日,一则配文为“外卖小哥惨遭耳机线割喉”的视频被冠以不同地名热传。时长7秒的视频中,有两辆电动车倒在路上,一名身着黄色外卖服的电动车驾驶者在车前倒地,不住抽搐,另一名身着蓝色衣服的电动车驾驶者从地上缓缓爬起,两人身上均有血迹,周围人在用方言喊着“快打110”,视频中没有出现“耳机线割喉”的情况。这段视频被冠以江苏徐州、河南漯河、陕西开封、福建漳州等地的不同街道路名在微博、微信中大量传播。

提示|人民日报辟谣!第一条被搜索了3.6亿次

真相

石家庄网警在6月26日、27日连续发布微博通报情况。2018年6月25日中午,警方接到一起“建华大街东岗路南行200米左右南王村口附近两辆电动车相撞”的事故报警,其中一人受伤较重,锁骨骨折,头部擦伤。伤者已经及时送医。事故发生后,相关视频随即在网上流传,有人称伤者被佩戴的耳机勒断喉管,甚至有部分微博认证账号也以讹传讹,但实际并没有耳机线割喉的情况发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