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红利真空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渐增长

今年2月,中国手机市场在上市新机型达到75款,同比增长120.6%的情况下,出货量却仅1812.2万部,出现了明显的断崖式下跌,同比下滑达38.7%,之多。所以,国际知名市场调研机构GfK在一份最新的报告就认为:中国手机市场已经步入"红利真空期"。

突破红利真空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渐增长

从2009到2018年这将近10年的时间,曾经风靡一时的功能机在2011年出现断崖式下降,而在此期间,智能手机呈直线式上升,2013到2014出现顶峰,15年出现智能机红利下降幅度较大,而互联网红利与低线红利还能支持智能手机市场,不过2017年之后,整个手机市场的出现断崖现象;事实上,从2018年3月份开始,中国手机市场出现连续14个月的低迷期。

突破红利真空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渐增长

不过,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最近的报告可以看出,在5月份手机市场出现第一次回暖,虽说接下来6月份重新下降,但可以想象,整个市场正趋于平稳过渡。

那么对于国内手机厂商来说,在这种局面下,如何走出真空期呢?其实,国内厂商也在这段时间一直针对这种情况做出改变。

就如国内手机厂商OPPO来说, 早早就开始布局全球市场,并在全球建立研究院,做到技术的逐渐积累,而在5月份深圳OPPO研究院就成功演示了基于5G技术与3D结构光技术的视频通话。

突破红利真空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渐增长

另外,一直重视自身的专利积累,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探索的OPPO,在注重自身专利技术积累的同时,花大精力收购相关专利;而从从2012年开始,OPPO的专利申请量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最近,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表明,在2018年上半年,OPPO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了1520件,位列第三,令人瞩目。

而正因为此,OPPO6月份发布了OPPO Find X高端手机,凭借着极致的外观设计、首创的双轨潜望结构设计、3D结构光技术,赢得了用户的青睐,迅速成为爆品,而正是OPPO专注技术研发积累,洞察用户需求,使得OPPO轻松面对真空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