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後花園」如何走到台前?來看看閩清這兩座車站的傳奇故事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2015年,“中國最美高鐵”合福高鐵正式通車,而這條高鐵從福州站開出後經過的第一站,就是位於閩清東橋鎮的閩清北站。一年後,舊的閩清站停止辦理客運,結束了57年客運歷史。

昨日,記者走訪了這一新一舊兩座車站,聽老鐵路人講故事、話今昔。閩清站見證了當地陶瓷產業的輝煌,閩清北站則讓福州後花園走到臺前。新老交替間,閩清人的生活變了樣。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閩清進入高鐵時代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林承光,先後在閩清站、閩清北站任職,目睹了閩清鐵路的新老交替。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攝

“我親眼看著站房一點點變成今天的模樣。”閩清北站站長林承光回憶,2015年3月,合福高鐵通車前,他和4名同事參與聯調聯試時,地上都是黃泥巴,他們穿著長筒雨靴,每日往返在寄宿農家和站房之間的泥路上。站房僅有外殼,內部沒水、沒電,在行車室睡了幾晚,林承光領教了山裡蚊子的兇狠。水電、辦公設備、電子顯示屏、行車電子設備……閩清北站一點點變身。

2015年7月1日,第一列高鐵呼嘯著進站,宣告閩清進入高鐵時代。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閩清北站外觀模仿宏琳厝。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攝

“以前,到火車站要靠擺渡。”林承光笑說,要麼坐門前的大箬村碼頭輪渡,要麼就要乘公交到安仁溪村,然後下車步行或打摩的,繞一大圈才能進來。去年1月,北溪大橋正式通車,從城關直達車站的11路公交隨即開通,15分鐘一班,15分鐘車程,還和高鐵抵達時刻表無縫對接。

記者走進候車廳時正是中午,乘客正吹著冷氣安靜地候車。如今該站每天有31趟過路高鐵,往返福州主城區只要19分鐘。

在福州上班的閩清人吳先生告訴記者,有了高鐵站,閩清人去外地更方便了,不用每次都拖著行李往福州市區跑。有時候他回家也選擇坐高鐵,和坐班車價格差不多,時間卻縮短了一半。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閩清北站公交樞紐中心主體竣工。(資料圖)

從閩清北站遠眺,閩江水一路卷著浪花東流,沒有了輪渡,曾經密集的摩的也不見蹤影。林承光遙指一棟灰白相間的三層建築告訴記者,那是在建的閩清北站公交樞紐站,屆時將進駐更多公交或城鄉巴士,以後乘客可以坐公交直達,不用在城關中轉。

閩清站:見證陶瓷產業輝煌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閩清站的水泥站牌是上世紀的產物,是客運時代留下的痕跡。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攝

閩清北站開通一年後,位於梅溪鎮梅埔村的閩清站停止客運,成為貨運站。當記者走進閩清站時,站臺空無一人,鐵軌上停著一輛貨運列車,站臺上還立著客運時代“大箬-大目埕”的水泥站牌,小站顯得有些空曠、冷清。但在上世紀,閩清站曾盛極一時,貨流、人流在這座小站交匯、擴散。

林承光在閩清站工作多年,他說:“閩清站的命運和閩清的陶瓷產業密不可分。”上世紀90年代,閩清縣的陶瓷產銷兩旺,帶動了滑石、煤炭等原料和陶瓷的運輸,在公路運輸尚不發達時,進出都要靠鐵路,不大的閩清站每個月能發出上千個車皮。即便如此,貨主依然為發貨而發愁,貨運訂單怎麼都發不完。

產業壯大了,用工需求也不斷擴大,就有來自西南地區的外來工坐著火車來到閩清站,一條陶瓷產業鏈帶動了閩清站客貨兩旺。鐵路,將閩清的陶瓷運出大山,運向全國各地,帶動了當地村民的發家致富。

這繁華的一幕,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逐漸沒落,作為普速鐵路站,閩清北站已不再適應時代。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2016年5月15日,客運員目送列車開出,閩清站結束客運歷史。通訊員 周琦 攝(資料圖)

《南昌鐵道報》特約記者周琦還記錄了閩清站結束客運的“謝幕”時刻:“我還記得,最後一趟車是從北京到福州的K45次。”2016年5月15日21:53,K45次在絲絲細雨中姍姍來遲,旅客下車、上車,22:00,客運員目送著57年曆史中的最後一列客車遠去,隨即售票室、候車室的燈光依次熄滅,告別時刻的沉默讓周琦感慨萬千。

閩清北站:讓福州“後花園”走到臺前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空曠而寂寞的站臺,軌道上停著一輛貨運列車。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攝

閩清站支部書記黃清安介紹,目前閩清站一個月到發貨運列車150輛,貨物大多是滑石粉等,已遠遠不如當年的盛況。

作為鐵路人,林承光在2010年開始感受到產業風向的變化。首先是陶瓷業“煤改氣”後,煤炭運輸少了。其次,閩清陶瓷長期“低小散”,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低端產品不再走俏,政府主導的“關停並轉”加劇了優勝劣汰,陶瓷廠由數百家銳減到數十家,由此導致的貨運下滑也影響到鐵路運輸。林承光認為,付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煤改氣之後,閩清的空氣變好了!”

與此同時,隨著接駁完善,閩清北站的客運量一路走高。2016年春運,閩清北站發送7445人、到達11642人。2018年,閩清北站發送增至 23863人,到達25447人。

福州的“后花园”如何走到台前?来看看闽清这两座车站的传奇故事

閩清七疊溫泉景區(資料圖)

“每到週末,從上海南到閩清北的高鐵客流明顯增多,一些上海市民會趁著週末會到黃楮林泡泡溫泉,參觀宏琳厝、鐘錶城、陶瓷古窯、七疊溫泉等。”林承光說。交通便利之後,閩清站也成為福州人週末遊的好去處。

“其實閩清縣的古蹟不少,但一直沒有好好開發。”作為閩清本地人,林承光希望高鐵的開通讓閩清這座福州後花園,進一步走到臺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